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Macro Rubio)表示,中共應該鼓勵伊朗不要關閉霍爾木茲海峽,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世界最重要的能源走廊之一。
6 月 22 日,盧比奧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發表了上述言論。此前一天,伊朗國家電視台新聞電視台報道稱,德黑蘭已批准關閉海峽的措施,但需等待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做出最終決定。“我鼓勵中國政府就此事與他們通話,因為他們的石油嚴重依賴霍爾木茲海峽。”
6月21日至22日夜間,美軍轟炸了伊朗三處核設施。據伊朗國際報道,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回應美軍的行動,威脅稱伊朗“保留一切捍衛主權的選項” 。
盧比奧表示,如果伊朗政權繼續封鎖海峽,那麼它將再次犯下“可怕的錯誤”,“如果他們這麼做,那對他們來說就是經濟自殺。我們保留應對方案,但其他國家也應該考慮這一點。這會對其他國家的經濟造成比我們更嚴重的損害”,“我認為,這將是一次大規模升級,不僅需要我們,也需要其他國家做出回應。”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2023年平均每天有2090萬桶石油通過該海峽,約佔全球石油液體消費量的20%和全球海上石油貿易的25%以上。
伊朗大部分石油出口至中國,美國政府已對購買伊朗石油的中國實體實施制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家坤在周一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伊朗的決定以及盧比奧的言論。郭家坤表示,維護波斯灣及其附近海域的穩定至關重要,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已與阿拉格奇通電話。
據社交媒體平台X 6月22日的一篇文章報道,布魯金斯學會全球經濟與發展項目高級研究員羅賓·布魯克斯(Robin Brooks)表示,中國可能會支持伊朗關閉海峽的潛在決定。“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明,中國是全球不穩定因素之一。所以,當有人告訴我中國會阻止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時,我完全不確定。如果油價大幅上漲能破壞美國和歐洲的穩定,中國會樂見其成”。
歐盟最高外交官卡婭·卡拉斯(Kaja Kallas)周一在歐盟外長會議前對記者表示,封鎖海峽將“極其危險”。“人們對報復和戰爭升級的擔憂非常強烈,尤其是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這將是極其危險的,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韓國和臺灣都對霍爾木茲海峽可能被關閉表示擔憂。
據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韓國國營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NOC)周一發表聲明稱,正在為釋放石油儲備的可能性做準備。韓國國家石油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開始24小時監控國際油價變化以及國內外石油市場的情況,同時檢查我們的分步應對系統。”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經濟部長郭志輝周一表示,如果霍爾木茲海峽關閉,臺灣的油價將會上漲,儘管臺灣只有不到 20% 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需要經過這條狹窄的水道。
郭還補充道,油價上漲10%將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0.3%。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