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斷俄戰爭金流,歐盟通過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中國銀行首次上榜。烏軍稱超過23,000輛俄裝甲車已被摧毀,烏軍總司令披露俄軍傷亡人數。埃爾多安提議在伊斯坦布爾舉辦烏俄第三輪會談。北約歐洲最高司令稱須做好與俄中兩線作戰準備。
截斷俄戰爭金流 歐盟通過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 中國銀行首次上榜
歐盟成員國7月18日同意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其中包括大幅降低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以及一系列新的金融和貿易措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天在X平台上表示:“我歡迎就針對俄羅斯的第18輪制裁方案達成一致。我們正在打擊俄羅斯戰爭機器的心臟。目標是其銀行業、能源業和軍工行業,並包括新的動態石油價格上限。壓力正在持續。這種壓力將持續下去,直到普京結束這場戰爭”。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則強調,“我們立場堅定。歐盟剛剛通過了迄今為止對俄羅斯最嚴厲的制裁方案之一。我們將進一步削減克里姆林宮的戰爭預算,追擊另外105艘影子艦隊船隻及其助力者,並限制俄羅斯銀行的融資渠道”。
卡拉斯補充道:“北溪(天然氣)管道將被禁止。降低石油價格上限。我們正在對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幫助規避制裁的中國銀行們施加更大壓力,並阻止無人機技術出口。我們首次指定(制裁)了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在印度的船旗登記處和最大的煉油廠。我們的制裁也打擊了那些對烏克蘭兒童進行思想灌輸的人。我們將繼續提高成本,使得停止侵略成為莫斯科唯一的出路”。
據法廣報道,歐盟第18輪對俄制裁方案的關鍵要素之一是新的動態石油價格上限機制,該機制已於18日獲得歐盟各成員國大使的批准。該機制將設定俄羅斯向第三國出口石油的價格比俄羅斯原油平均市場價格低15%。這意味着價格將從每桶60美元降至約47.60美元,且每六個月進行一次審查,以適應市場價格變化。
七國集團(G7)最初於2022年12月達成了價格上限協議,旨在阻止俄羅斯為其入侵烏克蘭戰爭提供資金。
歐盟官員表示,希望爭取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加拿大、日本、英國和美國的支持。但據稱,即使沒有其他國家支持,價格上限審查也會對俄羅斯的資金產生重大影響。
據英國政府新聞稿稱,英國也已將俄羅斯石油的價格上限下調至每桶 47.60 美元。
歐盟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新增了對105艘俄“影子艦隊”船隻的制裁,俄方利用這些船隻規避價格上限。目前,被歐盟制裁船隻數量已超過400艘。該輪制裁方案進一步禁止與22家俄羅斯銀行進行交易。其還包括一項與北溪1號和2號天然氣管道相關的新交易禁令,旨在阻止這些管道的維護、運營或未來使用。這兩條天然氣管道自2022年以來一直未投入運營。
歐盟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還增加了26個為俄軍工綜合體提供供應的實體,進一步限制了莫斯科獲取軍民兩用技術。據外交消息人士透露,這些實體包括11家位於第三國的公司:其中7家來自中國大陸,3家位於香港,4家位於土耳其,此外還有一家俄羅斯在印度擁有的煉油廠。
歐盟在其最新一輪旨在阻礙俄羅斯戰爭機器的制裁措施中對兩家中國小型銀行實施了制裁。據外交消息人士證實,綏芬河農村商業銀行和黑河農村商業銀行這兩家來自中俄邊境附近城市的區域性銀行,在18日達成的歐盟第18輪對俄制裁方案中被列入黑名單,理由是其參與規避對俄制裁。
該制裁方案原本應在6月底歐盟峰會後達成一致,但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以威脅動用否決權阻止了這一進程。
如今,該協議得以達成,這要歸功於各方做出的讓步。斯洛伐克獲得了保證:即使未來歐盟進一步推動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也不會對其本國經濟和財政造成嚴重影響。由於這一禁令可通過多數票決定,不需一致通過,因此菲佐無法阻止。
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盟已將數十家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指責這些公司將歐盟制裁清單上的商品輸送給有軍事聯繫的俄羅斯買家。然而,此次是中國的銀行首次受到歐方制裁。
一位參與規劃的歐盟高級官員告訴《南華早報》:“當然,中國(中共)經常與我們談論核心問題,而這對歐洲來說也是一個核心問題。這是一個對歐洲安全至關重要的問題”。
該官員續稱:“我們將向中國(中共)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將強調,當然,這在我們(歐中)的關係中很重要,我們知道中國公司為這場戰爭提供了大約80%的軍民兩用產品。我們並不天真”。
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盟已對超過2400個個人和實體實施了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然而,隨着制裁對歐盟成員國經濟帶來的衝擊,每一輪制裁談判都變得越來越難達成一致。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對俄羅斯實施的新制裁“必要且及時”。澤連斯基在X平台上發文稱:“這項決定是必要且及時的,尤其是在現在,這是對俄羅斯加大對我們城市和村莊襲擊殘酷程度的回應。”
7月18日白天,俄羅斯軍隊對卡米揚斯克區進行了無人機襲擊,造成兩人死亡(一男一女),11人受傷。
據蘇梅電力公司(JSC Sumyoblenergo)18日的聲明稱,由於俄羅斯的襲擊,蘇梅市部分地區停電。
赫爾松地區軍事管理局(OV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18日下午5點左右,俄羅斯無人機投擲的炸藥導致赫爾松當地兩名居民受傷。
俄烏戰爭第1240天戰地日誌:雙方已交戰138次 烏軍稱超過23,000輛俄裝甲車已被摧毀 烏軍總司令披露俄軍傷亡人數
烏總參7月18日晚間發布的每日戰報稱,截至當晚10點,雙方已經發生138起戰鬥衝突。
烏總參的戰報稱,“在北斯洛博詹斯克和庫爾斯克方向,與俄羅斯入侵者發生了26次戰鬥衝突,其中一次仍在進行中。”
“今天,敵軍在南斯洛博然斯克方向的沃夫昌斯克和克拉斯內佩爾舍定居點附近發動了4次進攻。”
“在庫皮揚斯克方向,敵軍在庫皮揚斯克方向以及斯捷波瓦亞·諾沃謝利夫卡和金德拉什夫卡附近發動了3次進攻,其中一次仍在繼續。”
“在萊曼斯克方向,國防軍在科羅維亞爾、卡爾皮夫卡、科洛迪亞齊、尚德雷霍洛夫、托爾斯克定居點附近擊退了敵軍19次進攻,在謝列布良卡方向,其中8次仍在繼續。”
“在西維爾斯克方向,敵軍在格里霍里夫卡、謝列布良卡和維姆卡地區發動了3次進攻。”
“從今天開始,敵軍在克拉馬托爾斯克方向的比拉霍拉地區發動了兩次進攻,烏克蘭部隊擊退了入侵者的兩次進攻。”
“在托列茨克方向,今天發生了6次衝突。敵軍試圖突襲謝爾比尼夫卡和奧列克桑德羅-卡利諾沃耶地區的烏克蘭部隊陣地。目前一場戰鬥正在進行。”
“在波克羅夫斯基方向,自今天開始以來,敵軍已對波爾塔夫卡、沃洛德米里夫卡、米羅柳比夫卡、新經濟城、利斯夫卡、米爾諾格勒、波克羅夫斯克、茲維羅沃、科特林、莫洛德茨克、烏達奇內、霍里霍夫、奧列克西夫卡等定居點地區的陣地發動了37次攻擊。我方守軍擊退了36次進攻,目前仍在進行一場戰鬥。”
“在新帕夫利夫斯克方向,烏克蘭守軍擊退了入侵者在齊爾卡、維爾納波列、新波爾和奧列克桑德羅格勒等定居點地區的6次進攻。目前仍有兩場衝突仍在繼續。”
“在奧里希夫方向,烏克蘭守軍擊退了卡米揚斯克附近的三次敵方進攻。”
“在普里德尼普羅夫斯克方向,發生了6次衝突,敵軍試圖向德尼普羅夫斯克、薩多沃耶、普里德尼普羅夫斯克、霍拉普里斯坦和科祖爾斯基島一帶的定居點推進。”烏總參的戰報說。
烏軍18日稱,自全面入侵開始以來,已有超過23,000輛俄羅斯裝甲車被摧毀。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18日在Facebook上發布的相應視頻中表示,自2025年初以來,俄羅斯平均每天在前線損失1,251名軍人。
7月初,俄羅斯出版物《Meduza》報道稱,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Rosstat)已停止報告俄羅斯的死亡人數。美國戰爭研究所(ISW)分析該消息後認為,此舉是克里姆林宮為掩蓋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遭受的損失而採取的措施之一。
此前,ISW評估稱,俄羅斯聯邦統計局隱瞞人口數據是為了掩蓋俄羅斯的人口問題,而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報告中排除人口統計數據很可能也是為了掩蓋俄羅斯軍隊的高人員流失率。
俄羅斯官方並未公布其損失情況。莫斯科上次公布死亡人數是在2022年9月,當時稱死亡人數為5937人。
基輔方面也長期未披露損失情況,稱將在戰後公布數據。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16日在接受NBC新聞採訪時表示,自2022年2月以來,烏克蘭在戰爭中陣亡士兵超過4.6萬名,受傷士兵約38萬名。
英國情報部門援引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的計算,認為俄羅斯今年在對烏戰爭中可能已造成約23.6萬人傷亡。情報部門指出,6月份日均傷亡人數是2024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報告指出:“在過去幾年的衝突中,隨着夏季臨近,俄羅斯傷亡人數略有下降,天氣好轉可能有助於提高存活率。俄羅斯傷亡人數略有下降的同時,俄羅斯在整個前線的進攻仍然保持高水平,並且俄羅斯在頓巴斯穩步推進。”
軍事博主MilitaryNewsUA發布視頻稱,一架烏克蘭戰鬥機使用美國 GBU-39 精確制導炸彈摧毀了庫爾斯克地區特約特金諾的俄羅斯目標。
烏克蘭米格-29戰鬥機使用法國AASM Hammer制導炸彈摧毀了俄羅斯北部的燃料和潤滑油倉庫。
烏克蘭第 54 旅士兵擊退俄羅斯的進攻。
據烏克蘭聯合空軍戰略司令部7月18日早上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烏軍造成俄軍死傷1180人,摧毀了3輛坦克,9輛裝甲車、47門火炮系統。
以上消息和數據本台均無法核實。
英國國防部6月12日就烏克蘭局勢發布最新情報更新稱,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的傷亡人數可能已達約100萬人(死亡和受傷)”。該情報更新並指,“其中,可能有約25萬名俄羅斯軍人陣亡或失蹤(假定死亡),這是俄羅斯自二戰以來在一場活躍衝突中的最大(人員)損失”。
埃爾多安提議在伊斯坦布爾舉辦烏俄第三輪會談
土耳其總統辦公室18日在X平台上發表聲明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京進行了電話交談。
據悉,雙方討論了烏克蘭和俄羅斯聯邦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舉行新一輪會晤的可能性。
土耳其總統辦公室表示:“埃爾多安強調啟動俄烏第三輪談判的重要性,並宣布土耳其準備在雙方確定適當日期後繼續在伊斯坦布爾主辦會談。”
埃爾多安和普京還討論了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雙邊關係以及地區和全球問題。
克里姆林宮還證實了普京與埃爾多安的通話,並表示俄羅斯總統“確認了尋求政治和外交解決衝突的原則立場,並感謝埃爾多安願意繼續促進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俄烏直接談判”。
6月2日,在伊斯坦布爾會談中,烏克蘭向俄方提議在6月底前舉行領導人會晤,但遭到俄方拒絕。
6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願意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晤,但再次稱其不合法。
今年5月,普京提議與烏克蘭恢復“直接會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建議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私人會談。當時正在中東的川普表示,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領導人在伊斯坦布爾會晤,他可以親自前往。
不過,普京只派出了俄羅斯代表團前往伊斯坦布爾,而他本人並未前往。
北約歐洲最高司令:須做好與俄中兩線作戰的準備
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格林克維奇(Alexus G. Grynkewich)17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盟必須為俄羅斯和中共可能同時在歐洲和太平洋發動戰爭做好準備,2027年可能是一個爆發點。
格林克維奇在德國威斯巴登舉行的這一軍事和防務工業領導人會議上表示,當前的形勢意味着盟國沒有多少時間來做準備。格林克維奇說道:“我們將需要一切可能的裝備、設備和彈藥,以應對這一(時間緊迫)”。
格林克維奇說,如果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臺灣採取行動,他可能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協調採取此類攻擊,從而引發一場全球衝突。格林克維奇續稱:“在我看來,這意味着這兩件事可能同時發生”。
據法廣報道,格林克維奇是在美國歐洲與非洲陸軍司令部主辦的會議上發表上述言論的。會上,軍事和工業界的領導人尋求在北約32國聯盟內提高武器產量的方法。
格林克維奇強調了軍方與工業界更緊密合作的必要性,及企業加快系統開發速度的必要性。與會領導人還告誡不要將俄羅斯和中共構成的威脅視為單獨的挑戰,他們認為威懾需要採取全球性方針。
格林克維奇表示:“在我看來,不能把這些威脅看作是獨立的挑戰。我們必須思考所有這些威脅是如何在相互協調的”。
格林克維奇說,他的另一個工作重點是確保北約盟國履行最近作出的承諾,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並確保這些增加的投資用於正確的軍事優先事項。
格林克維奇談到:“時間至關重要,我打算繼續強調這一點,並讓大家知道我們必須行動起來,而且必須迅速行動起來”。
相關鏈接:
!--td>【俄烏戰爭】川普重磅宣布對俄最後通牒 對北約售武器援烏 澤連斯基改組政府 39歲女將出任總理 丹麥國防部宣布向烏克蘭提供衛星通信援助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