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美國總統候選人在費城首次舉行2024年首場總統辯論,由於雙方沒有明確的說明自己的領導綱領,因此在後續的評論中被認為辯論本身無助於澄清川普和哈里斯(又譯賀錦麗)的政策計畫。
當晚雙方就經濟問題展開的開場交流中,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和前總統唐納德·川普沒有提供有關其計畫的更多細節,並歪曲了對方的立場,並就 J6事件、新冠疫情和美國南部邊境危機等話題互相攻擊。
儘管哈里斯重申了她最近推出的一些政策,並提出了她對“機會經濟”的願景,但概述她的政綱並不是她的首要任務。相反,哈里斯花了大量時間向公眾介紹自己的個人經歷,談論她作為檢察官、議員和副總統的經歷,並描述她的中產階級成長經歷。
川普也較少談論他的政策,而是利用辯論將哈里斯定義為極左自由派,並將她與總統喬·拜登及其政府的危機聯繫起來,包括通貨膨脹、邊境問題和從阿富汗撤軍。在至少兩次交流和最後陳述中,這位前總統問哈里斯,為什麼她在擔任副總統的近四年時間裡還沒有完成她現在提出的事情。
辯論前,人們對兩位候選人在墮胎問題上的立場仍心存疑問。川普兩次迴避答復他是否會否決全國墮胎禁令。同樣,當川普問哈里斯是否會允許在懷孕第七、第八和第九個月時墮胎,她也沒有回答。
南衛理公會大學政治學教授馬修·威爾遜(Matthew Wilson)對《大紀元時報》表示:“我認為實質性的政策討論非常少。我認為這對選民來說是不幸的。”
辯論中,川普將哈里斯與拜登的政治遺產聯繫起來,這也許是他在辯論中最精彩的時刻。
“她一開始就說她要做這做那,她要做所有這些美妙的事情。為什麼她還沒有做到呢?” “她在那裡已經三年半了,他們用了三年半的時間來修復邊境,他們用了三年半的時間來創造就業機會和我們談論的所有事情。她為什麼還沒有做到呢?”
每次當川普把拜登的政治遺產歸咎於哈里斯時,她都會通過疏遠現任總統來反擊。
“你不是在與喬·拜登競爭,你是在與我競爭”,“顯然,我不是喬·拜登。當然也不是唐納德·川普。”
哈里斯說:“我為我們的國家提供了新的領導人,一個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人,一個對我們能做的事情充滿樂觀的人。” 然後她講述了她的計畫,即為創業者提供50,000美元的稅收抵免,為有新生兒的家庭提供6,000美元的稅收抵免,並為首次購房者提供25,000美元的首付補貼。
鑒於拜登的支持率較低,並且在退出競選之前民調中與川普的表現較差,因此與拜登保持距離似乎是哈里斯的一種競選策略。
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在辯論前告訴記者,“她今晚必須向美國人民證明,她不是喬·拜登。”
拜登退出競選後,哈里斯面臨著競選活動縮短的現實,她在競選前一天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了一些政策建議。到目前為止,她只接受了一次電視採訪,其中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為她不斷變化的立場辯護。
這場辯論對於澄清她的政策立場沒有多大幫助。
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維韋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對《大紀元時報》表示:“我認為媒體在後哈里斯時代競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在於,其焦點實際上儘可能地偏離了政策本身。”
相反,哈里斯向美國公眾介紹了自己,並首次向川普介紹了自己。這場辯論是他們第一次相遇。
哈里斯講述了她的中產階級成長經歷及其對她的政綱的影響,她將其描述為提升中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計畫。
“作為一名檢察官,我從來沒有問過受害者或證人,‘你是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 我唯一問過他們的問題是,‘你還好嗎?’ 而這正是我們現在需要的總統”,哈里斯說。
她將自己與川普進行了對比,提醒觀眾川普今年早些時候在曼哈頓因34項重罪被定罪。
川普回應說,他認為針對他的所有指控都是由於拜登將司法部武器化造成的。
辯論中關於外交政策的討論也很少。哈里斯指責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等極權主義獨裁者勾結。川普則反擊表示,如果他在任,俄羅斯和哈馬斯都不會入侵烏克蘭和以色列。
當被主持人問及是否希望烏克蘭戰勝俄羅斯時,川普表示,他希望結束這場充滿無謂殺戮的戰爭。他將戰爭的責任歸咎於拜登,稱拜登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處理方式助長了國際侵略者的氣焰。但兩位候選人都重申了對以色列的支持。
首場辯論之後,雙方候選人陣營都暗示在10月可能會有第二場辯論。
哈里斯競選主席Jen O’Malley Dillon表示,“在聚光燈下,美國人民看到了他們今年秋天在投票箱前將面臨的選擇:是支持卡馬拉·哈里斯,還是支持川普。這就是他們今晚看到的,也是他們應該在10月的第二場辯論中看到的。”
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維韋克·拉馬斯瓦米表示,“我認為更多的辯論是好事,對這個國家的人民也有好處。”
川普也在活動結束後在新聞發布室發表講話時表示,他會考慮進行第二場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