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人工智能研究者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引發相應擔憂

2024-10-08
類別: 歐洲與世界
人工智能研究者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引發相應擔憂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瑞典皇家科學院今天(8日)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約翰·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傑弗里·辛頓(Geoffrey E. Hinton),以表彰他們 “為推動利用人工神經網絡進行機器學習作出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for foundational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that enable machine learning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兩位獲獎者將平分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97萬歐元)獎金。

You might also like

埃隆·馬斯克可能失去“世界首富”頭銜

埃隆·馬斯克可能失去“世界首富”頭銜

2025-09-10
哈里斯承認拜登81歲時“疲憊” 否認掩蓋其健康衰退的陰謀

哈里斯承認拜登81歲時“疲憊” 否認掩蓋其健康衰退的陰謀

2025-09-10

綜合媒體報道,今天,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約翰·霍普菲爾德和傑弗里·辛頓,表彰使用物理學工具開發了各種方法,這些方法為當今強大的機器學習奠定了基礎。其中,約翰·霍普菲爾德創建了一個聯想內存,它可以存儲和重建數據中的圖像和其他類型的模式;傑弗里·辛頓發明了一種方法,可以自主查找數據中的屬性,從而執行諸如識別圖片中的特定元素等任務,可以用來分類圖像或創建新材料。

評獎委員會在新聞稿中指出,兩位學者使用了統計物理學的基礎概念來設計人工神經網絡,後者被應用於聯想記憶、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既對推動物理學研究有着巨大幫助,也在人臉識別、自然語言翻譯等日常生活AI應用中發揮作用。

評獎委員會主席愛倫·穆恩(Ellen Moon)高度讚揚了兩位獲獎者自80年代開始的研究工作 “奠定了機器學習的根基,幫助人類做出更快、更可靠的決策”。但她同時也表示,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亦引發了各界對人類未來以及相關道德倫理問題的擔憂。

據諾獎官網介紹,約翰·霍普菲爾德1933年7月15日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1958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傑弗里·辛頓1947年12月6日出生在英國倫敦,1978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

報道說,約翰·霍普菲爾德之前曾利用他的物理學背景探索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問題。當他被邀請參加一次神經科學會議時,他接觸到了對大腦結構的研究。他對所學內容非常着迷,並開始思考簡單神經網絡的動態。當神經元共同作用時,它們會產生新的強大特性,而這些特性對於只關注網絡各個組成部分的人來說是無法察覺的。

20世紀90年代,許多研究人員對人工神經網絡失去了興趣,但傑弗里·辛頓繼續在該領域探索。2006年,他與同事西蒙·奧辛德羅(Simon Osindero)、義惠德(Yee Whye The)和魯斯蘭·薩拉赫迪諾夫(Ruslan Salakhutdinov)開發了一種使用一系列逐層疊加的玻爾茲曼機對網絡進行預訓練的方法。這種預訓練為網絡中的連接提供了更好的起點。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回看百餘年的時間長河,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大膽創新、不懈奮鬥,給世界留下了豐富又燦爛的科學遺產。從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到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他們的突破性研究帶領着人們探索宇宙,揭開了未知世界的神秘面紗,深刻影響着一代又一代後來人。

據報道,截至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了117次,其中沒有頒發的六年分別是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年;共頒給 224 位獲獎者,值得人們記住的是一位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John Bardeen),他曾分別於1956年和1972年兩次獲獎。

另外,英國物理學家勞倫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最年輕的獲獎者是,1915年因 “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分析所作的貢獻” 與父親一起獲獎,時年25歲。

最年長的獲獎者是美國物理學家亞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2018年因 “在激光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 獲獎,時年96歲。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的 “家庭” 諾獎有:瑪麗·居里(Marie Curie)和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夫婦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威廉·布拉格(William Bragg)和勞倫斯·布拉格父子獲得191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獲得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子Aage N. Bohr獲得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Manne Siegbahn獲得19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子凱·M·塞班格(Kai M. Siegbahn)獲得198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J·J·湯姆森(J. J. Thomson)獲得19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子喬治·佩吉特·湯姆森(George Paget Thomson)獲得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百餘年中,物理學獎也是華人拿獎最多的獎項,包括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等。其中,著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於2024年8月4日,在舊金山去世,享年97歲。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相關文章

埃隆·馬斯克可能失去“世界首富”頭銜

埃隆·馬斯克可能失去“世界首富”頭銜

2025-09-10

埃隆·馬斯克或將失去“世界首富”頭銜,輸給甲骨文聯合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哈里斯承認拜登81歲時“疲憊” 否認掩蓋其健康衰退的陰謀

哈里斯承認拜登81歲時“疲憊” 否認掩蓋其健康衰退的陰謀

2025-09-10

前美國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承認,前總統喬·拜登在任期間“疲憊”,但她堅稱沒有掩蓋其衰退的“重大陰謀”...

波士頓市長吳美琪贏得初選

波士頓市長吳美琪贏得初選

2025-09-10

周二(9月9日),波士頓民主黨華裔市長吳美琪(Michelle Wu)在市政初選中輕鬆勝出,晉級11...

國會聽證會爆炸性證言: 1982年俄羅斯UFO事件險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國會聽證會爆炸性證言: 1982年俄羅斯UFO事件險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2025-09-10

在關於不明空中現象(UAP)的美國國會聽證會上,一名證人拋出爆炸性證言:1982年,俄羅斯據稱因不明...

下一篇
米爾頓已升級為5級颶風 佛州坦帕灣百年來首次面臨颶風登錄

米爾頓已升級為5級颶風 佛州坦帕灣百年來首次面臨颶風登錄

編輯推薦

欧洲杯上和运动员一起入场的球童是怎么挑选出来的? | 欧洲杯 | 运动员 | 孩子 | 球童 | Lidl | 仪式

欧洲杯上和运动员一起入场的球童是怎么挑选出来的?

2024-09-08

【俄烏戰爭】普京提議前線停戰 澤連斯基準備有條件與俄談判 俄襲擊烏多地住宅樓至少2人死數十人傷 澤連斯基要求烏安全局向中共提供其公民參與俄無人機生產的證據 荷蘭情報機構稱俄羅斯正加強對歐洲的混合攻擊

2025-04-23

熱門文章

  • 英媒:比格斯再做驚人預言

    631 分享
    分享 252 Tweet 158
  • 歐洲10大避稅天堂

    619 分享
    分享 248 Tweet 155
  • 丹麥人的哪些禁忌是不能觸犯的?

    601 分享
    分享 240 Tweet 150
  • 歐洲假期最多國家排行榜

    598 分享
    分享 239 Tweet 150
  • 法國將實施更加嚴格的居留許可和入籍規定

    597 分享
    分享 239 Tweet 149
soundofhope.eu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