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內政部向媒體證實,在新一屆聯邦政府履職之前,德國將暫停接收亟待保護的聯合國難民。這與十年前(2015年),時任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打開國門接納上百萬難民的政策大相徑庭。 儘管截至目前,德國仍是聯合國難民重新安置計畫的第三大接收國。但外界分析認為,德國在移民政策上的轉向是不可避免的了。
綜合德國媒體報道,德國已經針對亟待保護的難民的安置計畫實施臨時性接收禁令。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與社民黨(SPD)正在進行的組閣談判是德國走到這一步的原因。德國聯邦內政部向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證實,在新聯邦政府就職之前,當局不會做出任何通過聯合國難民署(UNHCR)重新安置計畫接收新難民的承諾。
這意味着,當前所有的相關程序都將暫停,且不再接受任何申請。只有程序已進展到最後階段的情況才會被受理。
在很多人眼裡,德國正在向難民關閉國門,這種態度與默克爾時代的敞開國門接納難民的政策相比,可謂180度大轉彎。
報道說,2025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於2025年2月23日依據德國基本法第39條舉行,選出第21屆德國聯邦議院成員。結果顯示,儘管這是有史以來第二差的成績,但聯盟黨仍處於領先地位。另類選擇黨(AfD)位居第二,創下歷史新高。另類選擇黨在2013年成立,在2017年的國會選舉中以12.6%的得票率首次進入國會。
聯盟黨希望收緊難民政策,這也的確反映出不少民眾的願望;另類選擇黨黨魁韋德爾(Alice Weidel)在初選成功出線,獲選德國總理候選人後,重申其反移民立場,揚言當選後的百日內,勢將關國門。她曾在一次採訪中就曾不掩飾地指出,默克爾的決策是導致德國經濟衰退的根本原因之一。她特別提到,默克爾的移民政策不僅未能有效整合大量湧入的難民,反而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同時,德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也暴露了其在全球能源危機中的脆弱性。
作為德國歷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默克爾對德國統一後的發展有着決定性的影響。2000年至2018年,她一直是基民盟主席。在默克爾擔任總理的16年里,德國先後經歷全球金融危機、歐洲債務危機、歐洲難民危機等重大事件,這期間大多數德國民眾對默克爾的工作給予了肯定。
2024年7月17日,在默克爾生日當天,曾在默克爾執政期間擔任衛生部部長、現任基民盟議會黨團副主席斯潘(Jens Spahn)接受新聞雜誌《焦點》(Fokus)採訪時,讚揚默克爾在總理任期的 “前半段” 取得了很多成就,包括穩定養老金制度、戰勝金融危機、將研究支出增加了一倍,並將青年失業率降低了一半等的同時,也指出了她的三大錯誤。
第一:2015年以來的大規模非法移民令德國社會不堪重負並造成了社會不穩定。斯潘表示:“2015年以來的大規模非正常移民破壞了德國社會的穩定,使其不堪重負。”斯潘提醒人們這樣一個事實:特別是在2015年夏末,當許多敘利亞難民經由匈牙利和奧地利來到德國時,默克爾仍決定開放德國邊境。
第二:至少從2014年起就應該對普京(Vladimir Putin)領導下的俄羅斯採取完全不同的態度。斯潘認為,最遲從2014年開始,德國政府本來就應該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普京的俄羅斯。然而,在斯潘看來,與社民黨不同的是,默克爾其實對普京的真實性格 “並不抱有幻想”。
第三: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後做出退出核能的決定。斯潘指出:“回過頭來看,在氣候政策方面,逐步淘汰核能也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國際觀察人士指出,自默克爾接收難民開始,德國的社會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更尖銳。
如今,柏林正在開始改變,實際上基民盟的梅爾茨(Friedrich Merz)贏得此次德國大選,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在對待非法移民的問題上,梅爾茨則比現任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強硬得多。等他正式就任德國總理後,真正的改變才將拉開序幕。
據報道,德國曾承諾在2024年和2025年每年通過聯合國難民署重新安置計畫和土耳其人道主義接收計畫提供最多6500個名額。如今已有4711人入境德國。
聯合國難民署認為,德國新政府很大程度上會繼續推進重新安置項目。該發言人梅爾澤(Chris Melzer)對德新社表示,德國已經在默克爾和肖爾茨政府的領導下,非常可靠地參與了進來。德國最近已以平均每年約5000人的接收量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之後的第三大接收國。
除重新安置計畫外,還有額外的人道主義接收計畫,其中包括自2022年起德國每年為來自阿富汗的面臨特別危險的人群提供多達12000個名額。不過,聯盟黨和社民黨已在其試探性文件中確定,將儘可能終止諸如針對阿富汗等國的聯邦政府自願接收計畫,並不再啟動任何新的此類計畫。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