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3月1號在白宮與川普不歡而散之後,美國與歐洲的裂痕越來越表面化。
據英國《英國國防期刊》報道,挪威最大的海洋燃料供應商之一Haltbakk Bunkers公司3月1號發布聲明表示,今後將不再為美國海軍艦艇提供燃料,理由是對美國的烏克蘭政策感到不滿。美國核潛艇弗吉尼亞號(USS Virginia)當時正在挪威海岸附近,因為該公司拒絕加油而被迫返航。外界認為,這種情況在北約盟國間極為罕見,可能進一步加劇美國與其歐洲夥伴的緊張關係。
另據彭博社報道,有超過六名西方官員在受訪中承認,自二戰結束以來,歐洲和美國彼此的信任和共同價值觀已不復存在。
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都將這一時刻描述為歐洲大陸的世代挑戰。2月16日舉行的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閉幕式上,會議主席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在發言時哽咽表示:「萬斯發言後,我們不得不擔心,我們的共同價值基礎已不再那麼穩固。」這一歷史性的一刻,標誌着美歐關係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裂痕。
著名時評人江峰認為,澤連斯基和川普鬧翻,很大程度上,歐盟是藉助澤連斯基之口,發泄對美國現行戰略的不滿,他說:
我大膽猜測,澤連斯基的憤怒,很大程度上成了歐盟對美國現行政策不滿的代言人,對萬斯在慕尼黑會議上對歐洲的抨擊,歐洲領導人不願意也不敢當面反駁,卻讓這位現在最能牽動川普戰略布局的烏克蘭總統,讓他來發作。
3月1號澤連斯基與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舉行會談。英國和烏克蘭還簽署了1項價值28.4億美元的貸款協議,這筆巨款將利用俄羅斯主權資產的固定收益來償還。
澤連斯基的意思是:從美國損失的援助,希望歐洲能補上。但美歐出現裂痕,歐洲是否真能成為澤連斯基的主要後盾?外界還普遍存疑。
著名自媒體人文昭在X平台發文說,澤連斯基很快就會知道歐洲「堅定支持」的含金量。文昭在「堅定支持」這四個字上打了引號。
文昭表示,歐洲大國長期忽視陸軍,英國陸軍的規模只有80000人,德國陸軍常備軍只有62,000人,而且歐洲統一的軍事戰略,完全不適合於面對一場大規模的陸地戰爭,僅限於打擊極端主義和海盜。
文昭指出,歐洲還有另外一個大硬傷,那就是沒有在軍事上能起領導作用的大國,分散不足的力量也難以整合起來,這讓歐洲難以有一個國家有足夠實力發號施令,把軍工生產份額分配給各國。
另外,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 Fico)3月1號宣布,斯洛伐克不會在財政或軍事上支持烏克蘭繼續與俄羅斯的戰爭,同時呼籲立即停火,並表示烏克蘭無法在這場衝突中獲勝。
美國和歐洲,誰能在俄烏戰爭中發揮最關鍵的作用,澤連斯基心裡是有桿秤的。
澤連斯基雖然和普在白宮爆發口角,但他2號又發文重申,烏克蘭已準備好簽署礦產協議,並表示「可以理解」華府可能正尋求和普京對話。這是澤連斯基在礦產協議立場上又出現的一次反覆。
觀眾朋友,您認為澤連斯基最終會簽署這個礦產協議嗎?歡迎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