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候任總統川普12月5日提名政治盟友、前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戴維·珀杜(David Perdue)擔任美國駐中國大使。珀杜因長期關注台美安全合作議題,被中國智庫報告列為 “反中”人士,他2018年6月曾首度以聯邦參議員身份訪問臺灣,撰文警告中共的威脅,曾倡議美國應打造更強大海軍,以應對包括來自共產中國的外部威脅。
川普盟友、企業家和政治人物
川普在社交媒體「真相社交」上的貼文說:“作為財富500強的首席執行官,戴維擁有40年的國際商業生涯,並曾在美國參議院任職,他帶來寶貴的專業知識,以幫助我們建立與中國的關係。他曾在新加坡和香港生活過,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亞洲和中國工作。
“在美國參議院,他曾在軍事委員會任職,擔任有權力的海上力量小組委員會主席。他還曾在外交關係委員會任職,是唯一在這兩個委員會都擔任過職務的共和黨人。他將在實施我的戰略以維護該地區的和平以及與中國領導人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關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戴維一直是我忠實的支持者和朋友,我期待着在他的新職位上與他共事!”
來自喬治亞州、現年75歲的珀杜1972年喬治亞理工學院工業工程學士畢業,3年後獲得運籌學碩士。珀杜擔任企業高管40年,曾長居香港與新加坡。
2014年以政治素人之姿競選參議員的珀杜,競選主打經濟議題和減少美國聯邦赤字,那年他擊敗民主黨對手,當選代表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自2015年至2021年,珀杜擔任聯邦參議員,是唯一曾在參院軍事委員會、外交委員會皆任職過的共和黨人。2022年,他曾競選喬治亞州州長,但在共和黨初選中失利。
作為川普的盟友,珀杜支持他對2020年總統大選存在舞弊的不實指控。一個特別大陪審團曾建議因此起訴珀杜,但地區檢察官最終拒絕對他提出指控。當年共和黨籍總統川普敗給民主黨對手拜登,連任失敗。
川普在執政時掀起與中國的貿易戰,也已經提出將對中國產品祭出懲罰性關稅,以優先發展美國製造業。
在實施川普“維護區域和平的策略”上,川普認為珀杜是“忠實的支持者”,並在“與中國領導人維持富有成效的工作關係上,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美國現任駐中國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10月對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表示,美中競爭將持續“到下一個10年”。
如果川普的人事提名獲得參議院批准,珀杜將在管理中美兩大經濟體關係上扮演要角。
長期關注台灣議題,以聯邦參議員身份訪台
2018年6月為表示對台支持,珀杜臨時更改亞洲行程,首度以聯邦參議員身份訪台,就區域安全、兩岸情勢等議題交換意見。
珀杜拜會了時任總統蔡英文。他當時表示,美國一直相信世界應該維持和平,“我們看到在這個區域目前有許多問題”,美國一直以來都非常感謝臺灣對美國的支持以及在區域扮演的領導角色,也非常希望美國能在各方面提供更多協助。
台媒中央社說,臺灣的外交部當時表示,珀杜作為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長期關注台美安全合作議題,立場友台,曾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審議《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時投票支持通過法案,法案內容包含多項友台條文。
臺灣外交部說,珀杜堅定支持臺灣國際參與,曾於2015年連署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法案,並於2017年5月連署參議院致時任美國衛生部長普萊斯(Tom Price)的聯名函,力挺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
2020年,COVID-19(2019新狀病毒)疫情期間,臺灣提供 10萬片醫療口罩運抵喬治亞州時,珀杜通過推特(Twitter,現為 X平台)感謝臺灣的捐贈。
撰文警告共產中國威脅
珀杜2018年與其他共和黨參議員集體向美媒投書,呼籲“美國必須清醒”,制定長期計畫因應共產中國日益擴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他2019年對國防新聞(Defense News)說,“今天,我們的陸軍規模是二戰以來最小,海軍是一戰以來最小,而空軍則是有史以來最小且最老。同時,我們正面臨來自中國、北韓、俄羅斯和伊朗的複雜威脅”。
他提出,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對全球威懾、力量投射以及支持美國盟友至關重要。
今年9月,珀杜在《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撰寫長文,以《中國的新型戰爭:美國的自由取決於如何應對威脅》為題,警告美國正處於一場既非熱戰亦非冷戰的“新型戰爭”中,因為共產中國正發動涵蓋經濟、科技、軍事和文化等領域的“超限戰”,最終目的是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權。
珀杜說,當今的世界處於他畢生所見最危險的時刻,這場新戰爭攸關存亡,甚至可能不開一槍就取得勝利,將決定自由世界是否能真正維持自由。
他提及在參院軍事委員會和外交委員會,他親眼目睹了共產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他曾與中共高層官員及印太地區多國領袖互動,發現中共堅信中國應該恢復作為全球霸權的歷史地位,並將世界“轉變為馬克思主義的世界”。
珀杜指出,中共企圖以“零和遊戲”的思維追求全球霸權,企圖取代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和民主制度,包括藉由“中國製造2025”計畫主導關鍵技術行業、利用“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全球影響力。
他提及,中共政府在經濟上利用竊取技術、國家補貼和不公平貿易優勢,對美國企業構成挑戰;在軍事上正在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並極力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對國際安全造成威脅;在社會影響方面,它輸出芬太尼原料,引發美國公眾健康危機,且滲透美國教育和媒體。
他說,在川普首次執政前,美國對中國採取“接觸策略”,希望通過經濟合作促進中國自由化,結果卻是讓中共利用西方市場和技術實現自身的霸權目標。
珀杜建議,美國應對中共實施科技出口限制,加強與盟國的軍事合作,並提升國內技術創新能力,制定長期戰略,以應對中共挑戰。
美中關係將面對很多棘手議題
候任總統川普提名的其他官員們不乏對中鷹派,包括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獲提名為國務卿,顯示川普對共產中國的強硬政策可能擴及貿易以外的領域。
川普第二任期的美中關係,預料將比第一任期面臨更多挑戰。川普已表示,明年1月20日就職後,就將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商品加征35%的關稅,以迫使中國遏阻芬太尼原料出口。
珀杜若獲得參院通過,除了要處理美中經濟上的緊張關係,還將面對其他棘手議題。
華盛頓與北京在許多方面長期存在嚴重分歧,包括臺灣問題、中共在俄烏戰爭中對俄羅斯的支持、人權議題、科技問題,甚至有可能還面臨新冠病毒造成全球大流行的中共責任問題。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上月與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表示,北京“已準備好與新的美國政府合作”。但習近平也警告稱,中美關係的穩定不僅對兩國至關重要,還關乎“人類的未來與命運”。
川普政府將在明年1月20日就任。駐中國大使的職位需要獲得聯邦參議院的確認。
(文章參考了美國之音和法廣的報導)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