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州共和黨眾議員邁克·特納(Mike Turner)表示,無論誰贏得總統大選,新政府都需要“加大力度”應對美國對手帶來的威脅。
眾議院情報常設委員會主席特納 10月30日在大西洋理事會的一次活動上表示,下一任總統必須確保美國的對手“看到美國會站出來並說,‘我們不僅會緩和局勢,而且會以有利於美國和我們盟友的方式解決這些衝突。’”
這位俄亥俄州共和黨人表示,“中共顯然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並補充說,俄羅斯、伊朗和朝鮮,這些新興的“邪惡軸心”是美國“最直接的威脅”。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卡拉瑪·哈里斯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對烏克蘭、以色列戰爭、以及中共問題持不同立場。關於中共國政權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人權記錄和臺灣問題,將繼續成為美中雙邊關係的關鍵問題。
特納強調了俄羅斯和中共國的聯盟,尤其是在2023年3月,他認為這是一個熱門話題,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習近平告訴俄羅斯總統普京,這兩個鄰國正在帶來“百年不遇”的變化。
特納表示,下一屆政府需要明白,中共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之間日益加強的防務合作“對美國和西方構成了直接威脅”。
“這不是小規模的領土衝突。它們不是地區衝突。這是一場更廣泛的衝突。弗拉基米爾·普京和習近平都承認了這一點”。
特納指出,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共國一直在“對其核武器進行現代化升級,並將其整體核武器能力提高兩倍”,並補充說,中共的軍事能力現在還包括反衛星系統和高超音速武器。
五角大樓和國防情報局表示,中共國目前擁有500多枚核彈頭,預計到2030年將擁有至少1,000枚。
今年7月,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史蒂芬·懷廷(Stephen Whiting)表示,中共在過去六年中將用於情報和軍事目的衛星數量增加了兩倍。
特納表示,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下一屆政府將需要投入資金,“對美國軍事系統進行延期維護和現代化改造,以便我們能夠與強大的競爭對手保持平衡”。
特納表示,接下來應該將注意力轉向美國國防工業基礎,因爲現在“其不足以形成威懾,無法生產出我們應對核威脅所需的產品”。
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7月份發布報告指出,美國國防工業基礎“無法滿足美國及其盟友和合作夥伴的設備、技術和彈藥需求”。
報告稱:“解決短缺問題需要增加投資、增強製造和開發能力、與盟友進行聯合生產,以及增強採購系統的靈活性。 ”
去年2月,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美國國防工業基礎尚未做好與中國在臺灣海峽發生衝突的準備。該報告根據其軍事演習指出,在中美可能爆發戰爭的頭三周內,美國將發射超過5,000枚遠程導彈,其中包括400枚托馬瓦克導彈。
特納被問及新政府是否應該放棄美國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策,這意味着美國對於如果臺灣受到攻擊時是否會出手保衛臺灣故意含糊其辭。
特納說:“我認為新政府不會、也不應該這麼做。”
中共視臺灣為叛亂省份,並希望將這個自治的、民主體制的島嶼納入其控制之下。
目前,華盛頓與台北還不是正式的外交夥伴,但美國一直是臺灣自衛的最大武器供應國。
去年,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J. Burns)表示,習近平已指示中共軍隊在2027年前做好準備入侵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