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烏克蘭同意停火30天,美恢復軍援,歐洲領袖力挺。烏無人機本年度大規模襲擊莫斯科。雙方已交戰244次,俄鋼鐵洪流受阻。馮德萊恩稱普京不可信,歐洲當自強。波蘭一天半籌集30萬美元為烏克蘭提供裝甲裝甲撤離車輛。
烏克蘭同意停火30天 美恢復軍援 歐洲領袖力挺 烏無人機本年度大規模襲擊莫斯科
烏克蘭同意美國提出的為期30天的停火以抵抗俄羅斯的入侵,美國隨即表示將立即解除暫停軍事援助的政策。
3月11日,在吉達舉行的長達9個小時的會談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果。
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稱:“烏克蘭表示願意接受美國的建議,立即實行為期30天的臨時停火,經雙方同意可以延長停火期限,但須經俄羅斯聯邦接受並同時執行。”
聲明還補充道:“美國將向俄羅斯傳達,俄羅斯的互惠是實現和平的關鍵。”
川普表示,與俄羅斯的會晤將於3月11日晚些時候或次日舉行。
川普補充說,他將再次邀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白宮,因為“我們希望結束烏克蘭戰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3月11日晚間在視頻講話中表示,美方建議規定烏俄戰爭全面停火,這一要求高於烏方在吉達會談中提出的海空停火建議。
“美方理解我們的論點,接受我們的建議,我要感謝川普總統為我們團隊之間的建設性對話所做的努力。 “而今天在談話中,美方提出立即採取第一步,爭取實現30天的全面停火,不僅是關於導彈、無人機和炸彈,不僅在黑海,而且在整個前線。”澤連斯基指出。
澤連斯基認為,現在“美國必須說服俄羅斯這樣做”。
澤連斯基強調說:“也就是說,我們同意,如果俄羅斯同意,那麼沉默在那一刻就起作用了。”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3月11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根據美烏吉達會談結果,決定立即恢復對烏克蘭的軍事和情報援助。
他說:“總統決定立即解除對烏克蘭援助以及未來安全援助的暫停。”
沃爾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補充說,這些武器是PDA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下,武器直接從美國庫存中提供)。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與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一起出席了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會談,他說,停火計畫把主動權放在了俄羅斯的手中。
“我們會告訴他們這就是談判的方案,”他談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政府時說道。“烏克蘭已準備好停止交火併開始談判。現在就看他們說是還是不是了。”
俄羅斯官員一再表示,他們希望達成全面和平協議,而不是停火或其他臨時安排。
美烏聯合聲明稱:“代表團還討論了人道主義救援努力作為和平進程的一部分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上述停火期間,包括交換戰俘、釋放平民被拘留者以及遣返被強制轉移的烏克蘭兒童。”
此外,烏克蘭與美國同意儘快達成關於聯合開發烏克蘭關鍵礦產和其他資源的協議。
該協議原本預計於2月28日在白宮會議上籤署,但澤連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爭論後提前離開,導致協議陷入僵局。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 “我們歡迎今天從吉達傳來的有關美烏會談的消息,包括停火協議的提議以及恢復美國情報共享和安全援助。這是一個積極的發展,可以成為烏克蘭邁向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一步。現在球在俄羅斯手中。”
馮德萊恩在X平台上寫道:“歐盟準備與其合作夥伴在即將舉行的和平談判中充分發揮其作用。”
波蘭總理圖斯克說:“看來美國和烏克蘭已經朝着和平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歐洲已準備好幫助實現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英國首相斯塔默祝賀美國和烏克蘭領導人川普與澤連斯基在和平解決俄烏戰爭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
斯塔默說,“俄羅斯現在必須同意停火併停止敵對行動”。他補充說,他將於3月15日召集世界各國領導人討論下一步措施。
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赫布斯特在聯合聲明發表前表示,恢復情報合作對基輔來說應該被視為一個積極結果。
他還表示,未來談判的順序至關重要。儘管早日停火可能是未來和平進程的關鍵部分,但他強調,重要的是,在此之後要採取進一步措施,以達成持久的和平協議,例如繼續向烏克蘭運送軍火、可能設立非軍事區,以及讓歐洲國家發揮更大作用,包括部署維和部隊。
“這些都是我們認真考慮過的想法,”赫布斯特說。“這可能不是一個公正的和平,因為公正的和平不會讓烏克蘭割讓領土,但它仍可能是一個持久的和平,讓俄羅斯很難再次發動侵略。”
當烏克蘭和美國官員在沙特阿拉伯會晤時,人們的注意力也轉向了另外兩個將決定戰爭如何結束的參與者:俄羅斯和基輔的歐洲盟友。
3月11日,來自30多個國家的高級軍事官員在巴黎舉行會議,討論在烏克蘭建立國際安全部隊的問題。
英國和法國正在考慮組建這支部隊。其目的是安撫烏克蘭,並在停火後阻止俄羅斯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這支部隊可能包括重型武器和武器儲備,可以在幾小時或幾天內迅速運往烏克蘭,以協助烏克蘭的防禦。
俄羅斯迄今表示反對作為協議的一部分接受歐洲軍隊進入烏克蘭。
克里姆林宮還表示,作為和平進程的一部分,希望西方解除對其經濟的制裁。
法國前外交官、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分析師瑪麗·杜穆蘭表示,當吉達會談塵埃落定時,這將為歐洲各國政府提供一些籌碼。
她說,歐洲各國政府仍懷疑俄羅斯是否願意做出任何讓步,並懷疑歐洲是否可以利用其向烏克蘭提供的安全保障以及解除歐盟對俄羅斯制裁的可能性,來影響莫斯科和華盛頓的討論。
杜穆林告訴自由歐洲電台:“這讓烏克蘭在談判桌上多了幾張牌。這可以讓烏克蘭有空間來判斷提供給他們的協議是否足夠好。”
3月11日在吉達舉行的會談是在烏克蘭大規模無人機襲擊莫斯科地區和俄羅斯其他省份之後舉行的,襲擊發生在夜間,造成3人死亡,另外還有14人受傷。
俄羅斯國防部稱,夜間,防空部隊據稱攔截並摧毀了337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91架位於莫斯科州境內,126架位於庫爾斯克州境內。莫斯科多座機場的航運被叫停或暫時受限。
俄國防部的聲明稱,此次無人機襲擊覆蓋了俄羅斯的十個地區,包括與烏克蘭接壤的別爾哥羅德、布良斯克和沃羅涅日,以及俄羅斯腹地的多個地區。這次襲擊被稱為 2025 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襲擊。
烏總參3月11日報告稱,3月11日凌晨,烏克蘭軍事人員對俄羅斯境內目標進行了一系列襲擊。
據報道,烏克蘭武裝部隊無人系統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烏克蘭安全局、中央情報局以及國防軍其他部門參加了此次行動。他們襲擊了“俄羅斯聯邦參與支持武裝侵略烏克蘭的一系列戰略設施”。
報告稱:“特別是莫斯科煉油廠的生產設備遭到襲擊,該廠每年可加工1100萬噸石油,滿足莫斯科市40%至50%的柴油和汽油需求。”
軍事博主MilitaryNewsUA發布視頻稱,一架烏克蘭神風特攻隊無人機襲擊了莫斯科州謝爾普霍夫的奧卡中心石油庫。
俄羅斯舍別基諾企業 ZAO“Kraski”在早晨無人機襲擊後發生火災。
此外,烏總參稱,俄羅斯聯邦奧廖爾州“鋼馬”線性生產控制站區域內記錄到爆炸事件。該站負責控制德魯日巴輸油管道的工藝流程,是向列寧格勒地區烏斯季盧加海港碼頭供油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參謀部援引公開來源的數據稱,“由於俄羅斯侵略者的防空行動,一些民用基礎設施遭到破壞”。
該指揮部還補充說,烏軍掌握有關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略設施的詳細信息,“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準則,並採取措施儘可能保護平民”。
俄烏戰爭第1110天戰地日誌:雙方已交戰244次 俄鋼鐵洪流受阻
烏總參3月11日晚間發布的每日戰報稱,截至當晚10點,雙方已經發生244起戰鬥衝突。
烏總參的戰報稱,“在哈爾科夫方向,敵軍自當天開始對赫利博克、沃夫昌斯克、科扎恰洛潘、霍普蒂夫卡、韋特里納爾內等定居點方向進行了6次進攻。”
“在庫皮揚斯克方向,侵略者在諾瓦克魯格利亞基夫卡、彼得羅巴甫利夫卡、庫切里夫卡、博胡斯拉夫卡和扎格雷佐夫地區發動了進攻行動,烏克蘭守軍阻止了敵人的13次進攻。”
“在萊曼斯基方向,俄羅斯侵略者31次襲擊了切爾內希納、赫列基夫卡、卡捷琳尼夫卡、亞姆波利夫卡、新哈伊利夫卡、諾韋和澤列納多利納等定居點方向的國防軍陣地。4起衝突仍在繼續。”
“在西韋爾斯基方向,我軍守軍在比洛戈里夫卡和韋爾赫尼奧卡緬斯克定居點附近擊退了佔領軍的6次進攻。”
“在克拉馬托爾斯克方向,敵人猛攻了邁斯克、恰西夫亞爾和斯圖波奇基附近的我軍守軍陣地。國防軍擊退了侵略者的14次進攻。”
“俄軍曾32次猛攻托列茨克方向比拉霍拉、迪利耶夫卡、達奇內、德魯日巴、庫爾久米夫卡和托列茨克地區的烏克蘭部隊陣地。一場衝突仍在繼續。”
“在波克羅夫斯基方向,從這一天開始,敵人進攻了沃迪亞內·德魯格、普羅明、利斯夫卡、諾沃克蘭卡、澤列涅、茲維羅沃、列昂托維奇、謝爾希夫卡、烏達奇內、諾沃列克桑德里夫卡、納迪夫卡、普列奧布拉任卡、博格丹尼夫卡、奧列克西夫卡、舍甫琴科、科特利亞里夫卡和安德烈夫卡等定居點地區。我軍防禦部隊阻止了敵人54次進攻,目前還有9次衝突正在進行。”
“在諾沃帕夫利夫斯克方向,敵人16次試圖突破我軍在康斯坦丁諾波爾、普里維爾內、斯庫德內、維爾內波爾和布爾拉茨基地區的防禦。目前有4起衝突正在進行。”
“在胡利艾皮爾方向,在澤萊涅波爾、新西爾卡、新皮爾等定居點地區與敵人發生了15次衝突。目前已有7起衝突正在發生。”
“在奧里希夫方向,敵人分別對新達尼利夫卡、斯捷波韋、皮亞季哈特基、謝爾巴基、卡緬斯克和洛布科夫等定居點方向進行了9次進攻。目前,兩起衝突仍未解決。”
“在庫爾斯克方向,自當天開始以來發生了33起衝突,侵略軍還進行了13次空襲,投下了15枚KAB,並發動了240次襲擊,其中包括9次使用多管火箭發射系統進行的襲擊。”烏總參的戰報說。
烏軍3月11日發布視頻稱,烏克蘭第一坦克旅的坦克兵正在直接射擊消滅頓涅茨克地區的敵人。
俄軍裝甲縱隊的大規模進攻被“盧甘斯克”聯合部隊的戰士在西維爾斯克方向阻止。俄方人員損失估計:159人死亡和受傷。
BTR-4 Bucephalus 正在摧毀俄羅斯的樹林陣地。
據烏克蘭聯合空軍戰略司令部3月11日早上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烏軍造成俄軍死傷1300人,摧毀了11輛坦克,23輛裝甲車、75門火炮系統。
以上消息和數據本台均無法核實。
英國國防部此前表示,2024年是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年。據該機構估計,俄羅斯去年陣亡和受傷士兵人數為429,000人,而2022年為105,960人,2023年為 252,940人。
該部門指出,俄羅斯在與烏克蘭的全面戰爭中總損失超過75萬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024年12月8日報告稱,自全面戰爭開始以來,烏克蘭已有4.3萬名士兵陣亡, 37萬人受傷。據他介紹,俄羅斯的損失超過75萬人——死亡19.8萬人,受傷55萬多人。
五角大樓負責人2024年12月7日稱,俄羅斯在對烏克蘭的大規模戰爭中損失了至少70萬士兵,耗資超過2000億美元。
馮德萊恩:普京不可信 歐洲當自強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3月11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不可信,因此歐洲必須加強軍事能力。
“普京一次又一次證明他是一個敵對的鄰居。我們不能信任他,我們只能約束他。我們知道俄羅斯的軍事綜合體比我們的更優越。如果我們以實際數字來衡量軍費開支,克里姆林宮的軍費開支比整個歐洲的總和還要多。歐洲的產量仍然處於較低水平。而且除了傳統的機遇之外,我們面臨的威脅範圍也日益擴大,”她在歐洲議會的一場辯論中說道。
據她所說,歐洲議會多年來一直在主張歐洲應該做出更多努力,而且這是完全正確的。
“在這個更加危險的時代,歐洲必須挺身而出。”這就是我上周向領導人提出的計畫的目標。他的邏輯很簡單:我們希望利用我們擁有的一切財政槓桿來加強和加速我們的國防生產。馮德萊恩補充道:“通過‘重整歐洲’計畫,我們可以調動高達8000億歐元的資金。”
美國總統川普明確表示,未來歐洲在防務問題上必須依靠自身力量,歐盟領導人3月6日在布魯塞爾峰會上對大幅增加軍費開支的計畫表示讚賞。
據自由歐洲電台報道,歐盟國家已批准放寬預算限制,允許增加軍費開支。歐盟委員會稱,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釋放6500億歐元。
峰會與會者還批准了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向歐盟國家提供1500億歐元貸款基金用於進一步國防投資的建議。
波蘭一天半籌集30萬美元為烏克蘭提供裝甲撤離車輛
不到一天半的時間,波蘭就籌集了120萬茲羅提(約合30萬美元),用於向烏克蘭提供裝甲撤離車輛用於醫療後送服務。波蘭記者兼社會學家斯拉沃米爾·謝拉科夫斯基(Slawomir Sierakowski)和美國歷史學家兼作家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3月10日在一個在線平台上承諾籌集資金。
“我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見到了蒂莫西·斯奈德。然後他們開始發現烏克蘭方面缺少了什麼。斯拉沃米爾·謝拉科夫斯基在接受自由歐洲電台採訪時表示:“我們從聯合24電視台獲悉,最需要的是裝甲撤離車輛,於是就開始着手行動。”
超過11,000人參與了此次籌款活動。他們大多是波蘭人,但也有烏克蘭人。他們轉賬的金額各不相同——從20波蘭茲羅提到6,000波蘭茲羅提不等。除了捐款,人們還留下了對烏克蘭的支持話語。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倡議,我全心全意支持它。” “烏克蘭,你們一定要贏!”阿格涅什卡寫道,她為裝甲醫療後送捐贈了100茲羅提。
據斯拉沃米爾·謝拉科夫斯基 (Slawomir Sierakowski) 稱,他不相信自己能夠這麼快籌集到所需的金額。他稱這是波蘭與烏克蘭關係的一個好兆頭。
“此次募捐的速度表明,波蘭國內沉默的親烏克蘭多數派已經做出了回應。她了解情況,不希望烏克蘭失敗,想挽救烏克蘭人的生命。 “那些高聲喊出波蘭人對烏克蘭持懷疑態度的人是少數,但有時他們的聲音也很大,”斯拉沃米爾·謝拉科夫斯基 (Slawomir Sierakowski) 說。
活動發起人將把籌得的資金轉交給烏克蘭衛生部,由其負責採購。
這次募集非常成功,因此募集被延長。目前他們正在為下一次醫療後送做準備。
斯瓦沃米爾·謝拉科夫斯基 (Sławomir Sierakowski) 在波蘭和烏克蘭因在2022年夏天為烏克蘭的Bayraktar籌集2500萬茲羅提而聞名。製造商得知這一消息後,乾脆捐贈了土耳其無人機,所得款項將用於烏克蘭的其他需求。
波蘭向烏克蘭提供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也是西方武器供應的重要後勤樞紐。與此同時,由於經濟問題(特別是烏克蘭的糧食出口)和歷史問題,兩國之間定期出現緊張局勢。
相關鏈接:
!--td>【俄烏戰爭】美烏會談在即 澤連斯基和盧比奧抵達沙特吉達 烏無人機襲擊俄多個戰略目標 烏軍稱俄軍車輛損失已逾4萬輛 庫爾斯克發生了什麼? 報告稱美國在歐洲武器採購中佔據主導地位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稱美烏團隊已開始籌備會晤 馬克龍將在巴黎召集準備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各國總參謀長 歐盟委員會將與歐洲投資銀行簽署19.5億歐元烏克蘭重建協議
【俄烏戰爭】歐洲尋求“大規模增兵” 川普稱烏克蘭和平協議“可能很快達成” 因人力短缺 烏軍開始招募更年輕士兵 馬克龍稱英法提議俄烏雙方實施一個月部分停火 英國否認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