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喬治亞,我是女人,我是母親,我是意大利人,我是基督徒,沒有人會從我這裡奪走它”。意大利兄弟黨(Fratelli d’Italia)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競選中對支持者說的話在星期天(25日)舉行的全國大選的一夜之後兌現成了現實,她成為了意大利首位女性總理,被視為極右翼的 “意大利兄弟黨” 從上屆2018年僅4%的得票躍居為最大黨。反對者警告稱,梅洛尼的崛起可能成為歐洲政治一個劃時代事件。
綜合媒體報道,意大利星期天全國大選的點票結果今天(26日)揭曉。初步結果顯示,梅洛尼領導的意大利兄弟黨、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領導的 “聯盟黨”(Lega)和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領軍的 “意大利前進黨”(Forza Italia)組成的右翼聯盟,拿下約45%選票。
考量意大利複雜的選制計算,右翼得票已足夠雙雙在國會兩院取得多數,也為意大利帶來一個少有的政治穩定環境。意大利國營電視台 (RAI)研判右翼聯盟應能在400席的眾議院取得227至257席,在200席的參議院拿到111到131席。
梅洛尼在確定勝選後告訴媒體,“意大利人已經選擇了支持由兄弟黨領導的中右翼政府。對兄弟黨而言,這是值得驕傲的,但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既被委任治國,就會為所有人服務“,要團結人民,推崇能夠使民眾齊心的事物,而不是分裂,“我們不會辜負各位的信任”。
報道說,意大利有着政治不穩定的歷史。這次大選是一個多世紀以來的第一次秋季全國大選,並由政黨內訌引發。內訌導致今年7月總理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領導的廣泛的全國團結政府下台。
時值通貨膨脹高漲、能源危機與俄烏戰爭拉長,缺乏執政經驗的梅洛尼,將領導意大利自1946年以來的第68屆政府,面臨包括日益增長的經濟困難等一系列挑戰。在本月一次接受《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訪時,梅洛尼承諾確保財政穩定,稱 “等外人看到我們端出第一部預算法後,就能見到我的政府認真對待問題”。
梅洛尼競選期間高舉 “上帝、國家、家庭“ 的主軸, 她告訴媒體:”如果選民賦予我們領導國家之責,我們就要兼顧到全體意大利人。我們將秉持團結民眾、凝聚而非分化的原則來行事。”
在外交政策方面,上個月,梅洛尼在接受媒體專訪曾表示:她若當選,將持續軍援烏克蘭,並限制北京在意大利與歐洲的擴張,且無意繼續參與 “一帶一路” 計畫。“烏克蘭……只是這場以修正世界秩序為目標的衝突的冰山一角。俄羅斯目前聲音更大,中國(中共)更安靜,但它的滲透正在無處不在”。
梅洛尼說,下一屆政府將不得不面對迅速變化的國際格局,俄羅斯和中國(中共)都在挑戰西方,並補充說,在她的領導下,意大利不會是西方聯盟中的 “薄弱環節”。
梅洛尼不久前還表示,歐盟應該向北京施壓,避免在臺灣海峽發生衝突。她還說,臺灣是歐盟和意大利的戰略貿易夥伴,如果能組建新政府,她將加快推動意大利與臺灣的合作關係。北京方面對此發生聲明表達強烈不滿和 “堅決反對”。
外界注意到,隨着意大利兄弟黨在國內支持率攀升,現年45歲的梅洛尼開始向中間靠攏。她雖說意大利要更為自身利益奮鬥,卻也說意大利屬於歐洲,又說意大利會繼續留在北約,更不會轉向獨裁。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分析指出,儘管歐盟各國近年從抗擊疫情到應對俄國侵烏都團結一致並能整合立場與資源,但梅洛尼勝選顯示民族主義仍具魅力。她即將要領導的右翼內閣會如何及在多大程度上威脅到這種凝聚力,如今正在歐洲當權者所關注。但有鑒於意大利許多富有的右翼商業利益集團更偏好與布魯塞爾建立穩定關係,這會給梅洛尼一道天自然的防走偏鋒機制。
據報道,意大利兄弟黨被視為意大利一個極右翼民族保守主義政黨,該黨是中右聯盟和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黨的成員。 由於最早是由二戰獨裁者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支持者所成立,一直受到其它政黨,尤其是主要政敵、中間偏左政黨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黨魁雷塔(Enrico Letta)等的攻擊,認為意大利的民族主義右派會對歐洲民主造成威脅。
對此,梅洛尼一直在試圖打消人們對該黨繼承 “法西斯遺產” 的擔憂,稱自己的想法自上世紀90年代已經改變,與墨索里尼的思想沒有任何聯繫,選民已經不想再討論有關法西斯的問題了。
意大利選民向來熱衷選舉,上屆投票率達74%,但這次投票率64.1%卻創新低,相較上屆2018年選舉的投票掉了近10個百分點。
精簡後的意大利新議會將於10月13日召開會議,屆時國家元首將召集政黨領導人並決定新政府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