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22日表示,計畫到 2030 年在美國投資 500 億美元,資助弗吉尼亞州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製造工廠,並擴大馬里蘭州、馬薩諸塞州、加利福尼亞州、印第安納州和德克薩斯州的研究、開發和細胞治療業務。
弗吉尼亞州的工廠將生產用於體重管理和代謝治療的藥物,包括口服GLP-1藥物、巴曲司他、口服PCSK9抑製劑以及聯合療法。阿斯利康表示,該工廠將生產小分子、肽和寡核苷酸。
阿斯利康預計此舉將有助於到 2030 年將年收入推高至 800 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其最大市場美國,佔總銷售額的 42%。
阿斯利康的最新承諾是對其在 2024 年 11 月宣布的 35 億美元美國投資的進一步增加。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進口藥品的關稅可能升至200%,初始稅率較低,之後逐步提高。第一階段預計將於8月生效。“我們將給這些國家大約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讓他們進入,之後就對他們徵收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對阿斯利康的決定表示歡迎。盧特尼克表示:“阿斯利康決定將大量藥品生產轉移到美國,我們對此感到自豪。這項歷史性的投資將為美國帶來數萬個就業崗位,並確保在我國銷售的藥品就地生產。”
首席執行官帕斯卡爾·索里奧特 (Pascal Soriot) 表示,公司將與弗吉尼亞州州長格倫·楊金 (Glenn Youngkin) 合作,實現阿斯利康“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製造業投資”。“這反映了弗吉尼亞州希望在科學技術領域創造高技能就業機會的願望,並將加強該國的國內藥品供應鏈。”
揚金對這項投資表示歡迎,並表示這將有助於確保美國醫藥供應鏈的安全。
一些行業團體警告稱,關稅可能會對平價藥品市場產生影響。
代表仿製葯製造商和生物仿製葯製造商的可及藥物協會 (Association for Accessible Medicines)今年 4 月表示,關稅可能會加劇低成本治療的供應鏈挑戰。
該組織主席約翰·墨菲三世(John Murphy III)敦促政府共同努力,進行改革,優先考慮“患者、國家安全,並最終使美國獲得更有彈性、更可靠的醫療服務”。
投資激增
近幾個月來,越來越多的製藥巨頭承諾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阿斯利康也加入了其中。
2月26日,禮來公司宣布了一項耗資270億美元的計畫,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四個新的藥品生產基地。
3月21日,強生公司承諾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超過550億美元,涵蓋製造、技術和研發領域。
今年4月,瑞士諾華公司宣布將在五年內在美國投資230億美元。羅氏公司也於4月宣布投資500億美元擴大美國製造業務,並表示此舉將創造超過1.2萬個就業崗位。默克公司公布了在特拉華州投資10億美元建設工廠的計畫。這波投資浪潮正值旨在促進國內生產的政策變化之際。
5月5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指示聯邦機構加快美國製藥製造業的發展。該命令要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簡化國內生產設施的審批,同時要求環境保護署加快處方葯、活性藥物成分和其他關鍵材料工廠的建設許可。
白宮表示,這些措施旨在減少監管障礙並縮短新製藥廠的建設時間。
該命令還指示 FDA 加強檢查並提高外國生產基地的費用,以鼓勵企業將生產轉移到美國。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