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日前披露,英工黨政府將會停止以公帑資助國內高等學府的 “孔子學院”,並完成相關檢視工作。報道引述英國會情報及安全委員會的消息,指“孔子學院”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控制,引導英國大學避免舉行辯論涉及臺灣及西藏等議題。
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報道,英國境內有30所受北京控制的 “孔子學院”,對言論和學術自由的影響引發關切。英國政府在國會2021-22年會期推出旨在保障大學院校言論自由的《高等教育(言論自由)法案》(Higher Education “Freedom of Speech”Bill),之後通過二讀,並於去年5月完成立法程序。
根據這一法案,英國高等教育獨立監管機構 “學生事務辦公室”(Office for Students, OfS)必須監控高等教育機構收受的海外資金,並評估相關資金是否可能侵害言論和學術自由。OfS有責任考慮到,高等教育機構言論和學術自由遭破壞的情況是否與外國資金有關。
時任國會 “中國研究小組”(China Research Group)共同主席的英國會外交委員會成員凱恩斯(Alicia Kearns)在接受英國傳媒訪問時表示,中國 “孔子學院”和中共政府關係密切,正在破壞英國中文教育的正當性。她批評北京政府把教育 “武器化”,影響英國大學,然而不少英國學者卻對此仍毫無警覺。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一份關於中國的報告中說:“孔子學院” 是中共政府的延伸,它以政治理由審查課程材料中的某些主題和觀點,並在招聘中考慮政治忠誠。
非營利組織 “英中透視”(UK-China Transparency, UKCT)去年4月曾發布研究報告,指出 “孔子學院” 召募教職員的標準常見歧視性要求,涵蓋性別、族裔和所謂的政治態度,並規定教職員在海外也得遵守中共法律和黨的命令、落實中國共產黨為確保教職員 “政治紀律” 而施行的 “請示報告制度”,這容易導致跨國鎮壓和長臂管轄,明顯違反英國法律。
根據UKCT取得的中方相關文件,部分中國大學院校甚至要求教職員在海外必須 “主動抵制” 任何足以傷害中共與其他國家展開友好合作的言行,並與中共大使館或領事館保持密切聯繫。
凱恩斯指出:“我們所做的只是為了維護言論自由,保持思想的自由。不幸的是,我們必須面對現實。而從我和大學的對話可見,大學被用作對付自己人民的工具,而我們卻不願面對這個現實。”
大陸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160個國家(地區),284家中方合作機構和1306家外方合作機構,共同建設着498所孔子學院和773所孔子課堂。
在英國境內約有30所孔子學院,除了在大學院校運作,部分也提供中小學華語教學資源,相關計畫受英國教育部支持。
在事實與壓力目前,英國前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曾承諾關閉英國境內的孔子學院,但結果由於今年7月大選工黨政府上台而未能在任內實行。
對此,上台後的工黨教育部發言人告訴《星期日電訊報》稱,英國境內的孔子學院必須 “依法透明地運營”。
據報道,工黨黨魁斯塔默(Keir Starmer)自就任英國首相以來一直拒絕稱中共為 “威脅”,但他啟動了一項新的重大國防審查,並對英中關係進行了單獨審計。
工黨政府發言人說:“英國與中國作為雙邊和全球行為體的關係的持續審計過程將提高英國理解和應對中國(中共)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的能力”。其指出,與任何在英國運營的國際機構一樣,“孔子學院” 需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透明地運營,並充分恪守我們開放和言論自由的價值觀。
該發言人稱:“教育部長也明確表示,我們永遠歡迎國際學生,但我們也清楚,移民問題需要謹慎管理。我們歡迎國際合作夥伴關係,包括與中國的合作夥伴關係,因為它們能為我們的大學增添豐富的學術成果”。
發言人表示,目前停止資助這些機構的工作現已完成,這意味着 “孔子學院” 不再接受英國政府的資助。
當被記者詢問所謂的停止資助何時開始執行,發言人的回答竟是:相關報導不盡準確,英國政府從未直接資助 “孔子學院”,而前任政府關於 “孔子學院” 的政策宣告主要意在澄清,“孔子學院” 未來也不會受到英國政府任何補助。至於 “孔子學院” 日後能否繼續在英國境內運作,目前尚無最後定案。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