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巴尼耶下台餘波盪漾 馬克龍前途未卜

2024-12-05
類別: 歐洲與世界
巴尼耶下台餘波盪漾 馬克龍前途未卜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距離德國 “紅綠燈” 聯合政府解散僅一個月,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也陷入政府癱瘓。當地時間周三(4日),法國極右與左翼聯手通過不信任動議,總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被推翻,震驚世界!總統府愛麗舍宮(Elysee)表示,總統馬克龍將於今天(5日)晚間巴黎時間20點將發表全國演說。

You might also like

因 「虛假」里根關稅廣告 川普終止與加拿大貿易談判

因 「虛假」里根關稅廣告 川普終止與加拿大貿易談判

2025-10-25
美國抵押貸款利率降至一年多新低 提振購房者信心

美國抵押貸款利率降至一年多新低 提振購房者信心

2025-10-25

極左極右聯手 現總理黯然下台

綜合媒體報道,法國國民議會4日對總理巴尼耶政府的不信任動議進行表決。表決結果是331票贊成,超過動議所需的國民議會絕對多數即289票,巴尼耶政府被推翻。成為繼1962年喬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政府之後第五共和國(Fifth Republic)第二個被推翻的政府,今年9月才被任命為總理的巴尼耶隨後向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辭呈。

禍起蕭牆。今年10月,巴尼耶公布2025財政年度預算草案,擬開源節流600億歐元,旨在減少財政赤字。瑪麗娜·勒龐 (Marine Le Pen) 領導的極右翼政黨 “國民聯盟” (National Rally, RN) 反對預算部分內容,並提出調整要求。勒龐認為,巴尼耶沒有對他們提出的需求作出足夠讓步。

巴尼耶毅然決然要使用憲法第49.3條款,希望不經議會表決硬性通過該法案,在國民議中的極左翼政黨 “不屈的法蘭西”(LFI)和 “國民聯盟” 聯手推翻了政府。法國財政部長安托萬·阿爾曼德 (Antoine Armand) 在投票後表示,極左和極右目的是破壞國家穩定。

法國《世界報》(Le Monde)稱,巴尼耶成為最短命的總理,他在任僅僅90天的時間。

如今法國政府被推翻,2025年國家預算已落空,怎麼辦?得益於法國《憲法》的多重機制,法國機構 “關門” 的可能性很小,也不可能出現美國式的公務員不再領取工資的行政癱瘓。

根據法國《憲法》規定,如果法國國民議會沒有在特定期限內對預算進行表決,政府可以訴諸行政命令,根據國民議會的一份文件,今年的截止日期分別為12月5日和21日。然而,這一解決方案仍然存在法律問題,可能會阻礙行政命令的有效使用。

觀察人士指出,無論採取哪種辦法,嚴重的問題仍然擺在那裡:即,一個被國會罷免的政府,只能處理普通事務的政府能否操縱預算機器?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點出,法國礙於法律限制,至少1年內不得舉行新的國會選舉,這意味着2025年夏末秋初之前,恐怕都生不出新的撙節預算案。

法國政府垮台的前景讓市場擔心,在巴尼耶動用憲法49.3條後,市場上法國與德國的利率差立即大幅上升。  這兩個比率之間的差額被稱為 “利差”,是投資者對法國信用度信心的晴雨表,已升至0.88個百分點,與2012年的水平相當。

法國是僅次於德國的歐盟第二大經濟體,標準普爾目前將法國信用級別評為 “AA-” 級,並指前景穩定,標準普爾沒有給法國降級,等於給予法國一個喘息的機會。

雖然法國主權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對法國的借貸成本影響不大,但評級下調至較低類別,再加上政府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下台,可能會加劇緊張局勢。

法國政壇發生“強震”馬克龍懸了 

巴尼耶在上任僅三個月後就被迫辭職,這使法國陷入更深層次的政治動蕩之中。部分反對派人士批評馬克龍導致了當前的政治困境,並要求他辭職。極左翼議員埃里克·科奎爾(Eric Coquerel)還稱,針對巴尼耶的動議敲響了 “馬克龍任期的喪鐘”。

巴黎大區議會主席瓦萊麗·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表示,對法國來說是悲哀的一天。她解釋說,巴尼耶試圖讓國家預算走上正軌。而極右翼和極左翼結成了 “反向聯盟”,民眾和國家遭受的是最糟糕的政治聯盟。

在現政府被推翻後幾個小時,勒龐在接受法國電視一台專訪時表示,她不認為這是一次勝利。她說,法國政府結構如同是花崗岩做成的。她解釋說,如果在12月底之前不通過財政法案,可能會增加稅收。由此 “將會有一項特別法律來保證國家生命的連續性。然後再將任命一位新總理,新總理將再次制定預算”,勒龐認為,這種循環簡直是災難性的。

今年6月底,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大勝。法國總統馬克龍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解散議會提前選舉決定。本意可能希望削弱極右翼勢力,但選舉結果在國民議會中形成的卻是左中右政黨三分天下的割據局面。包括極左翼政黨在內的左翼政黨聯盟 “新人民陣線”(NFP)成為議會最大黨團,而極右翼政黨 “國民聯盟” 雖然屈居第三大黨團,但艱難組成的巴尼耶政府為避免被推翻,不得不處處妥協,事實上反倒讓 “國民聯盟” 擁有了左右局面的實力。

BBC分析指出,總統馬克龍將指派新總理,這將是今年7月立法選舉產生了深度分裂的議會以來的第二次。但就算有了新總理,國會三強鼎立的局勢依舊不變,三個互看不順眼的政治陣營,仍將在亟需改革行動和新預算案上牽制彼此。

法國議會下院,即國民議會呈四分五裂局面,沒有一個黨掌握多數席位。國民議會分成三個主要集團:馬克龍的中間派 “同在”(Ensemble)盟友、由 “社會黨”(PS)、“生態-綠黨”(EELV)、“不屈的法蘭西” 等左派政黨構成的左翼聯盟 “新人民陣線” 和極右翼的 “國民聯盟”。

一位消息人士披露,總統馬克龍曾經表示,此次他不會拖延,最快能趕在這周六(7日)巴黎聖母院的重開儀式前。

目前大部分媒體認為,被認為忠於馬克龍的法國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努(Sébastien Le Cornou),以及馬克龍的中間派盟友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roin)是潛在競爭者。此外,來自左翼聯盟的前總理貝爾納·卡澤納夫(Bernard Cazeneuve)也是可能人選之一,馬克龍9月就曾與其進行接觸。

考慮到 “半道崩殂” 的預算案,美媒《新聞周刊》(Newsweek)引述政治專家的話報道稱,馬克龍也可能需要選擇一名能夠帶領法國度過即將到來的預算危機的技術官僚。

法國國內事務影響力遠超過國界,巴黎政府的垮台將在歐洲中心留下一個破口。BBC解釋其原因是:它是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然而,法國不僅預算赤字一路攀升至遠超過歐盟限額水準,就連政府債務也高得令人訝異。

美媒《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出,此次投票正值法國面臨困難時期,法國正面臨高額債務和不斷擴大的赤字,而兩年來經濟增長停滯更是雪上加霜。“政客”(Politico)新聞網歐洲版還提到,法國陷入新一輪政治動蕩令金融市場動蕩不安,借貸成本因擔心長期不穩定而大幅上升,整個歐元區也在擔心遭受 “衝擊波”。

BCA研究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馬蒂厄·薩瓦里(Mathieu Savary)對路透社表示,他認為 “癱瘓仍將是未來兩年法國政治的主要特徵,這意味着債務問題不太可能得到根本性解決。因此,我們仍將處於法國債券波動的環境中”。他補充說,“法國被(信用評級機構)降級的幾率正在上升。”

美聯社也提到,法國債券市場借貸成本上升,“勾起了人們對希臘債務危機的回憶”。不過分析人士認為,法國遠未到出現類似危機的時候,因為其大部分未償債務在數年內不會到期,而且由於德國政府債券短缺,法國債券仍有需求。此外,歐洲央行可以在市場極端動蕩的情況下進行干預,以降低法國的借貸成本,不過這樣做的門檻仍然很高。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Adam Posen)也表示,法國發生財政災難性違約的可能性 “微乎其微”,法國困境在短期內蔓延到其他歐洲國家的風險很低。但他警告道,如果法國的政治危機和預算僵局持續下去,可能會繼續推高該國的債務成本,並在法國境外產生抑制作用,同時加劇布魯塞爾關於財政責任的緊張辯論。

實際上,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也好不到哪裡去。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揚言的關稅還沒成真,德國一度蓬勃發展的出口業已受損,且嚴重到長久以來被德國當作製造工廠的中、東歐鄰國,都可能被拖累走上經濟蕭條的軌道。

法國和德國傳統上被視為歐洲聯盟意識形態和政治力量的 “引擎”。距離德國 “紅綠燈” 聯合政府解散僅一個月,兩大 “發動機” 全部 “熄火”,讓歐洲擔憂情緒更甚。另外,法國是除了英國之外,歐洲唯一的大型軍事力量。歐洲在面對擴張主義、咄咄逼人的俄羅斯時迫切需要展現實力和團結。

“法國這場政治動蕩發生的時機對歐洲來說再糟糕不過了,因為歐洲正急需領導力來應對各種挑戰”。BBC指出,地緣政治處關鍵時刻的此時,歐盟卻急缺領導力。匈牙利、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看到更專制、更親俄的領導人崛起,法德兩國的凝聚力反而削弱、轉移, 

美媒《新聞周刊》警告說,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角度來看,德法同時陷入低谷正歐盟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長期的危機可能會在歐盟內部造成領導層真空,從而可能使美歐關係緊張。尤其在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回歸在即,這種態勢可能會進一步削弱歐洲與美國的談判地位。

路透社稱,德法接連 “熄火”,那麼歐洲的心臟地帶將出現一個 “空洞”。這種局勢已經在歐洲內部引發擔憂。在法國國民議會投票前,意大利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我們意大利人當然不應該乾涉法國的政治,但是……如果我們希望整個歐洲運轉起來,法國就必須穩定。”

對此,法極左政黨 “不屈的法蘭西”國民議會黨團主席瑪蒂爾德·帕諾特(Mathilde Panot)告訴媒體說:“我們現在呼籲馬克龍下台”。她呼籲提早舉行總統大選,藉此解決日益加劇的政治危機。

瑪麗娜·勒龐也曾於11月28日告訴《世界報》說,“我們將遵循議會的正常程序,“如果有一個政府倒台,必然會是有第二個、第三個政府相繼倒台,我們將不得不問自己的共和國總統,是不是可以選擇的憲法里的選項”。勒龐並強調,只有總統辭職,才有可能解決制度危機。

根據之前民調機構Elabe為BFM電視台(BFM TV)進行的民調,63%受訪者認為若巴尼耶政府倒台,總統馬克龍應該請辭。他們說,唯有馬克龍下台,方能打破法國政治僵局。

據報道,馬克龍總統在訪問沙特阿拉伯返回巴黎的途中面對媒體的質詢時,堅稱自己是民選出來為民服務的總統,將留任到2027任期屆滿為止。“我在這裡是因為法國人民兩次選了我。我將竭盡全力,不辜負這份信任,直到最後一秒”。並將有關他可能辭職的討論形容為 “政治小說”,他還說:“我們絕不能用這種事情來驚嚇人民。我們有着強勁的經濟。”

BBC報導指出,法國政壇有一個人,有很充分的理由來推動馬克龍快快下台,這個人就是極右翼 “國民聯盟“ 的瑪麗娜·勒龐。

瑪麗娜·勒龐目前還在因涉嫌挪用歐盟公款而受到調查。她否認指控,但如果罪名成立,可能5年內都不得擔任公職,這意味多次投入總統選舉的她,將缺席2027年的法國大選。此案判決預計明年3月底出爐。

而如果馬克龍現在辭職,法國30天內將舉行總統大選,這讓瑪麗娜·勒龐有機會再度參選,甚至如她所願地當選。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相關文章

因 「虛假」里根關稅廣告 川普終止與加拿大貿易談判

因 「虛假」里根關稅廣告 川普終止與加拿大貿易談判

2025-10-25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10月23日)宣布,由於一則涉及前總統羅納德·里根批評關稅的誤導性廣告,美國已終止...

美國抵押貸款利率降至一年多新低 提振購房者信心

美國抵押貸款利率降至一年多新低 提振購房者信心

2025-10-25

根據房地美(Freddie Mac)公布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10 月 23 日當周,美國 3...

紐約州總檢察長詹姆斯因抵押貸款欺詐指控出庭受審

紐約州總檢察長詹姆斯因抵押貸款欺詐指控出庭受審

2025-10-25

紐約州總檢察長萊蒂蒂亞·詹姆斯(Letitia James)定於周五(10月24日)在弗吉尼亞州諾福...

重磅!谷歌宣布重大量子計算突破 計算速度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三千倍

重磅!谷歌宣布重大量子計算突破 計算速度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三千倍

2025-10-25

科技巨頭Alphabet(谷歌母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 (Sundar Pichai) 近...

下一篇
專家揭北京以惡毒手段致民主國家去工業化 這二國首當其衝

專家揭北京以惡毒手段致民主國家去工業化 這二國首當其衝

編輯推薦

駐舊金山經文處舉行111年國慶酒會

駐舊金山經文處舉行111年國慶酒會

2022-10-08
川普宣布新國務院發言人: 福克斯新聞撰稿人布魯斯出任

川普宣布新國務院發言人: 福克斯新聞撰稿人布魯斯出任

2025-01-05

熱門文章

  • 英媒:比格斯再做驚人預言

    633 分享
    分享 253 Tweet 158
  • 歐洲10大避稅天堂

    626 分享
    分享 250 Tweet 157
  • 丹麥人的哪些禁忌是不能觸犯的?

    603 分享
    分享 241 Tweet 151
  • 歐洲假期最多國家排行榜

    599 分享
    分享 240 Tweet 150
  • 法國將實施更加嚴格的居留許可和入籍規定

    598 分享
    分享 239 Tweet 150
soundofhope.eu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