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七國集團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舉起了西方爭取擺脫中國供應鏈束縛的象徵:稀土磁鐵。
6 月 15 日,歐盟秘書長向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其他國家元首表示:“它是在愛沙尼亞生產的,由一家加拿大公司使用來自澳大利亞的原材料,並得到歐盟公正過渡基金的支持。”該基金為歐盟實現所有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提供資金支持。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佔全球稀土元素提煉量的90%。來自替代供應鏈的稀土磁鐵值得關注。耐熱磁鐵是這些關鍵礦物的用途之一。稀土元素對現代製造業至關重要,如果沒有稀土元素,消費者可能會面臨依賴稀土元素製造屏幕、電池和發動機的汽車和電子產品的短缺。先進武器系統也是如此。美國國防部稱,一架F-35戰鬥機 需要超過900磅稀土元素,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艇需要超過9000磅稀土金屬。
稀土之所以被稱為“稀有”,並不是因為它們在地殼中稀少,而是因為它們在自然界中的密度較低,而且與其他金屬分離的成本很高。中國不僅主導着這些元素的開採,還主導着整個價值鏈,包括分離和提煉稀土以及製造磁鐵。北京憑藉其近乎壟斷的地位,在中美貿易戰中將稀土作為武器。
儘管雙方於 5 月份在日內瓦、6 月份在倫敦達成協議,向美國提供這些金屬元素,但這些材料的流通量仍未達到北京於 4 月份實施出口管制之前的水平。
與此同時,川普政府正在推進放鬆管制和投資,以培育國內供應鏈。美國在2010年代奧巴馬政府時期就承認了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的主導地位,並在拜登政府時期根據《通脹削減法案》引入了製造業稅收抵免和聯邦貸款援助。
專家表示,西方建立替代稀土供應鏈的決心如今已到了一個分水嶺——即使中國取消出口管制並再次向市場注入廉價產品,西方也不會像過去那樣放鬆努力。
懷俄明州稀土元素開採和加工公司 Rare Element Resources 首席執行官肯·穆辛斯基(Ken Mushinsk)表示,美國實現稀土供應鏈獨立的舉措正在“百分之百確定”地推進。他根據最近與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以及在五角大樓的會晤中表示:“他們對此有着極大的興趣,他們完全理解建立國內供應鏈的必要性”,“我在華盛頓特區和懷俄明州遇到的每個人、每個部門都一致認為,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舉措,需要儘快全面實施。”
稀土元素資源公司正 與美國能源部簽訂成本分攤協議,建設一座示範工廠。該公司預計將在兩到三年內實現全面商業化生產。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傑出研究員、科技專家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ouis)表示,美國可能在兩年內開始在建立國內稀土供應鏈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如果“有錢可賺”並且“監管障礙已經消除”,人們就會進入稀土行業。
與時間賽跑
自今年 1 月第二任期開始以來,川普總統已 發布了11項行政命令,為參與開採和提煉關鍵礦產的企業提供許可救濟和資金。
6月底,美國能源部 宣布了關於《國家環境政策法》(NEPA)的新指南,旨在簡化礦業企業的許可流程。此前兩個月,內政部 與許可委員會協調,將關鍵礦產基礎設施項目納入了奧巴馬時代的快速審批計畫。
穆辛斯基表示,採礦和冶煉企業現在將能夠與所有參與環境審查的聯邦審批機構坐下來,在項目啟動前討論時間表。這將節省企業處理複雜流程和與不同機構協調的時間。許可委員會由國會於2015年成立,並向國會報告,負責督促各機構落實審查計畫。根據穆辛斯基的估計,這可能會導致數年時間的差異。例如,他的公司花了10年時間才獲得懷俄明州東北部項目的許可。按照新的流程,同一個項目可能在兩到四年內就能獲得完全許可。
許可協會主席亞歷克斯·赫爾戈特 (Alex Herrgott) 表示,關鍵礦產公司的許可延遲時間為 7 至 10 年。
資金充足也有助於加快項目進度。例如,Critical Metals Corp.今年 6 月宣布,美國進出口銀行正在審查一筆 1.2 億美元的貸款,用於該公司位於格陵蘭島的 Tanbreez 稀土礦。
美國稀土公司董事會成員、關鍵礦產研究所聯合主席梅麗莎·“梅爾”·桑德森(Melissa “Mel” Sanderson)此前表示,根據旨在增加美國礦產產量的新行政命令,採礦項目不必要求客戶“保證購買全部或部分產出”即可獲得補助金和貸款,這使得審批流程更快。
穆申斯基估計,要實現稀土完全自給自足,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如果美國單獨行動,則需要20年;如果與盟友合作,則需要接近10年。他給出了他希望看到的磁鐵陣容的例子:他的公司以商業規模從礦石中分離稀土元素,一家英國知名金屬精鍊商和一家日本磁鐵製造商在美國中部設立工廠。
關鍵礦產戰略中心還在 5 月份的國會聽證會上提議利用盟國的資源,包括澳大利亞、日本、印度和愛沙尼亞的製造商。
作為七國集團行動計畫的一部分,美國將於9月在芝加哥主持第十五屆關鍵礦產政府間會議。
美國關鍵礦產協會主席丹尼斯·吉布森(Dennis Gibson)表示,歐盟主席展示的磁鐵是一種“良好、切實的方式”,展示了工業界如何“跨越國界、全面合作”。這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我非常希望幾個月後在芝加哥舉行的會議能夠真正開始鞏固並讓參與者聚集在一起。”他指出,他將於7月中旬與其他工業組織會面,為G7會議進行籌備工作。
失去領導力
西方面臨着中國政府在過去三十年的努力下在稀土領域取得的近乎壟斷地位的挑戰。
芒廷帕斯是美國唯一一座仍在開採稀土元素的礦場。該礦場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距離拉斯維加斯西南不到60英里,在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期間,其稀土產量一直領先全球。目前,該公司稀土氧化物產量約佔全球總產量的15%。然而,根據該公司2024年年報,該公司並不提煉稀土,而是將其稀土礦產出的“絕大部分”銷往中國進行加工,這占其總收入的80%。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防部的一個實驗室發現了利用稀土元素製造永磁體(一種不依賴電源的磁性材料)的可能性。如今使用的稀土磁體技術是由日本住友特殊金屬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發明的。
1992年,時任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鄧小平表示,稀土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稱,外國礦業公司只被允許與中國公司成立合資企業。而且,外國礦業公司必須向中國公司提供技術知識才能在中國開展業務。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在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到2010年,中國的稀土產量 已佔全球總產量的95%,而1990年這一比例僅為27%。同年,中共政權在稀土領域展現實力。
北京將稀土出口配額削減了近40%,其中包括對日本實施禁運。據CSIS報道,這導致這些關鍵礦產的價格飆升了50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這導致擁有芒廷帕斯稀土礦的莫利公司(Molycorp)的股價 在2011年5月創下了每股近80美元的歷史新高。
然而,2015年,中共當局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價格大幅下跌,低於2010年之前的水平。莫利公司於2015年6月申請破產。多年後,該礦被目前的所有者——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的MP Materials公司收購,並於2018年恢復運營。
穆辛斯基表示,稀土資源公司(Rare Element Resources)也受到了上一輪非市場化“截留並淹沒”政策的影響。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今年6月在國會聽證會上作證稱,2015年,該公司在花費3000萬美元獲得懷俄明州熊屋(Bear Lodge)項目許可後,幾乎破產。
當市場價格暴跌時,美國國內企業不再能為投資者證明有利可圖的商業案例。
儘管日本尋求稀土的替代來源,但世界其他國家最終還是回歸了從中國採購。中共政權的壟斷地位基本保持不變。如今,中國仍佔全球稀土總產量的90%。
時代不同了
中共能否像 2010 年代那樣,再次取消出口管制,打壓其他工業參與者,並阻止當前建立替代供應鏈的努力?
劉易斯卻不這麼認為。“中國人這種伎倆只能用這麼幾次,直到人們厭煩了,說‘我們不會依賴你們’。而這種情況已經開始發生了”,“所以我認為你會看到中國的市場份額下降,但不會降到零。”
穆申斯基表示同意。“我想每個人都意識到,今天達成的協議很可能明天或後天就失效了。所以每個人都對此非常非常警惕”,在談到國內稀土供應鏈時,他指出,“美國國防部和美國政府完全明白,必須將這些稀土帶回美國。”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