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 7 月 8 日宣布,他將不再允許各國在 8 月 1 日之後進一步延長開始支付互惠關稅的期限,這表明川普的立場十分堅定。此前,他曾暗示,對於願意在貿易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或提出獨特建議的貿易夥伴,他將給予靈活性。
川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發帖稱:「根據昨天發給各國的信函,以及今天、明天以及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將要發出的信函,關稅將於2025年8月1日開始支付。目前為止,這個日期沒有變化,以後也不會改變。換句話說,所有款項都將於2025年8月1日到期並應付——不會延期。」
此前,川普於 7 月 7 日發布了行政命令,正式將之前的關稅談判截止日期從 7 月 9 日延長至 8 月 1 日。此次延期保留了談判窗口期間對許多國家徵收的當前 10% 的較低關稅稅率——這是川普 4 月份首次宣布提高關稅的暫緩措施,但川普決定暫停 90 天,以便讓其他國家有時間進行談判。
川普稱延長最後期限是「必要且適當的」,暗示與其他國家的談判正在推進,但需要更多時間。川普在命令中寫道:「根據各位高級官員提供的補充信息和建議,包括與貿易夥伴討論的現狀信息,我認為延長暫停令是必要且適當的。」
川普堅持 8 月 1 日的最後期限,此前他在 7 月 7 日對記者表示,在特殊情況下,一些貿易夥伴仍可能有靈活性。當記者問川普是否有可能考慮推遲8月1日的最後期限時,他回答道:「我會說是堅定的,但不是百分之百的堅定。如果他們打電話說‘我們想換一種方式’,我們會接受。」
雖然川普沒有詳細說明哪些情況可能導致進一步延期,但他的言論引發了人們的猜測,認為8月1日的最後期限仍可協商。然而,他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的最新帖子似乎打消了這種猜測。
7月7日,川普致信14個國家,通知他們如果未達成協議,將於8月1日生效的具體關稅稅率。他警告稱,如果各國設置新的貿易壁壘或未能解決與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失衡問題,關稅可能會提高。
總體而言,總統宣布的新關稅如下:對日本、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 韓國和突尼斯徵收25%的關稅;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和南非徵收30%的關稅;對印度尼西亞徵收32%的關稅;對孟加拉國和塞爾維亞徵收35%的關稅;對柬埔寨和泰國徵收36%的關稅;對緬甸和老撾徵收40%的關稅。
川普在每封信中都指出,如果各國開放市場並減少非關稅壁壘,關稅可能會降低,並強調持續的貿易逆差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這些信件是川普數周來發出的信號,表明他計畫對那些與美國保持貿易順差或維持他認為不公平的貿易壁壘的國家徵收對等關稅。
據白宮稱,迄今為止,美國已與印度、中國和英國達成貿易協定,而與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的談判仍在進行中。
川普將其關稅戰略描述為重塑全球貿易並迫使外國政府就他認為對美國企業和工人更公平的條款進行談判的努力。2024年,美國貿易逆差達到創紀錄的9180億美元,川普經常提倡使用關稅作為縮小逆差、增強國家財政狀況的工具。
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稱,自川普一月份重返白宮以來,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已收取了超過 1060 億美元的海關收入,其中 815 億美元直接來自總統貿易議程下徵收的關稅。在 7 月 8 日的內閣會議上,川普表示,從 8 月 1 日起,「大筆資金」將開始流入政府金庫。他表示,他的政府已經發出的信函已經明確表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