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將於周四在白宮接待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 )。這將是自上個月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兩位領導人的首次會晤。
2月13日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告訴記者,談判將涉及國防、貿易、能源、基礎設施和區域夥伴關係等議題。
這位官員表示,“我們設想建立更強大的防務夥伴關係。我們有能力利用美國的能源銷售為印度經濟提供動力。”
抵達華府後,莫迪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表示(鏈接):「期待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並在印美『全面全球戰略夥伴關係』(Comprehensive 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的基礎上繼續前進。」
他表示:「我們兩國將繼續密切合作,為我們的人民謀福祉,為我們的星球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隨後,他先與華盛頓特區的印度僑民會面,並與美國新任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會面,恭喜她的提名獲得參議院確認。
由於川普政府準備對包括印度在內的許多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措施,貿易預計將成為討論的關鍵話題。
預計川普將在會晤期間敦促印度購買更多美國商品。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印度和新興亞洲經濟主席理查德•羅索(Richard Russo)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國對印度的商品貿易逆差確實是2比1。”
“印度的貿易壁壘相對較高,在莫迪政府第一任期內顯著提高。然而,印度也面臨著類似但更大的改善自身製造業的壓力。”
這位高級官員表示,發展促進半導體生產和提高供應鏈彈性的技術夥伴關係是川普政府的首要任務,以確保“關鍵供應鏈和技術不會被武器化”。
預計今年將簽署一項雙邊貿易協定,其中包括新的國防採購,以加強印度的國家安全,同時幫助平衡美國的貿易逆差。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努力,領導人將加強四方夥伴關係(包括美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以“建立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穩定與和平”。
印度擬購買美國天然氣與國防設備
印度是世界主要的LNG進口國之一,與美國的能源合作意義重大。購買美國國防裝備不僅有助於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也能提升印度的國防能力。
報導稱,美印的天然氣交易可能涉及切尼爾能源(Cheniere Energy),隨著美國頁岩天然氣產業的發展,切尼爾能源已成為美國對外輸出的主要LNG供應商之一。
消息人士表示,印度也希望購買更多國防設備,包括軍用車輛、噴氣發動機等,並與美國在印度洋展開更多聯合軍事演習,以因應中共在該地區構成的長期威脅。
印度官員也在考慮其它貿易方案,包括可能就美國對印度農產品出口達成協議,並在核能投資方面尋求合作,同時在至少十幾個行業(包括電子產品、醫療和外科手術設備以及化工產品等)推動降低關稅。
在華盛頓期間,莫迪還將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以及川普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會面。
莫迪將與馬斯克會談 討論星鏈、AI與特斯拉
莫迪還將與馬斯克(Elon Musk)進行單獨會談。討論的議題包括AI政策、星鏈(Starlink)在印度的擴展,以及特斯拉在印度建廠的可能性。
在科技方面,莫迪及其團隊還將重申對購買美國高性能圖形處理器(GPU)的興趣,並希望避免川普政府未來可能實施的出口管制。
就在最近一次訪問孟買時,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有意與印度的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合作,進一步推動印度的AI發展。
這不是莫迪與馬斯克的首度會面。
在2023年,莫迪對華府進行國事訪問之前,他曾在紐約與馬斯克會晤。當時,馬斯克希望印度能降低電動車的進口關稅,莫迪則敦促特斯拉在印度建立生產基地。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僅次於中國和美國),潛力巨大。儘管特斯拉尚未公開在印度建廠的計劃,但這場會談已促成了印度政府對電動車產業政策的調整。
印度已成為美國科技企業的重要增長市場。蘋果、Meta、微軟、谷歌和亞馬遜等公司都承諾向印度投資數十億美元,以推動該國經濟成長,並開發印度的新興中產階級市場。
據分析師估計,蘋果目前在印度生產的iPhone,占總生產比例約10%至15%。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曾暗示,該公司可能將更多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蘋果2023年在印度開設了幾家零售店。
對莫迪來說,此行也是為印度私營部門爭取投資與合作的機會。
印度與歐洲國家以及世界其他國家保持的外交關係也可能有利於通過談判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
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元素儲量之一,為美國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提供了寶貴機會。
白宮官員稱,通過美印夥伴關係來對抗共產中國是“我們國家安全重點和方針的核心部分”,其中涉及一系列經濟和地緣政治因素。他稱美印關係是“ 21世紀最關鍵的雙邊關係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
自1月20日就職以來,川普已經接待了一系列世界領導人,莫迪將成為第四位訪問白宮的外國首腦。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