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官員在沙特的會談將更多焦點放在恢復美俄關係上,而不是就俄烏停戰開價。美俄同意恢復派駐使館人員等等。會談已經在國際間掀起巨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怒之下還推遲訪問沙特。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解釋說,這場會談目標是美俄外交關係正常化,為此要建立一套處理問題的機制,會談只是探詢俄國意圖,並不是關於烏克蘭未來的詳細談判。
台灣淡江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鄭欽模說,沙特會談的背景其實關係川普的全球佈局,不僅僅是俄烏戰爭:「俄烏戰爭其實只是它的一部分,主要是事關歐洲安全和歐洲國家的利益。可是對美國來講,美國更重要的目前的國家利益以及它的全球戰略重心其實已經轉到亞太。也就是說目前美國最重要的敵人是中國(中共)。所以美國在俄烏戰爭即將結束之際,希望能夠重建美國跟俄羅斯的關係,至少不要像以前把俄羅斯推向中共。」
鄭教授說,澤連斯基越是明白川普的全球戰略,越是擔憂烏克蘭作為小國,成為犧牲品,因此他不與美國簽署稀土協議。
歐洲對烏克蘭的關鍵礦產也很眼饞。
北約曾在公開簡報中說,烏克蘭礦產資源的戰略意義「怎麼強調也不為過」。歐盟 2021 年與烏克蘭達成夥伴關係,合作開發礦產。
《每日電訊報》說,以鋰礦為例,按碳酸鋰當量(LCE)計算,烏克蘭鋰儲量約為 50 萬噸,對比美國高達 180 萬噸,南美的智利鋰礦高達 930 萬噸,烏克蘭不算什麼,不過烏克蘭鋰儲量約佔歐洲大陸已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可見烏克蘭對歐洲來說更為重要。
但不管歐洲還是美國,要分享烏克蘭礦產,首先要提供安全保障。目前沒人知道局勢最終會走向哪個方向。
作家兼時評人陶傑在臉書發文批評歐洲說,俄烏戰爭初期,烏克蘭最先向德國求援,但從中國汽車市場賺了大錢的德國,只肯捐出一批頭盔。陶傑問到:如果歐盟可信,為何不先讓烏克蘭加入歐盟?為何普京侵略克里米亞,歐盟坐視不理?
陶傑說,現在川普和范斯是要求歐洲不要只是吹,要拿出行動來。但英國和歐洲不敢。
陶傑提出,川普是市場談判的心理學高手,實則虛之、虛則實之,他現在在挑釁他看不起的歐盟,也在試探澤連斯基,就像藺相如用和氏璧與秦王談判的歷史故事完璧歸趙,川普只是對烏克蘭開了個價,烏克蘭可以主動議價,舉例說,澤連斯基可以告訴川普,你若有本事把烏東要回來,那裡所有稀土都歸美國公司開採,不止稀土,煤礦也歸美國,還加基輔的重建合同。
美俄烏間的你進我退,在國際間掀起巨浪。一直被川普排除在外的中共,趁機想插一腳。
中共外長王毅上週突然來到慕尼黑,對烏克蘭示好說中烏早就建立起雙邊戰略夥伴關係,隨後與烏克蘭外長西比哈(Andrii Sybiha)與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會談。
澤連斯基 17 日接受多家烏克蘭媒體視訊採訪時說,中方的參與,對加大壓力促使普京結束戰爭至關重要,這是第一次看到中方展現出這方面的興趣。
美國防長等人已經明確表示,川普接下來的目標就是中共。澤連斯基為何在這時拉攏中共?
鄭欽模認為,澤連斯基只是作出一個姿態:「烏克蘭目前只是做一個政治姿態了,那我想烏克蘭其實被中國(中共)背叛很多次了,他應該知道這個利弊得失,退一萬步,將來烏克蘭的重建,可能需要龐大的資金。不管和平協議怎麼樣,重建工作是勢必要做的。所以澤連斯基此時提到中共,他有他多重的目的。」
對於和談後續發展,鄭欽模分析說:「美國的工具箱裡面不只有所謂的經濟的槓桿,它也有軍事的槓桿。所以以俄羅斯目前經過三年的一個戰爭,然後在兵窮民困的時候。特別是俄羅斯的經濟,在經濟學的報導裡面,他就提到俄羅斯的經濟可能在2025年就會達到崩潰。俄羅斯如果能夠恢復跟美國的關係,甚至跟西方的關係,俄羅斯非常清楚,才是接下來經濟復興的一個機會。俄羅斯在川普的運作之下,倒向西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每日電訊報》提出,不管川普口頭上怎麼說,美國的能源政策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川普的計劃背後可能隱藏著對俄羅斯經濟的精準算計,可能促使普京做出讓步。
報導指,俄羅斯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利率高企,人民生活成本飆升,社會矛盾日益尖銳,還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如果美國加大頁岩油氣生產,並壓低國際能源價格,俄經濟「泡沫」隨時可能破裂,普京就可能讓步,川普會不會通過能源政策打擊俄國經濟,將是未來局勢發展的關鍵。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