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逾半年,烏克蘭軍隊在南部多個方向展開首度大規模反攻,傳一口氣收復赫爾松6個村莊,或可能改變戰爭走向;俄國則宣稱,烏軍反攻失利,蒙受重大損失。對此,美國表示,烏軍反攻已對俄國軍事能力產生一定程度影響。俄國向伊朗採購數百架無人機,10天前運回第一批就傳出部分故障,莫斯科對品質不滿意。烏軍以「假海馬斯」當誘餌,欺敵戰術成功消耗俄國軍備。德國總理蕭茲再承諾未來幾週到幾個月內將援烏最先進武器,瑞典總理安德森宣布加碼援烏10億瑞典克朗。
烏首度大規模反攻收復赫爾松6村莊 俄宣稱烏軍反攻失利
烏克蘭武裝部隊8月29日於烏克蘭南部區域發起大反攻,有消息指出烏軍同時對俄軍南方全線十多個方向發起強力反攻,烏軍取得重大進展,一口氣收復6個村莊,俄羅斯的電報(Telegram)表示,當地的俄軍目前處於混亂狀態。
推特帳號「@ChuckPfarrer」在推特PO出1張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烏克蘭軍隊一邊砲擊俄羅斯佔領區的前線後方,一邊使用步兵推進戰線,托米納巴爾卡(Tomnya Balka)村離赫爾松市非常近,該帳號在推文中表示「8月30日烏克蘭武裝部隊正沿著赫爾松以西的前線推進,據說南部前線的烏克蘭特遣部隊已經推進到了托米納巴爾卡,俄羅斯電報頻道表示,當地的俄軍被打得措手不及。」
據《烏克蘭真理報》(Ukrayinska Pravda)報導,烏軍卡霍夫卡特遣部隊(Kakhovka Operational Group)稍早發布了一段視訊,宣布烏軍在赫爾松州突破了俄軍第一道防線,該部隊在視訊中聲稱「所謂的DPR(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第109軍團已撤出赫爾松州的陣地,支持他們的俄羅斯精銳空降師也逃離了戰場。」另一段視訊中被俘虜的俄軍承認烏克蘭軍隊突破了俄軍第一道防線。
此前,烏軍已利用美國援助的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HIMARS),摧毀了赫爾松州所有主要聯外橋樑,除斷了俄軍補給線外,據稱約2.5萬名俄軍受到圍困。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8月初報導,赫爾松之勝將證明烏克蘭有能力有效運用西方高科技大砲,同時利用地面部隊收復及控制關鍵領土。
此外,赫爾松具有跨越第聶伯河(Dnipro River)的重要橋梁,也是地方政府中心,烏克蘭若讓俄軍失去這個戰略要地,也將對俄國官方敘事形成重大打擊,尤其俄方宣稱這場戰爭是「有限」軍事行動,並堅稱會贏得勝利。
赫爾松地區在戰前約有30萬人口,俄軍從克里米亞(Crimea)往北推進侵略的頭幾天就佔領此區。赫爾松巿仍是俄軍入侵6個月來,截至目前唯一攻克的州府。
路透社29日報導,烏克蘭表示,烏軍展開新一波收復領土的攻勢,在赫爾松市附近幾個地方突破敵軍防線。俄國則表示,俄軍砲擊烏克蘭南部港市尼古拉耶夫(Mykolaiv),烏軍反攻失利。
路透社引述俄羅斯新聞社(RIA)消息,俄羅斯國防部長29日稍早說,烏軍企圖從3個方向朝著尼古拉耶夫和赫爾松進攻,但蒙受重大損失。
據法新社報導,俄國國防部還提到,俄軍摧毀26輛戰車、32輛裝甲車和2架蘇愷25型(Su-25)戰機,烏克蘭更折損超過560名官兵。
不過俄國任命的地方當局官員告訴俄羅斯新聞社,烏軍接二連三火箭襲擊,使得俄方掌控的赫爾松州城鎮新卡霍夫卡(Nova Kakhovka)斷水斷電。
路透社和法新社目前都無法獨立證實俄方的說法。
俄烏戰爭開啟第三階段 澤連斯基誓言趕出俄軍 白宮:烏反攻已影響俄軍事能力
澤連斯基在29日晚間的每日例行談話中則提到,他不會公佈烏軍反攻行動的細節,大家只要知道烏軍一定會把俄軍趕出烏克蘭國境就夠了。
澤連斯基強調,這場戰爭從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企圖奪取頓巴斯地區開始,必須在這兩地做個了斷,解放克里米亞和頓巴斯,讓烏軍抵達烏克蘭的國境線。
澤連斯基說:「我希望俄羅斯人能理解,在烏克蘭的土地不會有他們的位置。如果俄軍活下去,是時候該逃跑回家了。如果俄軍害怕回家,那就投降吧,我保證烏軍會遵守《日內瓦公約》的所有規範。」
根據總部位於波蘭的國防顧問公司Rochan Consulting說法,烏克蘭官員數週以來一直暗示在赫爾松發動攻勢,而備戰中的俄國已在這個地區擴增約一倍兵力。
CNN報導,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29日表示,俄國為了有足夠部隊在赫爾松因應烏軍反攻,被迫在東部撤掉部分部隊。俄軍在烏東的主要攻勢大多停滯不前,而且面臨「兵力挑戰」,但烏克蘭也一樣,雙方都在爭相訓練後備軍人,俄國也忙著招募新兵。
柯比說,烏軍向烏克蘭境內俄軍發起攻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論烏軍最近一次反攻的規模、範圍為何,已對俄羅斯的軍事能力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即使烏克蘭確實謹慎行事,這波反攻攻勢很可能代表戰爭第3階段的開端,先前是俄軍最初三麵包夾進攻,之後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地區戰鬥陷入泥淖。
如果俄國宣布在赫爾松舉行公投,假民主之名行併吞領土之實,近日可能會出現另一個轉折,正如柯比此前所警告,這可能會發生。
伊朗無人機交貨10天就傳故障 莫斯科不滿意
據《華盛頓郵報》29日報導,俄羅斯向伊朗採購數百架無人機,10天前從德黑蘭運回第一批,但現在部分已傳出故障,莫斯科對「伊朗製造」品質不滿意。
報導稱,俄羅斯運輸機8月19日悄悄搭載了首批伊朗無人機返回本土。伊朗提供給俄軍不同種類無人機,包括「遷徙者-6」(Mohajer-6)型無人機和「見證者」(shaheed)型無人機,包括「見證者-129」和「見證者-119」,都是伊朗目前最尖端的軍事無人機,可掛載具精準打擊能力的武器,兼具偵察和攻擊能力。
然而,一名不願意透露國籍的匿名美國盟國官員透露,技術問題阻礙了交易,在俄羅斯人的早期測試中,伊朗無人機經歷了多次失敗,而且這些無人機「充滿了西方元件」;一名不願具名的官員也表示,「系統有幾處故障」,「俄國人不滿意」。
在俄烏戰爭中,烏克蘭在使用武裝無人機上佔了上風,至今俄羅斯在戰場並未廣泛動用武裝無人機,而是用無人機對烏克蘭進行監視偵察。美國7月掌握情資,指俄羅斯將獲大批伊朗無人機,7月底時派員前往伊朗進行培訓,未來將部署於烏克蘭境內,進行空對地攻擊、電子戰和標定軍事目標。
《華郵》報導引述美國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俄羅斯軍事專家班戴特(Sam Bendett)的看法,指出烏克蘭戰爭凸顯了俄羅斯在無人機研發的不足,無法製造美國過去20年使用的機種,所以只能向中國和伊朗求助。
烏軍以「假海馬斯」當誘餌 成功消耗俄軍巡弋飛彈
烏克蘭透過美國援助的「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重創俄軍,俄軍不時宣稱摧毀「海馬斯」,數目早已超過美國至今援助烏克蘭的16套。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這是因為烏軍使出欺敵戰術,利用「假海馬斯」誘騙俄軍發射昂貴的遠程巡弋飛彈,消耗其軍備。
報導稱,「假海馬斯」是用木頭製成,但俄羅斯使用的無人機鏡頭無法區別真假,便將「假海馬斯」位置傳送給黑海的俄國海軍軍艦,由它們發射巡弋飛彈對付。
一位烏克蘭高層官員告訴《華郵》說,俄軍無人機看到這些HIMARS的贗品時,還以為挖到寶;在實地進行了幾週後,這些誘餌吸引了至少10枚「口徑」(Kalibr)巡弋飛彈來襲,初步成功促使烏克蘭擴大生產這種複製品,以供更廣泛運用。
報導稱,這種欺敵招數,是烏克蘭武裝部隊為反擊更龐大、裝備更精良的入侵敵軍,而採取的眾多不對稱戰術之一。最近幾週,基輔的特工炸毀了被佔領領土上的鐵路和電力線路,引爆了俄羅斯軍火庫內的炸藥,並暗殺了可疑的合作者。
德總理承諾數週到數月內援烏最先進武器 瑞典總理宣布增援烏國10億瑞典克朗
《路透》報導,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29日在布拉格的歐盟峰會上發表演說,他再次承諾,只要烏克蘭有需要,德國將繼續軍援烏克蘭,在未來幾週到幾個月內向烏克蘭提供最先進的武器,例如防空和雷達系統以及偵察無人機。他強調,德國也可以承擔建立烏克蘭火砲和防空能力的責任,只要需要,德國將繼續提供這種支持。
蕭茲指出,德國今年2月以後的國防及外交政策方向大轉彎,增加軍費開支,不過外界對於德國軍援遲緩感到不滿。
他也呼籲擴大歐盟,支持西巴爾幹各國、烏克蘭、摩爾多瓦、喬治亞等國加入歐盟,「我們歐洲在和平與自由中團結一致,並向所有認同我們價值觀的歐洲國家開放。」
《路透》報導,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29日到訪瑞典與該國總理安德森(Magdalena Andersson)及外長林德(Ann Linde)會晤。庫列巴表示,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表達對瑞典的感激,感謝瑞典願意打破過往外交中立慣例,援助武器和金錢到交戰中的國家。
安德森也趁此次會面宣布,將增援烏克蘭價值10億瑞典克朗的支援計畫,預計有一半經費將投入軍事防衛,另一半則用於重建、購買小麥等非軍事用途。
林德則表示,瑞典將對俄羅斯祭出更多制裁,即便沒人知道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但瑞典都會準備好支援烏克蘭。
相關新聞:
俄防長失勢 再嗆不停戰 美援烏新武器成俄軍夢魘 中烏外交起爭端 國際原能總署前往札波羅熱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