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希望臺灣將其一半的半導體生產轉移到美國,此舉可能會對臺灣抵禦中共軍事侵略的自衛能力產生影響。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在9 月 27 日播出的 NewsNation採訪中表示,美國和臺灣已經討論了平等生產滿足美國需求的半導體芯片。“我的目標,以及本屆政府的目標,是讓芯片製造業大規模地回歸本土——我們需要製造自己的芯片”。
盧特尼克表示,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距離較近,與美國的距離也引發了人們對臺灣生產“我們 95% 的芯片”的擔憂。“中國人說,‘我們要拿下臺灣’”,“他們甚至毫不避諱。所以這是一個問題。”
臺灣在全球芯片製造業中佔據主導地位,以芯片製造商臺灣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為首,被稱為對中共政權軍事侵略的威懾力量,這一概念被稱為“硅盾”。
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發布的一份2024年報告警告稱,中共強行接管臺灣造成的半導體供應中斷“可能造成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當甚至更嚴重的全球經濟損失”。
據臺灣國家媒體中央社報道,2024年臺灣對美國的出口額為1114億美元,其中半導體出口額為74億美元。
當被問及臺灣的“硅盾”時,盧特尼克表示,如果美國和臺灣之間能夠更均勻地分配芯片生產,臺灣的情況會更好。“我對臺灣的論點是,如果你們擁有95%的半導體產量,我該如何利用這些產量來保護你們?你們要把它裝上飛機嗎?你們要把它裝上船嗎?我們需要在美國擁有足夠的產量”,“所以我向他們提出的想法是,我們實現五五分成。我們生產一半,你們也生產一半”,“我們仍然從根本上依賴你,因為我們離不開你的另一半。但如果我們有另一半,我們就有能力去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如果我們需要做的話”,“這就是我們與臺灣的對話,[告訴他們]‘你必須明白,讓我們生產 50% 對你們來說至關重要。’”
盧特尼克表示,最終目標是讓美國佔據至少 40% 的半導體市場,這將需要 5000 億美元的國內投資。
據臺灣媒體報道,針對盧特尼克的言論,臺灣最高行政機關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將審慎處理與美國的貿易談判。
臺灣目前正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旨在達成一項協議,以降低美國目前對臺灣出口產品徵收的20%關稅。9月30日,臺灣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臺灣立法院表示,貿易談判已進入“關鍵的最後階段”。
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珍9月29日對中央社表示,盧特尼克的言論表明,美國正在有效地重新定義“硅盾”一詞——將該戰略的核心從臺灣獨佔芯片主導地位轉變為建立在共享製造能力基礎上的相互依賴。
劉佩珍華盛頓可以向台積電施壓,要求其加快在美國工廠的建設,並增加在美國的投資。
台積電將投資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造三座半導體製造廠。今年1月,時任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其中一座工廠已開始為美國客戶生產先進的4納米芯片。
隨後在 3 月份,台積電宣布計畫在之前 650 億美元投資的基礎上再投資 1000 億美元,用於建設三座新的製造廠、兩座先進的封裝設施和一個大型研發團隊中心。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