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烏克蘭電網淪戰場釀難民潮 普京擬發動全面戰爭?美認定伊朗「直接實地參戰」

2022-10-21
類別: 歐洲與世界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俄烏戰爭近8個月,俄軍今天(10月21日)繼續強轟烏克蘭,多個城市傳出爆炸。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俄軍攻擊讓烏國電網淪為「戰場」,將引發新一波難民潮,他並指控俄軍在烏南電廠水壩佈雷,恐釀成「大規模災難」。俄烏戰爭局勢一再升級,美國務卿布林肯認為,俄軍近來一系列操作顯出俄國總統普京陷入「絕望」,已相當接近準備發動全面戰爭的程度。

普京視察動員人員訓練情況,但視察裝備的畫面被實情打臉,有動員兵訴苦裝備都得自掏腰包買。此外,俄國軍備耗損慘重,瑞典上百個測速照相機遭竊,被懷疑安裝在俄軍無人機上。美國表示有「可靠情資」確認伊朗已「直接實地參戰」。拉脫維亞總理呼籲歐盟必須持續團結支持烏克蘭,努力使俄羅斯承擔法律責任。馬達加斯加外長在聯合國投票譴責俄吞烏4州後,遭總統解職,他表示根據自己良心投票,歷史將會評斷一切。

You might also like

美智庫正式宣布與中共進入新冷戰 「它比蘇聯更危險」

美智庫正式宣布與中共進入新冷戰 「它比蘇聯更危險」

2023-03-29
美司法部:FTX創始人向中共行賄4000萬美金

美司法部:FTX創始人向中共行賄4000萬美金

2023-03-29

俄軍續轟烏國多城 赫爾松魁儡長官稱渡口遭砲擊4人身亡

俄軍今天(10月21日)繼續強轟烏克蘭,多個城市傳出爆炸。外媒報導,烏克蘭當局表示,哈爾科夫市(Kharkiv)和札波羅熱市(Zaporizhzhia)今天傳出一連串爆炸。俄軍在過去數週加強針對烏克蘭的飛彈攻擊,且鎖定電力設施。

哈爾科夫市長泰芮可夫(Igor Terekhov)今天說道,飛彈擊中一處工業設施,並稱救難人員尚未能評估損失及確定是否有人員傷亡。

哈爾科夫州州長席尼胡波夫(Oleh Sinegubov)則稱有5人受傷。

札波羅熱州州長史塔魯克(Oleksandr Starukh)表示當地發生爆炸,但沒有立即提供進一步細節。

俄羅斯扶植的赫爾松州(Kherson)副州長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今天則表示,烏克蘭火箭砲昨晚擊中俄國控制的赫爾松市一處渡口,造成4人身亡。

俄國上個月才宣布兼併的赫爾松州,俄扶植的當局本週表示,由於烏克蘭反攻力道愈來愈猛烈,他們計劃在未來6天內撤離大約5萬至6萬人。當局稱,目前約有1萬5,000人離開。

供暖危機!烏克蘭電網淪戰場 澤連斯基警告新難民潮 控俄在烏南發電廠水壩布雷

綜合路透社與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昨天表示,俄羅斯攻擊烏克蘭能源設施,讓烏國電網淪為「戰場」,引發新一波難民潮。

澤連斯基辦公室公布這段預錄談話影片,他對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演說時指出:「俄羅斯領導層已下令將能源系統變成一個戰場,對我們在歐洲的所有人再次這樣做,後果非常危險。」

澤連斯基本週稍早表示,俄羅斯已摧毀烏國大約1/3的發電廠,導致冬季降臨時停電停水。基輔昨天首度下令全國限電。

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對我們的能源設施進行恐怖攻擊,其目的是竭力在今年秋冬季製造烏克蘭的電力與供暖問題,因此會有更多的烏克蘭人前往歐洲國家。」「俄羅斯正在挑起烏克蘭人新一波移民潮,出走到歐盟國家。」

他說,為因應這種情況,盟邦應提供更多防空系統,以及對伊朗實施加碼制裁,因德黑蘭生產了莫斯科正在使用的一些無人機。

聯合國表示,770萬烏克蘭人於2月24日俄羅斯入侵後逃離家園,約為戰前烏克蘭人口19%,目前在歐洲各地討生活,一些難民一直找不到收入還過得去的工作。

此外,澤連斯基指控俄羅斯計劃在烏國南部赫爾松(Kherson)地區卡霍夫卡(Kakhovka)水力發電廠的集水區和水壩布下地雷。這座水壩目前由俄軍所控制。

澤連斯基補充說,「若水壩被摧毀…北克里米亞運河(North Crimean Canal)將瞬間消失」,這將會是場「大規模的災難」。

局勢一再升級 普京擬發動全面戰爭?布林肯:相當接近

CNN報導,美國務卿布林肯接受ABC節目「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專訪時表示,近期俄軍對烏克蘭的攻擊模式,是另一個普京陷入「絕望」境地的徵兆。

當被主持人問到普京是否在為全面戰爭(all-out war)做準備?布林肯認為「相當接近」。

主持人再問普京目前的行為是否合乎理性?布林肯說,「他的目標並不理性」。至於俄國是否真的可能對烏克蘭動用核武?布林肯回答,「我們已經向普京直接或私下清楚表明任何動用核武的嚴重後果。」不過他補充,「此時此刻我們還沒有理由改動我們的核武態勢」。

被打臉!普京視察動員訓練展決心 動員兵訴苦裝備都得自掏腰包買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昨天(10月20日)視察動員人員訓練情況,表達對增兵前往烏克蘭的決心。

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畫面顯示,身著黑衣的普京參觀了位於莫斯科東南邊的利珊(Ryazan)地區一座射擊中心,帶著護目鏡和耳罩,試用了新研發的SVD狙擊步槍,還擁抱了那裡的軍人。

隨後,普京似乎要離開,但又折回來問現場一名士兵說:「你的家裡有哪些人?」那名應徵入伍的士兵說:「有1個女兒,5歲大。」普京抱了抱他,並祝他「一切順利」。

軍方人員也向普京展示應徵入伍者的裝備,一整排的士兵中,部分人打開背包展示攜帶的物品。

普京此行前,有報導說,應徵入伍者的裝備不齊,引發反彈。

不過,普京這次視察裝備的畫面,恐怕仍是宣傳意義大於實質。有外媒爆料,受動員投入戰場的士兵向家人吐苦水,軍方完全沒有提供任何裝備,所有的物品都要自己掏腰包購買。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國的後勤支援始終問題不斷。《衛報》報導,俄國民眾希什卡諾娃的23歲兄弟佛拉迪米爾上週被動員到烏克蘭前線作戰,她將兩人這段期間的通話記錄下來,放上俄國社群網站VK。

佛拉迪米爾在電話中不斷吐苦水,「他們真的什麼軍配都沒有提供。陸軍真的一無所有,我們得自掏腰包買裝備。」他還說,「我還得幫自己的步槍上漆來遮蓋生鏽的部分。這是一場噩夢…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要我們掏錢買手榴彈。」

報導指出,佛拉迪米爾的經歷並非個案,因為全俄國都有消息傳出,動員新兵從保暖衣到護具都得自己花錢購入,顯示士兵即便到達前線,軍方還是連最基本的物資都沒辦法提供。

雖然俄國軍方的聲明強調,所有動員兵都會獲得服裝和配備。但提供士兵協助的組織成員表示,當地的徵兵辦公室「強烈建議」受動員的新兵攜帶自己的裝備。

在烏克蘭戰爭遭遇一連串挫敗後,普京發出局部動員令,計畫徵召30萬士兵前往烏克蘭戰場。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動員令發出後,已有超過20萬人應徵入伍。

瑞典上百測速照相機遭竊 疑安裝在俄軍無人機上

俄羅斯在近8個月的俄烏戰爭中已耗損大量軍備,在國際制裁下,生產新裝備凸顯困難。先前曾傳出俄軍的鷹-10(Orlan-10)無人偵察機居然使用相機大廠佳能(Canon)生產的單反相機做為觀測器材。而近日瑞典媒體報導,這些佳能相機似乎來自該國被盜的「測速照相機」。

《瑞典晚報》(Aftonbladet)20日報導,瑞典交通管理局表示,近幾個月來瑞典各地約有一百多台測速照相機遭竊,但竊賊只將測速照相機內安裝的相機盜走;而更換每個測速照相機的成本約為25萬克朗。

瑞典安全局(SÄPO)則表示,他們相信瑞典道路上的測速照相機遭竊事件與俄羅斯鷹-10(Orlan-10)無人偵察機之間有關聯,但無法提供更多相關資訊。

而根據香港數位產品資訊網站「dcfever」4月13日報導指出,俄軍鷹-10無人偵察機上的佳能單反相機應是於2015年出產的「EOS 750D」,在佳能相機等級分類中屬於入門級。

美確認伊朗「直接實地參戰」 在克里米亞基地訓練俄軍使用無人機

大量伊朗無人機被發現用於攻擊烏克蘭,引發國際譴責。美國進一步表示,伊朗軍事訓練人員早已前往俄國佔領的克里米亞,協助俄軍使用無人機,「直接實地參戰」。這讓早已升高地緣政治緊張關係的近8個月戰爭更令人憂心。

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在例行媒體簡報會上表示,美國可以確認,駐紮克里米亞(Crimea)的俄羅斯軍事人員一直操作伊朗無人機對烏克蘭各地進行動態攻擊,包括近日對基輔的攻擊。

報導指出,俄羅斯在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在半島南部進行軍事訓練,並重開蘇聯時期的軍事基地,作為侵略烏克蘭的環節之一。

普萊斯說:「我們評估…伊朗軍事人員實地現身克利米亞,在這些軍事行動中協助俄羅斯。」他強調美國有「可靠情資」,但是沒有提供證據。

俄羅斯和伊朗都參與已進行11年的敘利亞內戰,也都力挺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伊朗和俄羅斯可以向全世界撒謊,但他們當然無法掩蓋事實,事實就是,德黑蘭現正直接實地參戰。」

柯比告訴記者,華府將採取一切手段「揭露、嚇阻和對抗」伊朗對俄羅斯供應軍火,包括祭出更多制裁,同時也考慮對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

雖然伊朗和俄國始終否認西方指控,但歐盟認為此事罪證確鑿,已宣布對3名伊朗將軍以及伊朗一家軍火公司實施制裁。

拉脫維亞總理籲繼續團結支持烏 馬達加斯加外長聯合國勇投良心一票

路透社報導,歐盟成員國拉脫維亞的總理克里斯賈尼斯·卡林斯(Krisjanis Karins)表示,歐盟必須繼續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且應讓俄羅斯為其發動戰爭而承擔法律責任,也應該增加對白俄羅斯的制裁。

他說,「俄羅斯的戰爭變得越來越殘酷,現在不僅針對烏克蘭軍隊,甚至針對烏克蘭人民以及其基礎設施。」

此外,路透社報導,馬達加斯加總統拉喬利納(Andry Rajoelina)辦公室內2名消息人士表示,總統已將外交部長蘭德里亞曼德拉托(Richard Randriamandrato)解職,原因是他在聯合國大會上投票譴責俄羅斯併吞烏克蘭4州。

聯合國大會上週三(12日)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譴責俄羅斯「企圖非法吞併」烏克蘭4州,並呼籲所有國家不要承認這一舉動。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有143個國家投票支持這項決議,該決議還重申了烏克蘭在其國際公認邊境內的主權、獨立、統一與領土完整。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讓許多非洲國家處於非常尷尬的立場。一些國家與西方世界還有前蘇聯都有著複雜的歷史關係,跟俄羅斯更有著重要的經濟聯繫。

馬達加斯加在俄烏戰爭發生後就宣布將保持中立,直到外交部長蘭德里亞曼德拉托上週在聯合國大會上投下預期外的一票。

蘭德里亞曼德拉托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訪問時表示,「我根據自己的良心投下了這一票。我不認為投票結果會損及國家利益,歷史將會評斷一切」。

相關新聞:

最新戰況:俄撤退赫爾松已定?莫斯科「提高戒備」 專家曝普京下一步 歐盟宣布制裁伊朗

最新戰況:赫爾松決戰開打 普京出招戒嚴4併吞區 烏製新武器可攻莫斯科 中共再發緊急撤僑

最新戰況:俄使冬季狠招恐嚇烏平民 伊朗自爆供俄導彈 背後有藏鏡人?歐美擬祭新制裁

相關文章

美智庫正式宣布與中共進入新冷戰 「它比蘇聯更危險」

美智庫正式宣布與中共進入新冷戰 「它比蘇聯更危險」

2023-03-29

3月28日(週二),美國智庫機構——傳統基金會發布了一份報告,明確指出美國正處於與中共政權的新冷戰當...

美司法部:FTX創始人向中共行賄4000萬美金

美司法部:FTX創始人向中共行賄4000萬美金

2023-03-29

3月28日發佈的美聯邦檢察官起訴書顯示,31嵗的加密貨幣平台FTX創始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向至少一...

加強聯盟對抗中共 美國會擬邀尹錫悅演說

加強聯盟對抗中共 美國會擬邀尹錫悅演說

2023-03-28

3月28日,《日經亞洲》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說,美國國會正安排邀請韓國總統尹錫悅發表演說,希望藉此促...

天主教神父觀神韻感悟:應該走神指的路

天主教神父觀神韻感悟:應該走神指的路

2023-03-28

美國神韻巡迴藝術團26日下午在加拿大溫哥華進行了最後一場演出。天主教神父喬瓦尼.斯基耶薩裡(Giov...

下一篇
美國中期選舉最新選戰情況: 麻州最後辯論 迪爾與希利就稅收能源等各持己見

美國中期選舉最新選戰情況: 麻州最後辯論 迪爾與希利就稅收能源等各持己見

編輯推薦

諾貝爾獎壓軸獎項得主揭曉 經濟學獎不是正牌?

諾貝爾獎壓軸獎項得主揭曉 經濟學獎不是正牌?

2022-10-11
司法部擬製造「十月驚奇」?川普:FBI已被「武器化」

司法部擬製造「十月驚奇」?川普:FBI已被「武器化」

2022-09-22

熱門文章

  • 不在西班牙工作也能生活在西班牙?西國政府推出新種類簽證

    不在西班牙工作也能生活在西班牙?西國政府推出新種類簽證

    635 分享
    分享 254 Tweet 159
  • 2022精選9大德國聖誕市集

    628 分享
    分享 251 Tweet 157
  • 法國傳統服飾趣聞:扣子越多越有錢

    620 分享
    分享 248 Tweet 155
  • 2022歐洲最美麗的10個聖誕市場

    619 分享
    分享 248 Tweet 155
  • 歐洲7個最佳滑雪勝地 度假出遊好去處

    602 分享
    分享 241 Tweet 151
希望之聲-歐洲網 SOH Media ( EU ) LTD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