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同日宣布退出“16+1”誰是下一個?

2022-08-12
類別: 歐洲與世界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中歐國家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今天(11日)分別宣布,將停止參加中國(中共)與中東歐的合作機制(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這是繼去年5月立陶宛率先正式宣布退出後,波羅的海三國中的另外兩國採取的 “跟進” 行動,這意味現在僅14個歐洲國家參與這個由北京主導的機制。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同日宣布退出中共與中東歐合作機制

綜合媒體報道,愛沙尼亞外交部今天宣布,愛沙尼亞將停止參加中國(中共)與中東歐的合作機制。但會持續致力與北京維持有建設性、務實的關係,包括在依循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人權等價值原則的前提下,推進 “歐盟-中國”關係。

You might also like

倫敦塗鴉牆現六四及白紙運動主題圖片 創作者邀中國遊客前去觀賞

倫敦塗鴉牆現六四及白紙運動主題圖片 創作者邀中國遊客前去觀賞

2023-10-01
擔心外星人是「惡魔」 堅信宗教的五角大樓高層阻止UFO研究

擔心外星人是「惡魔」 堅信宗教的五角大樓高層阻止UFO研究

2023-09-30

愛沙尼亞外交部稱,在去年2月召開的高峰會以後,愛沙尼亞就未曾參加在該機制框架下舉行的任何會議。

拉脫維亞外交部今天表示,考量當前的外交和貿易政策優先事項,決定停止參加北京與中東歐的合作機制。

拉脫維亞外交部強調,維持雙邊關係以及歐盟整體與中國的關係,前提是應追求互利互惠並尊重國際法、人權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愛沙尼亞可謂同出一轍。

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 對此今天發推文表示,早在立陶宛退出前,北京的 “17+1” 機制就已是多餘的,且導致分裂,現在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對該機制關上大門。 

藍斯柏吉斯強調,現存的14+1應該完全被 “歐盟27國+1” 機制取代。

報道說,去年2月受疫情影響、以視訊形式召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峰會按中共原本的規劃,是2012年合作機制創建以來,等級最高的會晤,中共方即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會。

不過,當時有6個參與合作機制的中東歐國家未派遣元首或政府最高領導人、而是部長級官員與會,包括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保加利亞。被外界視為北京拉攏中東歐的努力遇挫。

這場峰會原本可望為北京推動《中國-歐盟投資協定》儘快生效添力,但不僅歐方與會代表位階不如預期,中歐投資協定在峰會落幕後不久、去年春天即因歐盟與北京在人權等政治議題的爭端,遭歐洲議會無限期凍結。

烏克蘭戰爭中北京立場令中歐國家深感不安 立陶宛率先宣布退出“17+1” 

中東歐17國北起波羅的海,南至地中海,與土耳其接壤,東鄰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西接德國、奧地利、意大利。可以說,中東歐國家地處歐亞大陸要衝,是通向西歐和北歐的重要中轉站。

中東歐是歐亞大陸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和有機組成部分,可以說是北京當局想要憑 “一帶一路” 進入歐洲經濟圈的重要承接帶。

據報道,為了深化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中共在2012年推出了一個名為 “16+1合作” 的地緣合作機制,即北京政府與中東歐地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塞爾維亞、黑山、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之間展開的經貿合作。2019年希臘的加入,使得該合作機制升級為 “17+1”。

然而,烏克蘭戰爭給歐洲安全局勢帶來劇烈動蕩,導致中東歐國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向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除極少數國家之外,絕大多數中東歐國家都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示強烈譴責,在積極加入美歐制裁行列同時,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接收烏克蘭難民等支持。儘管中共否認在烏克蘭戰爭中持親俄立場,但對一些中東歐國家來說,中共拒絕譴責俄羅斯,與俄羅斯 “合作無上限” 的立場令很多國家深感不安,北京潛心打造十年的中東歐關係已岌岌可危。

更由於多年來,中共當年的很多承諾被認為基本沒有兌現,這一機制基本上形同虛設。2021年5月,立陶宛宣布退出 “17+1” 合作。立陶宛執政聯盟之前多次指出,該機制並未給立陶宛帶來顯着實質利益,反而讓中共有機會操作影響力,且中方往往僅對港口等具戰略重要性的基礎設施有興趣,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在立陶宛釋出欲退出 “17+1” 合作機制的隔天,便宣布將在臺灣設立辦事處,引發北京當局的不滿,隨後將兩國關係由大使級降為代辦級。

立陶宛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後,藍斯柏吉斯即呼籲參與機制的相關國家以 “歐盟” 為單位與北京互動,避免遭中共分化、各個擊破。

捷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現在是退出該機制的好時機

觀察人士分析認為,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退出 “16+1”,或將帶來 “骨牌效應”,而捷克極有可能是下一個宣布退出該機制的國家。

捷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 Fischer)今天在臉書上貼文表示,現在是捷克加入波海三國行列、退出該機制的好時機,更何況捷克是現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捷克國會眾議院今年5月通過決議,要求政府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決議已提交予捷克外交部和政府處理。

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當時表示,該機制多數承諾未實現;去年底上台的新政府已宣布有意修正與北京的關係,這也包括捷克對該機制的態度和發展選項。

匈牙利布拉格經濟大學的國際關係副教授傑瑞米·加利克 (Jeremy Garlick) 今年4月在由哈佛大學戴維斯俄羅斯和歐亞研究中心 (Davis Center for Russian and Eurasian Studies) 組織的一次討論會上說:“我想現在的情況是,人們早已對中國(中共)以及與中國(中共)的合作形成了負面印象,認為中國(中共)企圖分裂歐洲,在中東歐打造一個新的陣營,分裂歐盟,對中國(中共)有很多負面印象,而烏克蘭戰爭現在只是加劇了這種看法。”

他說表示,中共在中東歐國家的形象因新疆、香港、西藏,臺灣等等問題已經越來越差,而烏克蘭戰爭更為這一機制被送入棺槨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

相關文章

倫敦塗鴉牆現六四及白紙運動主題圖片 創作者邀中國遊客前去觀賞

倫敦塗鴉牆現六四及白紙運動主題圖片 創作者邀中國遊客前去觀賞

2023-10-01

倫敦著名的塗鴉牆上9月30日出現了一副表現香港雨傘運動、中國六四及白紙運動、台灣太陽花運動等民主訴求...

擔心外星人是「惡魔」 堅信宗教的五角大樓高層阻止UFO研究

擔心外星人是「惡魔」 堅信宗教的五角大樓高層阻止UFO研究

2023-09-30

一位在五角大樓UFO研究機構的主要人物聲稱,由於大樓裡有信仰基督的高層指揮官認為UFO來自地獄,從而...

協助IS設計致命無人機 英畢業生面臨終身監禁

協助IS設計致命無人機 英畢業生面臨終身監禁

2023-09-30

住在英國考文垂市的巴雷德,因協助伊斯蘭國設計致命無人機及化學武器遭到逮捕。他已在28日被定罪,並可能...

德外長此前稱習為「獨裁者」 德氣候特使訪中遇冷

德外長此前稱習為「獨裁者」 德氣候特使訪中遇冷

2023-09-30

據媒體29日報導,德國氣候特使摩根(Jennifer Morgan)在本週訪問北京期間遭到冷遇。消息...

下一篇
普京親自主導 俄國上演「保守主義革命」

普京親自主導 俄國上演「保守主義革命」

編輯推薦

澤連斯基:烏克蘭「等了太久」才發動反攻

澤連斯基:烏克蘭「等了太久」才發動反攻

2023-09-12
長期以來首次 五角大樓高官會見中共大使 北京服軟了?

長期以來首次 五角大樓高官會見中共大使 北京服軟了?

2023-07-13

熱門文章

  • 2022精選9大德國聖誕市集

    2022精選9大德國聖誕市集

    646 分享
    分享 258 Tweet 162
  • 不在西班牙工作也能生活在西班牙?西國政府推出新種類簽證

    644 分享
    分享 258 Tweet 161
  • 法國傳統服飾趣聞:扣子越多越有錢

    640 分享
    分享 256 Tweet 160
  • 2022歐洲最美麗的10個聖誕市場

    620 分享
    分享 248 Tweet 155
  • 2023年歐洲生活成本最低的20個國家排名

    613 分享
    分享 245 Tweet 153
希望之聲-歐洲網 SOH Media ( EU ) LTD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