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和北京政府連續幾天大幅螺旋升級關稅後,中美兩國進入了對抗加劇和脫鉤的新時代。專家表示,逆轉的可能性很小。
4月9日是中美關係的一個分水嶺
4月2日,美國總統總統宣布對中國徵收34%的對等關稅,同時對其他數十個國家加征對等關稅,這些對等關稅旨在反制這些國家對美國政權數十年來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在北京以 34% 的關稅進行報復後,川普將美國對中關稅提高了 50%,而中共政府再次採取了同樣的措施,並發誓要“戰鬥到底”。
4月9日,川普將對中關稅提高至145%,同時暫停對所有其他國家加征對等關稅。至此中共政權成了被打擊的唯一目標。
北京於4月11日作出回應,將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25%。
專家表示,中美關稅對峙的本質是世界經濟秩序之爭。這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和中共當局之間進行有意義的談判的空間已經很小,現在是時候看看其他經濟大國會站在哪一邊了。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詹姆斯·劉易斯認為,美中兩國正走向“碰撞”。“中(共)國不會放棄,他們至少從11月就開始計畫如何應對這一問題”,“他們預料到要脫鉤。他們一直在計畫”,“川普加速了這一進程,但至少從去年以來,他們就一直在計畫如何管理脫鉤。”
邁克·孫(Mike Sun)是一位駐美商人,擁有數十年為在華經營的外國投資者和貿易商提供諮詢的經驗。他表示,自川普第一任期以來,北京就一直期待着世界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攤牌——而現在,這終於發生了。
在上一屆川普政府時期,北京曾提出購買美國產品。孫先生表示,這滿足了川普減少兩國貿易逆差的需求。談判最終促成了2020年1月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北京方面並未履行該協議。
然而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川普提出與所有國家實現互惠互利的目標,尋求重建全球經濟秩序。“中國共產黨也看到了川普當前和以前的做法之間的區別”,孫說,“中共已經看到,向美國做出讓步將會導致它無法承受的未來,因此它選擇了戰鬥。”
他說,4月9日是中美關係的一個分水嶺;中共不再僅僅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而是開始向敵人地位邁進,就像冷戰時期的蘇聯一樣。
中國問題專家亞歷山大·廖表示,中共幾乎沒有政策迴旋餘地,因此,北京很有可能採取入侵臺灣的手段來扭轉局勢。他最近從中國軍方獲得的內幕消息似乎證實了他的觀點。廖在大陸軍隊長大,曾駐紮香港多年,後來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記者和香港分社社長。
盟友將如何應對?
自4月2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美國股市經歷了過山車式波動,從2020年夏季以來未曾見過的三天跌幅,到2008年以來最大的單日漲幅。
美國總統的行動及其相關的不確定性激怒了投資者和一些盟友。川普解釋了他於4月9日暫停全球對等關稅的決定, 稱人們“有點不安,有點害怕”。他還指出,在與各國達成協議和應對市場時,需要保持靈活性。
根據劉易斯與布魯塞爾官員的談話,他表示,布魯塞爾政界人士目前強烈傾向於與美國脫鉤。他說,歐洲人對川普決策的不可預測性感到不舒服。
4月10日,歐盟暫停對美國鋼鐵和鋁關稅的反制措施90天。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們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但她強調,如果談判失敗,“所有選項仍然擺在桌面上”。
4 月 10 日,歐元區和中方還同意研究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以取代歐盟去年徵收的關稅。
亞歷山大·廖表示,他認為川普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歐洲向中國靠攏,但不會完全推向中國。畢竟,中歐之間的意識形態差異巨大。他在談到中共政權令人髮指的侵犯人權行為時表示:“與中(共)國站在一起會面臨巨大的道德壓力。”
美國全球戰略公司首席執行官、川普第一屆政府高級國家安全官員亞歷山大·格雷稱讚川普將美國帶入了“極佳的戰略地位”。他說,通過實施對等關稅,川普鼓勵了70多個國家坐到談判桌前,平衡雙邊貿易。格雷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總統還通過將所有國家的普遍關稅維持在10%的水平,“使更高的關稅水平正常化”。10%是美國今年之前平均關稅水平的4倍。
劉易斯承認北京有意利用其產業政策主導全球市場。在全球市場上按照中共的規則行事,意味着美國、日本、韓國、歐洲和其他國家都會遭受損失。“因此,如果你按照現行條件繼續與中(共)國聯繫在一起,你就會失敗。”儘管如此,劉易斯表示,他擔心川普的行動將使全球經濟從美國轉向中國,包括歐洲。
格雷表示,中共的行為在盟友的考慮中比美國的行為更有分量。“(川普)讓中(共)國陷入了難以承受的境地,揭露了我們許多人已經知道的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經濟體旨在發動經濟戰,以維護其政權的統治”,“北京不願且無力改變其行為,暴露了中共的真面目,也促使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團結一致,反對習近平的惡意活動。”
習近平能頂得住川普嗎?
分析人士對當前貿易僵局中各陣營面臨的風險和支持因素進行了評估。
劉易斯說,中(共)國政權“能承受的痛苦比美國更大,因為至少他們沒有中期選舉。而且所有共和黨人都已經意識到他們在中期選舉中會遇到麻煩”,“我認為中國對痛苦的承受力更強。”
中共政權的運作時間表與美國政府不同。
劉易斯表示,他從政府內部消息人士處獲悉,川普團隊預計將在三到六個月內完成所有改革,否則根本不會發生改革。“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可以等川普”。
廖表示,儘管中(共)國不會像美國那樣出現巨大規模的街頭抗議活動,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面臨很大壓力。
廖表示,他認為習近平並不擔心中國人民,但黨內的精英和官員可能對習近平的權力構成真正的威脅。當精英們不同意政策方向時,他們可以團結起來並支持另一位領導人。
習近平產業政策的弊端在於,它人為地提振了製造業,導致產能過剩,並加劇了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川普的關稅將對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省份——廣東、浙江和江蘇——造成沉重打擊。這些省份都屬於沿海地區,且以出口為導向。
受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不斷攀升的影響,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在4月10日下調了數十家中國國有企業的債務評級,而此前一周,惠譽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A。
經濟衰退會損害共產黨精英的利益,其後果可能非常嚴重。中共歷史上有過先例。1978 年,繼毛澤東之後擔任黨總書記的華國鋒在權力鬥爭中被鄧小平擊敗。鄧小平公開表示,失敗的原因是中國經濟瀕臨崩潰。
廖說,這個理由可以用來篡奪習近平的權力。他說,共產黨獨裁統治的不透明性意味着在新的獨裁者建立之前,外界看不到任何動亂的跡象,這與民主社會不同,在民主社會中,政治權力的壓力是公開的。
廖表示,他認為川普需要改善國內就業和通脹,才能在與習近平的對峙中生存下來。美國經濟的韌性將成為川普的有力支撐因素。
到目前為止,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穩定。3月份通脹有所降溫;最新消費者價格指數顯示,同比上漲2.4%,低於上月的2.8%。上周,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3月份美國經濟新增就業崗位22.8萬個,幾乎是2月份的兩倍,遠超市場普遍預期的13.5萬個。
4月9日拍賣的390億美元10年期美國國債依然顯示出強勁的投資者需求。收益率低於預期,但仍創下2013年6月以來的最高周漲幅。
孫先生表示,儘管很難實時證實,但他懷疑中共一直在拋售美國國債,以壓低價格並提高利率。中國目前持有約7600億美元美國國債,不到美國國債總額的3%。
廖表示,強勁的債券銷售和股票市場反彈,表明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然強勁。
臺灣
廖表示,他相信習近平可能會入侵臺灣,以扭轉局勢。“中國共產黨想要改變市場的根本驅動力。由於和平時期產能過剩,全球市場現在是買方市場,而美國作為最大買家,擁有最大的權力”,“然而,參戰意味着將經濟變成賣方市場——無論是出售武器還是裝備,戰爭都會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國製造業的作用。”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製造業規模達到4.66萬億美元,約佔全球製造業規模的30%。
相比之下,美國2021年的製造業規模為2.5萬億美元。世界銀行數據庫中沒有美國2022年和2024年的數據。
據廖在中共軍方的消息人士透露,軍方已發布了一份內部公報,重點強調了三點:
首先,臺灣戰爭是必然的,可能類似於朝鮮戰爭,當時雙方在戰火中進行了兩年多的和談。第二,中美之間必定會發生戰爭。第三,共軍向中國士兵發放了各兵種的徽章,以便他們在戰鬥中辨別敵方兵種。
“共軍內部的氣氛相當緊張”,“一場戰爭可以解決習近平的很多問題:首先,經濟不再那麼重要;其次,他可以平息黨內反對派,給中國人民一個外部理由來證明共產黨的統治是正當的。”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