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將於明年1月20日上任,同時共和黨屆時將掌握國會參眾兩院,預期川普政府短期內就會陸續扭轉拜登政府時期的諸多政策。
綜合外媒報導,川普政府將翻轉的政策項目大致包括:
驅逐非法移民、終止“出生公民權”
川普的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上周告訴福克斯新聞(Fox News),眾所周知川普會簽署行政命令確保南部邊境安全,「我們知道他上任第一天就會展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非法移民驅逐」。
川普還可能恢復他過去實施過的一項政策,即要求尋求庇護者在走程序期間待在墨西哥等候。川普第一任時有大約 7萬名尋求庇護者被送回墨西哥等候審查。
川普還允諾終止在美國土地出生即取得公民權這項已有150年的政策原則,但要如何落實尚不清楚。川普雖已承諾會頒行政命令,然而在美出生即享有公民權受美國憲法保障,這意味著川普恐經歷法律挑戰,或屆時只能針對特定情況。
退出巴黎協定、翻轉拜登氣候政策
川普在第一任就職不滿6個月時就履行競選承諾,率美國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拜登2020年競選期間把重返巴黎協定列優先政策,他上任後美國也返回了該協定。
媒體披露,川普政權交接團隊正在準備行政命令,以便川普明年1月上任後再次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退出後也意味美國不再有義務實現所設的減排目標。
其他一些相關事項還包括把生產石油、天然氣開採列為優先。川普還批評拜登政府擴大風電與增產電動車等計畫,這些也都恐淪為川普上台後先被砍掉的目標。
川普已矢言廢掉「降低通膨法」(IRA)這條拜登引以為傲的氣候政策。IRA 最初意在通過增加約4000億美元新支出、減稅激勵等,加速美國朝綠能經濟轉型。
川普已表示要把一些尚未支出的 IRA 經費收回,包含協助產業降低碳排的費用與購買電動車的優惠,不過 IRA 裡的太陽能獎勵措施應能排除在外。
減少援烏並力促俄烏停火
CNBC報導,川普22日透露俄羅斯總統普京已表達就烏克蘭戰爭舉行會面的意願,「普京總統說他希望盡快與我會面。所以我們必須拭目以待,我們必須結束這場戰爭,因為這實在太糟、太糟了。」
川普曾在競選期間曾表示,如果當選,能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稍早他也批評拜登突然放行烏克蘭以美援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最近川普還表示一上任,烏克蘭拿到的軍援恐會比之前少。
重創LGBTQ+族群要求的權益
川普第一任期間禁止跨性人士任職軍中,此次回歸,川普已放言要對 LGBTQ+(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等)的所謂權益再下重手。
川普已明確,他會下令所有聯邦機構終止「助長各年齡層尋求變性」的各種項目、砍掉醫院這類攸關跨性的照顧經費、推動制定聯邦法律,規定政府在法律上不承認跨性別者,並廢除聯邦一些對 LGBTQ+的所謂平權政策。
川普22日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Phoenix)一場造勢大會上矢言,上任首日就要終結「跨性別精神錯亂」,承諾「不讓男性參加女子運動」,強調美國政府的官方政策「將只有兩種性別:男性和女性」。
他說:「我將簽行政命令,終結兒童生殖器殘割、將跨性別者逐出軍隊和我們的中、小學。」
恢復禁止 Title X 的墮胎服務
川普已表明要撤銷拜登對 Title X 所做的修訂。Title X 是美國唯一由聯邦資助的全國性計畫生育項目,長年向負擔不起避孕、沒有門路取得避孕者提供免費和低成本的避孕諮詢和配藥。
2019年川普第一任期間實施新規,禁止所有 Title X 衛照網絡中的醫療服務單位向患者提供墮胎相關服務,縱使患者主動提出相關問題也一樣,實質剝奪計劃生育協會等各類提供墮胎機構的數千萬美元資金。
拜登政府上台後廢掉了川普政府的這項規定,如今隨川普回歸,預料將再重新改回。
撤銷拜登的槍械相關法規
拜登任內促成通過美國30年來第一個重大的聯邦槍械安全法規,如今力倡槍械控管人士擔憂相關政策恐在川普上台及共和黨重掌參眾兩院後被撤銷。
支持控槍團體預期,川普上台會很快關掉2023年所建、由副總統賀錦麗督導的白宮防範槍械暴力辦公室(White House Office of Gun Violence Prevention),削弱原本拜登擴大對購槍者背景調查所做努力,並提名挺槍人士出任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局長
TikTok
川普22日表示,他贊成讓熱門短影音平台 TikTok 至少繼續在美國營運一段時間,強調總統選戰期間,他從這個社群媒體平台得到數以十億計瀏覽。
美國國會今年4月以國家安全疑慮為由,通過立法要 TikTok 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售出,否則 TikTok 將在美國被禁。禁令將於明年1月19日生效,但具體如何實施尚不清楚,這成為接手的川普政府的另一大看點。
美國恐將退出世衛
英國《金融時報》披露,川普政權交接團隊正推動在新政府上任首日,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有專家認為,此舉將使世衛失去其最大的資金來源,削弱世衛因應像COVID-19等公衛危機的能力。
也有專家擔心,假如美國退出世衛,中國勢必趁機發揮更多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