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在跌破 110 : 1 後,俄央行突然宣布暫停購買外匯,並從週四11月28日起停止外匯市場交易,以減少金融市場的波動。
外界對於俄羅斯金融系統崩潰早已有預期,西方國家的金融制裁與戰爭的龐大開銷終於讓莫斯科支撐不住。雖然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上任,並將強勢推動俄烏和談,但俄羅斯經濟與普京在國內的聲望,恐怕讓他支撐不到談判的到來。
俄羅斯盧布近幾年來因經濟狀況不佳,連續數年處於弱勢,到入侵烏克蘭時還出現急跌。不過由於初期戰事順利,盧布匯價快速上揚,持續了9個月的強勢,直到戰爭局勢逆轉,盧布隨之快速下跌。今年以來,受到川普競選行情看好,盧布略有回暖,但到8月以後再次下滑,貶值速度逐漸加快。
11月27日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一度大跌超過8.5%,跌破1美元兌110盧布。自上週四以來,盧布兌美元累計跌幅超過12%。俄羅斯央行在盤中宣布暫停售匯,28日起外匯市場停止交易至今年年底。俄羅斯央行表示,為減少金融市場波動,俄羅斯央行將在2025年初依當時經濟情況再行決定是否恢復外匯市場交易。
盧布崩跌的最大原因,是俄羅斯 21 日發射新型中程飛彈「榛樹」攻擊烏克蘭後,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50 多家俄羅斯中小型銀行、40 多家俄羅斯證券機構和 15 名俄羅斯金融官員實施極為嚴厲的製裁。
這些銀行在美資產被凍結,同時未來也無法再處理任何與美國金融體係有關的能源交易。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持續制裁俄羅斯金融機構。目前這批金融機構已是俄羅斯「碩果僅存」還在苦苦支撐的對外能源貿易平台。
而隨著這些金融機構被制裁,俄羅斯國際支付管道將更為狹窄,作為本幣的盧布自然而然遭受國際資本的拋棄而崩跌。
俄羅斯經濟部長表示,當前盧布貶值與經濟基本面無關。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盧布加速下跌主要因素有四:
1.美國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50多家俄羅斯中小銀行、40多家俄羅斯證券機構和15名俄羅斯金融官員實施制裁,打亂了石油天然氣貿易支付系統,造成外匯短缺;
2.長期的戰爭消耗與隨之而來的經濟制裁加劇經濟情勢惡化;
3.國內市場對俄烏戰爭升級的擔憂加劇,民眾對經濟信心崩塌;
4.盧布長期超發,已經無法支撐其貨幣體系運行。
在俄羅斯的中國商人對社交媒體表示,盧布27日跌到最低的官方匯價是1美元兌換114盧布,但莫斯科的黑市已飆到 1 : 400。過去一年來,在俄羅斯想換美元、歐元非常困難,所以黑市交易極為猖獗,官方外匯市場停止交易只是遲早的問題。這一切當然都與戰爭有關。
2022年2月俄烏戰爭開始後,俄羅斯曾出現「越打越有錢」的反常現象,俄央行加速印鈔來應對戰爭開支。但沒預料到戰爭已經打了近三年。
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Elvira Nabiullina)說,「俄羅斯經濟中幾乎所有可用資源都已耗盡。」這位讓俄羅斯在2012年進入世界貿組織(WTO)的央行女行長,她的丈夫是普京的智囊,她在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危機時俄國出現匯率、股市、債市暴跌的情況下拯救了俄羅斯經濟。
為應付俄烏戰爭支出,納比烏琳娜在外匯儲備被西方國家凍結的情況下將利率調升至20%,並對內外資企業強制結匯,歐洲購買能源強制以盧布結算,使得一度重挫的盧布匯率反轉回升。
對內納比烏琳娜再用大量補貼房貸的方式鼓勵年輕人買房,並以房地產來推動國內消費並拉抬股市。這種做法顯然是從中共那裡學到的「經驗」。同時,俄羅斯在遭到制裁時還通過印度進行石油轉口貿易來維持戰爭開支。
雖然如此,原本每年有5,000億盧布財政盈餘的俄羅斯,在開戰後的2022、2023年都出現超過3.2兆盧布的赤字。
2024年,俄羅斯國防開支估計會超過10兆盧布,經濟部門支出4萬億盧布,其中75%都是用於軍事,平均每天軍事費用高達380億盧布。其中很多是花在年輕人的生命上,俄羅斯研究機構指出,從開戰以來總共 8兆的陣亡撫恤金推算,俄軍總傷亡人數保守估計約55萬人,其中死亡約9萬人。而且這一部份還不是戰爭最大的開銷。
戰爭開銷巨大,俄羅斯央行被迫用發行國債與逆回購等方式來增加貨幣流量,甚至由財政部把海外被扣押的資產賣給央行,以此方式來增加貨幣發行。
據估計,戰爭兩年多,貨幣發行量增加了一倍,盧布因此持續貶值,為此央行連續8次加息,目前利率已調高至21%,但物價仍持續快速上漲。中國大陸專家估計,目前俄羅斯通脹率保守估計約為8.5%。最後,俄羅斯央行甚至祭出「戰爭稅」,調高個人與企業稅率來支持戰爭開支,整個經濟顯然已經接近崩潰邊緣。
以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狀況,很可能會在明年出現經濟體嚴重衰退與財政運作崩塌的災難,屆時就算川普推動俄烏和平談判,個人聲望岌岌可危的普京將很難有足夠的能力拉高姿態與和談條件。而面對艱難的談判,時間也不會站在俄羅斯一邊,那麼接下來很可能就是莫斯科權力核心如何處理普京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