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法國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重新開放進入倒計時。當地時間周一 (2日),巴黎聖母院發出公告,重新開放儀式將於12月7日星期六下午進行, 8號周日上午10:30,將會舉行第一場開門彌撒,8號周日下午6:30,將舉行對公眾開放的彌撒。為緩解重新開放的參觀人潮,周二(3日)推出免費線上預約系統。
綜合法媒報道,巴黎聖母院開放儀式計畫於12月7-8日舉行,屆時,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眾多官員以及聖母院修復的贊助人都會出席儀式。法國巴黎警察局局長洛朗·努涅斯(Laurent Nunez)表示,預計將有約50位國家元首出席儀式。
11月2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穿過大教堂巨大而精雕細琢的前門,參觀了重修後的巴黎聖母院。陪同他的還有他的妻子布麗吉特(Brigitte Macron)、巴黎大主教和其他人。馬克龍表示修復後的建築將帶來 “希望的震撼”。
馬克龍說,“我希望相信,重新開放的衝擊將與火災一樣強大。但這將是一場充滿希望的衝擊。”
他向聚集在大教堂內的數百名工人致辭,感謝他們為這座他稱之為 “世紀建築工地” 的建築物所做的努力。他說:“巴黎聖母院的大火是這個國家的傷口。而你們就是它的救星。”
法國著名哥德式建築地標巴黎聖母院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列名的世界遺產之一,過去每天平均接待近4萬名遊客。2019年4月15日,聖母院發生火災。大火迅速蔓延到整個建築,火焰吞噬了屋頂和橫樑。大教堂尖頂隨後倒塌。大火在一天後被撲滅。為修復教堂籌集了10億歐元。當時,法國總統說,聖母院將在5年內重建,但一些專家認為,大教堂的修復工程將持續10年以上。
即將就任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讚揚了法國領導人馬克龍為修復大教堂所做的工作。特朗普說,大教堂的開放日將 “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特別”。
川普在其 “社會真相” (TRUTH Social)社交媒體頁面上寫道,“我很榮幸地宣布,12月7日我將前往法國巴黎,出席宏偉而歷史悠久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開放儀式,這座教堂在五年前的一場毀滅性大火後已經完全修復”。
報道說,巴黎聖母院的開放儀式將於12月7日和8日舉行。12月7日的儀式將包括新祭壇的祝聖儀式,並伴有管風琴演奏。莊嚴的彌撒將持續八天,以便所有人都能參加。
聖母院在其網站上表示,進入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預約系統將從周二(3日)起開放。一開始,先為那些希望參加12月8日起彌撒活動的信徒開放;首批民眾可於下9日(下周一)入場。民眾可在欲參觀的前兩天、前一天或當天申請預約。
《巴黎人報》(Le Parisien)評論:“雖然巴黎聖母院是為了讓民眾擁有更舒適與更順暢的參觀體驗,而推出線上預約平台,但在全世界線上搶票的壓力下,系統在一開始應該會很飽和,情況可能會變得複雜。”
《巴黎人報》並搶先透露此應用程式名為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是由法國西邊城市南特(Nantes)附近的一間數碼代理公司Mazedia所開發,力求 “易於使用”、“大眾” 和 “高度人性化”,除預約功能外,也有分享巴黎聖母院的相關內容,例如建築與宗教導覽、活動儀式時刻表等實用資訊。
巴黎聖母院自12月16日起,恢復一般時間運作,開放時間為早上7時45分至傍晚7時。
據報道,五年內重建在火災中受損的這座12世紀的哥特式建築諾言終於兌現,令馬克龍深感自豪,準備把儀式舉辦成自己的 “高光時刻”,包括12月7日在大教堂內部重新開放巴黎聖母院的演講,和12月8日,聖母無原罪始胎日(Feast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在大教堂內做彌撒。
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強調:“巴黎聖母院是一個宗教建築物,不只是屬於法國的,也是屬於全世界的”,我們已經在那裡準備了幾個月的這項開幕儀式,這是至關重要的儀式,也是在充滿各種慶典的這一年,以其作為畫下年終句點的紀念活動(我們走過了諾曼底登陸80周年、奧運會、光復巴黎80周年等慶典活動)。
然而,馬克龍的這一計畫受到公眾嚴厲批評,媒體和宗教人士紛紛指責馬克龍觸犯政教分離的法律。
部分宗教界人士表示。在歷史上,這種情況從未發生過:從拿破崙到喬治·蓬皮杜,再到戴高樂,沒有哪個國家元首敢跨過大教堂大門,在裡面發表公開講話。
總統府愛麗舍宮方面最初回應承諾,總統的演說將是 “短暫的”,主要目的是 “感謝所有為拯救巴黎聖母院做出貢獻的人”,首先是私人捐助者。如果演講的過程 “還遠遠沒有結束”,那麼演說內容還應該回顧五年來,見證大教堂的修復轉變為技術、以及所涉及的人文和建築方面的壯舉。
11月13日,愛麗舍宮修改其立場地確認說:“馬克龍總統的演講將在廣場舉行。政教分離原則將受到所有人的尊重”。愛麗舍宮還指出:“這一切都在和諧進行。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