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宣佈豁免包括智能手機、電腦及芯片在內的部分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但白宮官員透露,川普近期可能啓動針對半導體產品的新一輪國家安全貿易調查,並可能對該產業加徵額外關稅。中共在聲明中罕見提到,「若美方後續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被認為其籌碼已近枯竭。
路透社指出,川普政府對某些電子產品徵收10%的對等關稅,有助於降低從台灣進口的半導體與從印度製造的蘋果iPhone等產品的成本。然而,白宮官員表示,這一豁免並不適用於針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125%關稅。預計川普將很快對半導體產品啓動新的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後續可能對相關產業實施新的關稅措施。
彭博社(Bloomberg News)也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可能在未來數周或數月內,對出口至美國的半導體產品展開新一輪調查,芯片行業恐面臨進一步的關稅壓力。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川普強調,美國不能依賴中國製造關鍵科技產品,蘋果(Apple)、英偉達(NVIDIA)與台積電等科技巨頭正積極將其生產業務遷往美國。
中共近日積極尋求與歐盟及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但這些國家都已表態爭取同美國進行談判與合作。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對大紀元表示,「川普是用時間跟壓力去塑造一個選邊站。90天期限等於一個談判窗口,選邊站在美國那裡不選擇中國,降低報復的風險,他是讓對方覺得站在中國可能會更吃虧。」
中共外交部11號宣佈,習近平將於4月14日至18日對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外界注意到,習近平目前不再談「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是談「周邊命運共同體」,意在與周邊國家搞好關係,試圖藉助周邊國家繞道向美國出口中國商品。
然而,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此前都表示願做出調整,爭取同美國進行談判與合作,以達成貿易互惠,最終避開高昂關稅。川普政府可能會堵住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後門。
台灣總體經濟學者吳嘉隆對大紀元表示,習近平對川普的關稅採取強硬立場,他可能認為川普的關稅會給美國經濟造成壓力,硬扛來爭取時間,最後迫使川普讓步。另外,習近平可能擔心如果退讓,就會表現出是在美國壓力下屈服,在國內可能會受到攻擊。但如果美國關閉市場,對中國來講絕對是一場災難。在地球上找不到一個足夠取代美國而消化中國過剩產能的大市場,而現在中國的內需更是做不到。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顧問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表示:「中國經濟目前對出口的依賴程度比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任何時候都要高。出口需求對維持中國經濟持續增長越來越重要。」中國商家已經感受到了衝擊。
《彭博》估計,若美國維持高稅率,未來中國對美出口將中期內“幾乎消失”。浙江一服裝廠表示,美國客戶已要求延後發貨,原因是無法準確估算稅後總價。廣州服裝廠更因客戶最後一刻取消訂單,導致庫存爆滿。中小工廠訂單已經驟減,部分開始倒閉,市場可能進入洗牌期。分析指出,若關稅持續,中國製造品恐大批從美國市場“消失”。
中共9日發佈的“白皮書”暗藏“報復清單”。新加坡學者高樹超分析,這裡包括禁止美服務出口、停止知識產權保護、強制技術轉讓、限制美農產品及金融市場准入、人民幣貶值等。實則涵蓋美方可能採取的舉措,如廢除最惠國待遇、擴大出口管制、301條款關稅、全面金融與科技封鎖等。
美國握有更多籌碼,包括:證券脫鈎,強制中概股退市;禁止中國債券美元結算;全面科技封鎖,禁售芯片;限制人才交流;凍結資產及國際聯合制裁。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強調,美國掌控市場話語權,與75國談判可取代中共供應鏈。中共報復空間受限,畏懼清單暴露其底線。未來90天談判期將是關鍵,決定是否走向全面脫鈎或有限妥協。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