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北約在印太區域影響力日增而令北京引以為憂之際,法國海軍預計於本月派遣航空母艦打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CSG),至印太地區執行關鍵的長程部署,名為 “克里蒙梭25”(Clemenceau 25)任務。航空母艦打擊群將會在日本和菲律賓進行歷史性的首次停靠,展示法國在該區正變得有可信度,也正在成為一個願意貢獻的太平洋國家。
據軍事媒體《海軍新聞》(Naval News)報導,法國海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 “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可望前進印太地區,該艦將在作戰艦、潛艦與補給艦的護衛下,預計於本月啟程赴印太地區。航空母艦打擊群還將會在日本和菲律賓進行歷史性的首次停靠。
法國海軍實力在世界上位於前列,擁有除美國之外的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還有數艘核潛艇等,具有一定的核打擊能力。其海軍實力排在美國、俄羅斯等強國之後,其作戰能力在歐洲地區也具有一定影響力。
“戴高樂號” 航母的滿載排水量約4萬2千噸,自2001年起服役迄今,雖比起英國皇家海軍的 “伊莉莎白女王級”、美國海軍“福特級”、“尼米茲級” 航艦都小了一號,但可搭載30至40架各式軍機,是法國海軍的核心。
報導說,“戴高樂號” 航艦打擊群將執行以 “克里蒙梭25”為代號的任務,將到印太地區執行長達數個月的長期部署,預計本月啟航,且可能與日本、澳洲、印度、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英國等國進行聯合演訓,藉此磨練法國與盟友的作業互通性。
《海軍新聞》指出,部署還在計畫中,但預計派出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也是法國現役唯一航空母艦戴高樂號遠赴印太地區進行長達數個月的任務。規劃航經東地中海、紅海、印度洋,最遠可能至太平洋海域。
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官員表示,雖然 “戴高樂號” 航艦編隊成員尚不明朗,但將包含 “地平線級” 驅逐艦、“阿基坦級” 巡防艦、核動力潛艦,防空護衛艦、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後勤支援艦、羅亞爾級離岸支援艦等;“戴高樂號” 的艦載機將包括2架E-2C預警機、24架飆風戰機與4架直升機;預計有3000名官兵參與這項任務,陣仗浩大。
官員透露,“阿基坦級” 歐洲多功能巡防艦(FREMM)“布列塔尼號”(Bretagne)在印太地區7個月的任務剛結束,法國本月預計再派遣航空母艦打擊群至該區部署,主要任務包括強化與盟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與科技運用。
另一位海軍軍官表示,法國海軍願意在務實範圍內儘可能到最遠的地方訓練。“長時間在印太地區投入世界頂尖的資產,展示法國在該區正變得有可信度,也正在成為一個願意貢獻的太平洋國家”。
據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正對西太平洋更多地點派出軍艦,強化其軍事存在。北約各國軍隊使用標準化裝備和戰術,讓他們得以共同密切合作,即軍事術語所謂的 “協同作戰能力“(interoperability)。
高階官員表示,他們目標是在太平洋推動更進一步合作,以及能在美國和其他盟邦的海軍戰鬥群進行輪替。
北約在此區域影響力日增而令中國引以為憂,此舉頗有加劇與北京緊張局勢的風險。
今年8月,加入此一部署的最新成員是意大利航空母艦 “卡富爾號”(ITS Cavour),這也是意大利首度對太平洋部署航艦。
“卡富爾號” 和意大利一艘巡防艦最近與美國航艦 “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在關島附近展開演習,隔天從 “卡富爾號” 升空的F-35匿蹤戰機、獵鷹II式攻擊機(AV-8B Harrier II)則進行擊落空中目標的訓練。
專家指出,歐洲國家海軍可能透過諸如為美國軍機提供額外平台、提升潛艦獵殺攻擊能力,或者協助進行補給任務等方式增援美軍。
北約成員國受到集體防衛機制保護,但這隻適用於在歐洲和北美受到攻擊的情況,因此他們的防禦互助在印太區域並無法律約束力。
幾乎沒有安全分析師預期,歐洲國家海軍會在任何太平洋衝突扮演第一線角色。但是他們在這個區域進行部署的頻率日增,正在打亂中(共)國的盤算。北京加快軍事活動節奏,包括派戰機和轟炸機靠近臺灣,並在南海與菲律賓發生衝突。
值此危機有一觸即發態勢之際,英國已明確表示,航艦 “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及其打擊群預定明年航抵太平洋。
英國2021年首次在印太區域部署航艦打擊群,沿途與印度、日本、韓國、澳洲等盟友夥伴舉行聯合演訓。當時打擊群活動的範圍橫跨東大西洋與太平洋,期間與超過40個國家進行外交和軍事交流。
英國海軍曾預告,規劃未來由性能及打擊能力更優越的31型(Type 31)巡防艦,接替 “河級” 巡邏艦執行印太區域常態部署任務。
2022年8月,英國政府在《國家海洋安全戰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Maritime Security)透露,擬在2030年以前展開31型巡防艦的印太常態部署。
其他計畫派遣軍艦赴印太區域的北約成員國,還包括德國和荷蘭。
德國聯邦國防軍總監察長布洛爾(Carsten Breuer)在一次受訪時說:“我認為,未來我們得越來越常來(印太區域),來到我們不再談協同作戰能力,而是談互換性(interchangeability)的地步。”
2022年北約首度在戰略概念提及中國,並指北京挑戰北約的 “利益、安全和價值”。北約過去就對抗北京抱持疑慮,但這個組織今年稱中國是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 “決定性推動者” 後,雙方緊張關係升級。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