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表示,外國政府承受了美國超過15%關稅的衝擊,其中中國承擔了最大份額。
盧特尼克9月11日在CNBC的“街頭喧囂”節目中表示,“中國平均支付52%的關稅,但中國(中共)政府承擔了其中的大部分。所以,雖然在中國,這個平均水平很高,但中國(中共)政府承擔了大部分成本”。
盧特尼克表示,大多數國家面臨的關稅都不會超過 15%,而當這些國家面臨關稅時,外國政府會介入,以維持其企業運轉,同時與它們協商更好的條款。“模式很明確:10%或更低的關稅由製造商、分銷商和企業承擔。消費者不用付錢。消費者不付錢是因為賣家不想漲價,因為如果可以,他們會漲價,但他們不想減少銷量。所以他們只能承受”。
他說,如果關稅在 10% 至 15% 之間,分銷商和製造商將以 60% 比 40% 的比例分擔成本,如果關稅達到 15%,價格將上漲 2% 左右。“超過15%,就沒人能承受了……除非政府承擔。所以你看到汽車行業的情況,在歐洲和日本達成協議之前,當汽車行業的稅率達到25%時,韓國、日本和歐洲的政府都承擔了這部分費用,因為他們不想損害本國的就業”。
“你必須記住,這些都是大事,我們的總統正在為美國做大事,而一些政府則在為國家利益做小事,”盧特尼克說,並補充說這就是為什麼公民沒有看到關稅導致物價上漲的原因。“我們的平均關稅稅率沒有那麼高。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關稅稅率都低於15%。”
即將推出的協議
盧特尼克表示,美國“已與臺灣達成一項重大協議”,並可能與瑞士達成另一項協議。他補充說,如果印度同意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那麼與印度達成協議也是可能的。
本月早些時候,當印度總理莫迪與共產主義中國和俄羅斯領導人一同出席峰會,而印度官員為其以低價購買受制裁的俄羅斯石油進行辯護時,唐納德·川普總統在“真相社交”網站上批評了印度。一周後,莫迪和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即將舉行會晤,並對恢復經濟關係表示樂觀。
盧特尼克表示,日本和歐盟一直是良好的貿易夥伴,美國和韓國已達成協議,但尚未最終敲定。“我們看看他們能不能把文件辦好”,“和總統握手是一回事,簽字又是另一回事。”
他表示,川普的關稅策略改變了其他國家與美國在談判桌上的交涉方式,並以日本和歐盟的協議為例。盧特尼克表示,儘管歐洲同意對美國汽車免徵關稅,但日本在文化上對美國汽車沒有市場。相反,日本同意在川普任期內向他選擇的美國項目投資5500億美元,實際上是為了“降低關稅”,而無需本國納稅人承擔任何成本。
“關稅每月帶來400億美元的收入,減少了我們的赤字,”盧特尼克說。“每年赤字將增長到7000億美元,而且隨着我們經濟的增長,總統說赤字將達到1萬億美元。”
他預測明年第一季度將出現建築業繁榮,新工廠建設價值約為 10 萬億美元,甚至在工廠投產之前 GDP 就會增長。他說:“你將會看到美國工廠的建設規模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聯邦上訴法院已裁定川普的關稅措施非法,但盧特尼克表示,政府“非常有信心”該裁決將在上訴中被推翻。他指出,四位法官一致認為,“必須將外交權力,即處理外交關係的能力,交到總統手中”。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