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2月24日屆滿三周年。聯合國大會當天先通過了兩項決議案,隨後安理會又通過了一項俄烏決議。這是俄烏戰爭爆發後,安理會首次通過烏克蘭衝突相關的決議。
這項美國提出的決議草案的案文極為簡短,案文寫道:「哀悼整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衝突期間的悲慘生命損失,重申《聯合國憲章》所表達的聯合國主要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和平解決爭端,呼籲迅速結束衝突,並進一步敦促烏克蘭和俄羅斯聯邦之間達成持久和平。」
這項簡短的決議反映了川普總統上任後對烏克蘭政策的翻轉,他對俄羅斯採取了更為和解的立場。相比之下,拜登政府一直積極支持烏克蘭,並在聯合國推動相關決議。烏克蘭與美國的歐洲盟友對川普政府的立場轉變感到不安,擔心自己可能被排除在和平談判之外。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瓦西里‧內本齊亞(Vassily Nebenzia)承認,美國對戰爭的立場產生了「建設性變化」,他表示:「這項決議雖不完美,但卻是邁向和平解決的重要起點。」
聯合國安理會由15個成員國組成,決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然而,由於俄羅斯擁有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過去三年來所有試圖譴責俄羅斯的決議均遭否決。
聯合國大會由193個成員國組成,其決議雖無法律約束力,卻反映了國際社會的主流態度。俄烏戰爭爆發後,聯合國大會多次表態支持烏克蘭的主權與領土完整,並呼籲根據《聯合國憲章》達成公正、持久與全面的和平。
安理會以10票贊成通過了這項美國提出的決議案,法國、英國、丹麥、希臘和斯洛文尼亞選擇棄權。俄羅斯在嘗試修改決議未果並否決歐洲國家支持烏克蘭的提案後,最終投下了贊成票。
美國代理聯合國大使多蘿西‧謝伊(Dorothy Shea)表示:「這項決議為和平鋪平了道路。這只是第一步,但卻是關鍵的一步——我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現在,我們必須利用這個機會,為烏克蘭、俄羅斯和國際社會建立一個和平的未來。」
英法堅定支持烏克蘭
這次安理會通過的決議,是三年來首次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共識,但它的措辭中立,沒有直接譴責俄羅斯。英國與法國代表,雖然沒有動用否決權推翻決議,但也表達了他們明確譴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立場。
英國駐聯合國大使芭芭拉‧伍德沃德(Barbara Woodward)表示,烏克蘭的和談條件很重要,必須發出明確訊息:「侵略不應帶來回報。」
伍德沃德說:「這就是為什麼安理會在提及這場戰爭時,不能將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同看待。如果我們要找到一條通往可持續和平的道路,就必須對戰爭的起源保持清晰的立場。」
法國駐聯合國大使尼古拉‧德‧里維耶(Nicolas de Riviere)則表示:「法國堅定支持烏克蘭和平,但我們要求的是全面、公正與持久的和平,絕非讓受害者屈服。」
聯合國大會通過兩項俄烏決議 美歐立場分歧
早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兩項決議,其中一項由烏克蘭和歐洲國家起草,提出包括俄羅斯撤軍、實踐全方位永久和平、俄國承擔戰爭罪責等長達3頁訴求的決議文。最終大會以93票同意、18票反對、65票棄權通過。投下反對票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美國、以色列與匈牙利等。
美國代表提出另一項措辭中立的決議案,但法國等歐洲國家在討論時加入了俄羅斯是侵略者的明確表述,並強調聯合國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希望恢復戰前邊界。最終,美國選擇棄權。該決議以93票贊成,8票反對,73票棄權通過。
在表決前,烏克蘭外長瑪麗安娜‧貝莎(Mariana Betsa)對大會說:「這是關於任何國家生存、選擇自己的道路和免受侵略的基本權利。」
美國代表謝伊指出,決議無法止戰,戰爭拖太久太殘酷,導致烏克蘭與俄羅斯人民付出高昂代價。
為討論如何終結俄烏戰爭,川普週一(24日)在白宮會見了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隨後川普還將於週四(27日)會見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