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洲、美國主導,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 25)軍演前日在澳洲海域登場。此次軍演集結來來自19個國家、約3萬5000名官兵,規模前所未有。英國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對此表示,英國對印太區域的承諾“堅定不移”,將持續與最密切盟友維護全球繁榮所需的安全穩定。
綜合媒體報道,多達19國參與的“護身軍刀”聯合軍演本月13日正式登場。參與規模創歷史新高。
英國防大臣希利18日指出,除了海、空、陸,還有超過3000名英國官兵參與“護身軍刀”。前所未見的規模正彰顯在應對共同挑戰方面,“合作”日益重要。
英國航艦打擊群指揮官詹姆斯·布萊克摩爾(James Blackmore)准將則說,英國首次率領由多個國家組成的航艦打擊群參加“護身軍刀”,這就是英國對印太區域承諾的有力展示。
布萊克摩爾還提到,軍演期間,英國、澳洲、美國另將在講求高度擬真的環境中,進一步驗證“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發展的先進軍事能力,涵蓋海面下和海床作戰、無人自主系統,以及人工智慧(AI)科技,強化各國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
報道說,英國航艦打擊群在此次“護身軍刀”軍演中扮演重要角色。由英國最先進航艦“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領軍的打擊群有12個其他國家參與編隊,陸續投入軍機、航艦和人員,共組13國打擊群,展現英國的國際號召力。
18日,“威爾斯親王號”與由美國航艦“喬治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73) 領軍的打擊群,在澳洲與東帝汶(East Timor)、印尼之間的帝汶海(Timor Sea)水域攜手展現“雙航艦”打擊群操演陣容,軍力展示意味濃厚。
英國海軍指出,“雙航艦”打擊群編製包括美方的“喬治華盛頓號”航艦、驅逐艦,以及打擊能力比驅逐艦更強大的巡洋艦;英方的“威爾斯親王號”航艦、驅逐艦,以及油料補給船。
英國國防部稱,英美澳將首度驗證從遠端作戰中心遙控超大型水下無人載具(XLUUV)的能力。XLUUV相當於無人潛艦,是最大型的水下無人載具,可執行長達數個月的長程、多型態任務。
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USNI News)16日消息披露,美方本次投入軍演的“喬治華盛頓號”航艦,率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Arleigh Burke-class Destroyer )“肖普號”(USS Shoup DDG-86)、“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Ticonderoga-class cruiser)“羅伯特·斯莫爾斯號”( USS Robert Smalls CG-62)以及艦載機第5聯隊(CVW-5)參與演習。
美軍第5航艦打擊群指揮官埃里克·安杜澤( Eric Anduze)准將表示,此次除與盟軍增進作業互通性,在戰術任務的角色上與平時戰備無異。“海馬士”(HIMARS)多管火箭、“堤豐”中程飛彈(Typhon missile launcher)系統首度在澳洲實彈射擊,展現火力之外,投入此次軍演的在西太平洋前進部署的“喬治華盛頓號”航艦、投入“高桅行動”(Operation Highmast)的英國“威爾斯親王號”航艦打擊群,都讓演習的海上兵力更有看頭。
“高桅行動”今年4月下旬自英格蘭啟程,是英國航艦打擊群繼2021年之後,再次對印太區域展開行動部署,為期7.5個月。與2021年不同的是,此次打擊群編隊的國際化程度倍增、將達成“完全作戰能力”(FOC),英國並出動多達2個中隊的第5代隱形戰機(Stealth Fighter)F-35B,並首度使用無人系統執行運補任務。
據報道,“護身軍刀”演習自2005年首次開辦後,今年恰逢第20年。參與今年多邊軍演的國家包括除英國、美國、澳洲外,還包括加拿大、斐濟、法國、德國、印度、印尼、日本、荷蘭、紐西蘭、挪威、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菲律賓、韓國、新加坡、泰國、東加王國(Tonga),參演規模為歷來最大。
澳洲王家海軍“悉尼號”驅逐艦(HMAS Sydney DDG 42)、挪威海軍巡防艦“阿蒙森號”(HNoMS Roald Amundsen F311)、和加拿大王家海軍“魁北克號”(HMS Quebec FFH-332),均在“雙航艦”操演陣容之列,但澳洲、挪威和加拿大的軍艦皆隸屬英國航艦打擊群2025年“高桅行動”編隊。
應邀擔任觀察員的國家有馬來西亞、越南。軍演今年並首度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水域舉行部分演訓項目。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