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選舉變天,誰是贏家? 她為什麼贏? 對歐洲意味著什麼?對美國和世界有什麼樣的影響?都是很深刻的問題。自媒體時評人方偉專門就意大利大選結果評述了歐洲政局與民意的潮流走向。
意大利大選保守派聯盟獲勝
意大利大選中,由梅洛尼領導的「意大利兄弟黨」、薩爾維尼領導的「聯盟黨」和貝盧斯柯尼領導的「意大利前進黨」組成的中右翼聯盟,初步統計獲得大約45%選票,領先其他黨派。「兄弟黨」獲得26%選票,45歲的喬治婭·梅洛尼將成為意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
「意大利兄弟黨」在2018年全國大選中僅獲得4%的選票。此次梅洛尼以「上帝、國家、家庭」為競選口號,對抗左派的所謂「覺醒意識形態」。
作為歐盟的第三大經濟體,隨著梅洛尼的獲勝,意大利將組成自二戰以來「最右」的聯合政府。
梅洛尼小傳
意大利大選贏家喬治婭·梅洛尼(Giorgia Meloni)是青年才俊,年45歲。她15歲從政,加入意大利社會運動黨的青年前線。意大利社會運動黨(MSI)是墨索里尼的支持者們在二戰之後搞出來的,帶有法西斯的一個意識形態,後來時移勢易,基本就與法西斯切割乾淨了。
喬治婭·梅洛尼一直都是黨的青年幹部,有點像團派。她非常熱衷於政治,高中畢業就從政。她做保姆、女招待、酒吧伺女等底層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政壇上漸露頭角,勝選後成為地方官員。2008年,年僅31歲的她成為意大利政府的青年部長,是意大利歷史上最年輕的部長。
同年,她因中共迫害西藏而呼籲意大利運動員一起抵制北京奧運會。
2012年,梅洛尼和另外兩人共同創辦了新黨「意大利兄弟黨」,兩年後成為黨主席。她的黨從2013年大選只拿到2%的選票,到2018年4.4%,到2022年的26%,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代表了意大利民意的變遷。
梅洛尼獲勝是歐洲民意清晰走向的又一次體現
方偉介紹梅洛尼的政治觀點說,左流媒體一般都說她是極右翼、法西斯,總之都是聽上去讓人覺得很不舒服的詞,但是如果你能夠透過這些媒體的有色眼鏡去分析梅洛尼,其實她就是正宗的保守派、傳統派,她和美國共和黨保守派在絕大多數問題上的立場是一樣的,比如反對墮胎、反對安樂死、不認同同性戀(LGBTQ)、反對非法移民湧入、注重國家認同、對歐盟本身的存在並不真心認同等等。姑且可以把她看作是意大利的共和黨。
對於梅洛尼的取勝不能單一去看,它是歐洲潮流大勢的一個體現,因為10天前,瑞典的右翼政黨才剛剛翻盤成功;在西班牙,與梅洛尼結盟的右翼民聲黨(Vox)聲勢也正水漲船高;而英國更加保守的保守派卓慧思(Liz Truss)則拿下了首相大位;以及我們要講到的匈牙利總理歐班在今年大選中大勝,這都代表著歐洲民意的一種清晰走向。
什麼走向呢?今天歐洲左右兩黨的爭執,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移民政策,更準確地說是針對來自中東的非法移民政策。今天歐洲在這個問題上的“政治正確”就是包容、接納和多元,提倡要有同情心,把這些難民收進來。但是隨著難民政策帶來的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安全上的嚴重後果,這個“政治正確”越來越不被選民們所接受了。
另一個就是激進派(progressive)的意識形態,主要是針對同性戀、同性婚姻還有家庭等方面。這在美國的左右之爭上還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經濟制度、稅務政策、能源政策等等,激進派的意識形態是第二戰場。但是在歐洲,基本上激進派意識形態和移民問題一起都是第一戰場。現在在歐洲,不認同同性戀的聲音越來越響,明確反對這些激進文化的政治人物和政黨在過去10年之內影響力也因此迅速上升。
歐盟眼中的“異類”:匈牙利的川普——總理歐爾班
方偉特別講述了匈牙利的總理歐爾班,他說,如果大家不深入去研究歐洲,新聞泛泛看看標題的話,大家會覺得這個匈牙利政府是一個很糟糕的政府。歐洲議會剛剛通過決議,說匈牙利政府反民主,而且歐盟正在考慮斷掉給匈牙利的經濟援助。
你如果去搜索關於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的新聞,谷歌告訴你的就是他越來越走向專制、扭曲選舉法、任人唯親、涉嫌貪腐、打擊新聞媒體。總之這個人肯定是一個壞人。但是我這樣花了一整晚,去看他的言論、他的盟友和他的對手對他的看法,就是透過表面去看本質的話,你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他的情形就像2016年媒體怎麼描繪川普一樣。
方偉介紹說,歐爾班有點像是匈牙利的川普,他比川普早6年上台,他的政策、觀念和川普以及現在美國共和黨保守派高度相像,都是強調基督信仰、家庭、傳統,還有國家。和川普不同的是,他在2010年當選總理之後,非常有膽量,用大刀闊斧的動作來守衛保守派的權力,把放縱派拒之門外。比如重新劃定選區,邀請保守派媒體結成聯盟,在學校課本裡把同性戀等內容刪掉。他這些動作違法了嗎?沒有。用一個白話的中文詞形容,就是“不跟你客氣”。
歐爾班還發明了一次詞,因為歐洲最流行的就是Liberal Democracy,翻成中文就是自由派的民主。歐爾班的說法是:我們匈牙利不搞這個,我們是Illiberal Democracy(不自由的民主)。當然他實際的意思是“不放縱的民主”,直接和歐洲流行的放縱派放懟。他這個做法很得民意,所以他從2010年以來,選舉連贏了四次,地位穩固。所以,自由派的歐洲議會或歐盟給他壓力,他不予理會,因為他的民意基礎在那兒擺著呢。
現在歐爾班和美國共和黨保守派溝通很多,等於是國際大串連。美國的保守派認為,我們得向匈牙利保守派學,這樣才能擊退放縱派,不能光有原則沒有辦法。而匈牙利保守派也邀請美國保守派到歐洲發展,CPAC今年就首次通過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在歐洲落腳。
方偉在這裡特別講了一個概念,就是現在左流媒體經常說這些新興力量是“新納粹”,“極端白人主義”之類。這個說法呢,既對又不對。對的地方是你追本溯源回溯幾十年,確實有它的來源,不對的是世異時移,早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就好比說日本安培晉三和自民黨,你硬說他是70年前的日本軍國主義一樣,其實人家已經不專制、不侵略70年了,你說的已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了。所以這些說法,更主要的是放縱派在給他們貼上個標籤,好進行打擊。但是你要真正認識一個黨、一個人、一股政治力量,你得去看他今天的政治主張的內容。
梅洛尼贏得大選意味著什麼?
首先,大概會改變意大利政府走馬燈一樣換人的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75年來,意大利平均一屆政府的壽命才一年兩個月。這個原因很特別,和意大利的文化傳統有關係。一般人加入一個黨,如果換黨跳槽是相當大的一個改變,但是意大利人這麼幹就是家常便飯。意大利黨派林立,他的議會的議席是用比例制分配的,也就是哪個黨贏了多少比例選票,就分給你多少議席(當然也有按地區分配的)。於是乎,大家就頻繁互相結盟、拆夥、再重組,總之搞出一個更能讓自己當選的法子出來。所以在意大利組黨、入黨、脫黨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2018年意大利大選,選出了935個議員,其中40%的議員已經跳過槽了。意大利有一個「五星黨」,就最近,因為對黨不滿,60個議員全部都跑掉重新組黨。因為總理是多數選出來的,這個多數一下變小了、變沒了,總理不就站不住了嗎?所以這些年來就是走馬燈一樣地換換換。這就是歐洲大陸第三代經濟體意大利政府的奇葩現象。
這位梅洛尼女士現在她的「意大利兄弟黨」和她結盟的「聯盟黨」占的議會席位超過了40%,所以,預計這一屆政府會比較穩。「聯盟黨」的主席居然說,我跟梅洛西結盟,她的總理壽命會長過5年。如果這樣,那真的很讓人驚訝,因為接近90%的總理都撐不到5年。
其次,當然意大利會收緊邊界,往保守方向走,具體就要看她的魄力如何了,因為要挑戰現存制度嘛,敢不敢做,敢做多少,這都要新總統梅洛尼走起來再看。
梅洛尼對中共非常不客氣,對台灣很客氣,起碼在當總統前。梅洛尼在大選前罕見表態,在Twitter上貼出了與臺灣駐意大利代表李新穎的合影,在推文中稱李新穎為大使,還表示“始終與那些相信自由和民主價值觀的人並肩作戰”。
她選前表示,當選後將限制中共在意大利與歐洲的擴張,無意再繼續形同擱置的「一帶一路」計劃。意大利是歐盟唯一和中共簽訂「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的國家,現在梅洛尼肯定不會再接這個球了。所以她的當選,肯定讓中共很頭痛。
當今世界存在兩種趨勢,認清實質方可清醒歸正
方偉總結說,當今世界,特別是西方世界,有一個很清晰地往文化馬克思主義、也叫漸進式共產主義道路上走的趨勢,一個破了產、無處不失敗的共產主義,重新被人加奶、加糖、包裝、上色,又成為一種能夠忽悠年輕人的新品牌迷幻藥。所以今天這個社會,好人有責任,老人有責任,要出力來教導年輕人,讓他們別再次落入陷阱,不然他們未來的世界就完了。
另一個趨勢就是漸進式共產主義得手之後,造成的經濟下滑、犯罪率上升、社會亂象,又讓人們無法接受而往回走,用西方話叫做鐘擺效應,用中國話叫物極必反,只不過它是本能的往回返,就是今天在歐洲匈牙利、英國、瑞典、意大利出現的情況。其實在法國、西班牙都有同樣的趨勢,只是還沒有返到取得政權。
不過這種回返,從老百姓那裡,還只是局限於本能地回返,覺得不舒服,好像此路不通,還沒有深刻認識到意識形態的高度之後理性清醒的往回返;這些保守派政黨,都不能把問題的實質抓到、說清,所以返回來之後又會再擺回去,這就是澳洲、加拿大再出現的反復。
這也是我們一直想努力的方向,就是揭示我們這個世界的真正的問題,《大紀元》幾年前就做了這個努力,出了一個系列的社論,其中《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很值得一讀,認真了解一下我們這個世界的深層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了解了,就會想要努力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