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拉爾斯·科林貝爾(Lars Klingbeil)周一(25日)訪問烏克蘭,展示德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並未減弱。期間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晤,強調“烏國能夠持續仰賴德國”,並呼籲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衝突結束後,為烏克蘭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綜合媒體報道,聯邦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科林貝爾周一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進行了一次未事前宣布的訪問。
科林貝爾表示,“烏克蘭可以繼續信賴德國。”德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並未減弱。“普京不應幻想德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會有所衰退”、“相反的是,我們是歐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烏克蘭支持者之一”。
公開數據顯示,柏林政府自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至今援助烏國505億歐元。
報道說,科林貝爾敦促普京對停止二戰後歐洲死傷最慘烈的俄俄羅斯戰爭和平談判展現出興趣,這場戰爭在2022年2月爆發,是歐洲80年以來最致命的戰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要求儘速結束戰爭,但基輔與其盟友擔憂川普可能迫使烏克蘭接受俄羅斯的條件達成協議。科林貝爾重申烏克蘭需要參與到關乎自身的和平協商中,以及需要停火協議和可仰賴的安全保證來達成長久和平。
社會民主黨(SPD)籍的科林貝爾披露,他正與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密切協調,尋求就德國如何在可能的和平進程中給予烏克蘭最佳支持這方面交換意見。
他說,“我們正在密切進行國際協調”,“德國將履行自身責任”。
據報道,德國總理梅爾茨雖對參與潛在維和任務表達開放立場,但顧慮到納粹歷史包袱,超出德軍能力所及和捲入與核武國家的直接衝突等,駐軍烏克蘭的議題勢必在德國內部引發議論。
拉爾斯·科林貝爾,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1978年2月23日出生於德國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一座人口為2萬多人的城市索爾陶(Soltau),畢業於漢諾威大學(Universität Hannover)。自2017年12月起任社民黨總書記,2001年起當選下薩克森州蒙斯特市議員,2005年當選聯邦議員。
2025年2月23日,社民黨遭遇歷史性選舉失利,科林貝爾卻果斷接任議會黨團主席,鞏固權力,與聯盟黨領袖梅爾茨商討聯合政府。最終獲黨內成員通過聯合執政協議,這位47歲的政治家也就此迎來其政治生涯的新飛躍。
聯合執政協議名為“為德國負責”,科林貝爾將其視為務實起點。他強調,社民黨與聯盟黨需聚焦共識,避免“交通燈”聯盟(上屆聯合政府的代名詞)的爭吵。協議提及“審慎評估”103次,計畫設16個委員會,但他否認這是分歧,主張從高層展現團結。
經濟振興是首要目標。他承諾從2026年起將最低工資升至15歐元,遵循歐盟規範,確保勞動者生活無憂。政府將通過企業超額折舊、降低能源價格和稅制改革迅速提振經濟。面對川普的關稅政策,他認為德國可藉機成為企業與科研人才的“安全港”,吸引考慮離開美國的學者,彰顯法治與民主優勢。
科林貝爾直面國內低迷情緒,稱“出色治理”是解藥。5000億歐元特別基金將優先用於學校、幼兒園、鐵路等基礎設施,解決鐵路延誤等“民主信任”問題。他反思社民黨失利,承認未及早聚焦就業保障,導致工人流向選擇黨。16.4%的得票率警示變革,他主張規範移民、注重融入,避免偏見,以重拾工人支持。
他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堅韌表達敬意。他反對“凍結”烏克蘭戰爭的提議,強調不越過烏克蘭人民決定,呼籲歐美在公正和平上避免分裂。
科林貝爾承認2014年和2022年誤判,警告普京的威脅也不容忽視,其可能攻擊北約領土。因此,國防開支被排除債務限制,安全投資大幅增加。他堅持自願兵役,反對強制制,認為應提升國防軍吸引力,而非復辟失效的舊兵役制。
科林貝爾呼籲社民黨代際更替,展現新生代力量。他堅信,2029年大選需靠能贏得選區的領袖。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