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逾8個月,10月27日傳出克里米亞有發電廠遇襲,烏克蘭基輔州與中部地區電網再遭徹夜攻擊。俄羅斯26日起展開入侵烏克蘭後首次年度核演習,總統普京透過視訊遠距監軍,再指控烏克蘭擬用「髒彈」。
烏防長認為,不相信普京愚蠢到使用核武,表示雙方將在赫爾松陷入苦戰。美國表示升級版核彈頭將提前運抵歐洲。俄國稱西方商業衛星幫助烏克蘭,將被視為打擊目標,劍指「星鏈」服務,美國放話敢打必反擊。
傳普京「乾女兒」緊急逃亡海外。俄駭客網攻以色列國會網站。繼波羅的海三國後,波蘭國會認定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
克里米亞電廠遇襲 俄徹夜砲轟烏中部電網 烏增兵烏北防俄再借道白俄入侵
俄烏戰爭月初因克里米亞大橋(克赤大橋,Kerch Bridge)爆炸而再度白熱化,10月27日又傳出該地區有發電廠遇襲。
外媒報導,位於克里米亞半島西南岸港城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巴拉克拉瓦區(Balaklava)的一座火力發電廠,27日遭遇無人機襲擊。事發地點最近的烏克蘭控制區是赫爾松州卡蘭恰克區(Kalanchak),距離約260公里,從推特上曝光的畫面可以看到現場發生爆炸,濃煙竄天。
由俄國任命的塞瓦斯托波爾長官拉茲沃扎耶夫(Mikhail Razvozhaev)事後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指稱,一架無人機攻擊該發電廠,導致一台變壓器爆炸起火,已暫停運作搶修中。這次攻擊行動沒有人員傷亡,對城市和整個半島的電力供應沒有影響。
路透社報導,26日晚間到27日,烏克蘭中部地區的電網再遭俄國砲火擊中。烏克蘭國家能源公司(Ukrenergo)27日在Telegram發布訊息,限電措施很可能擴大實施,中部電網遭俄軍徹夜攻擊,「中部各州能源系主電網的儀器設備遭到毀損。」
烏克蘭首都所處的基輔州電力設施也遇襲,發電量大降30%。州長庫列巴(Oleksiy Kuleba)稍晚在Telegram發布影片說明:「昨夜敵軍毀壞基輔州能源基礎建設的設施,多處重要設施無法運作。」
基輔州的軍事單位表示,由於俄軍持續攻擊,基輔州「務必針對緊急無限期斷電有所準備」。
最近幾週,俄方屢屢針對烏克蘭的基礎建設發動攻勢,包括電力設施與電網設備,導致烏克蘭幾百萬人長時間無電可用,時序逐漸入冬,缺乏暖氣設備也成了嚴峻的民生問題。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總參謀部副參謀長赫羅莫夫(Oleksii Hromov)2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目前沒有觀測到(在白俄羅斯)有攻擊部隊的存在。(但是)他們確實存在也將構成威脅。我們正在應對,已經在北方增加了部隊人數。」
俄軍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曾一度經由白俄領土發起攻勢,對車諾比核電廠(Chernobyl nuclear Plant)以及首都基輔(Kyiv)造成威脅,不過後續烏軍成功反攻,促使俄軍收縮戰線,轉而將烏東頓巴斯地區(Donbas)作為主攻方向。
普京監軍侵烏後首次核武演習 俄烏雙方恐陷赫爾松苦戰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10月26日展開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年度核武軍演,俄國與西方緊張情勢加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6日透過視訊遠距監軍,並與區域情報單位開會,同時再度指控烏克蘭計畫使用「髒彈」(dirty bomb)。
俄國年度「雷霆」(Grom/Thunder)戰略核武部隊演習,排練對於核武攻擊的反應,出動核子潛艦、戰略轟炸機及洲際彈道飛彈。克里姆林宮指出,俄軍從北極地區朝遠東地區發射多枚彈道及巡弋飛彈。
俄羅斯在升級核威脅之際,進行核軍演,莫斯科也一口咬定,烏克蘭正準備使用含有放射性物質的「髒彈」。俄國防長這次更致電中國和印度的防長,警告烏克蘭可能將以此栽贓俄羅斯,立即引來北約的譴責。
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說:「北約盟國否認這一明顯錯誤的指控,俄羅斯經常指控其他人,要做自己打算做的事情,全世界正密切關注。」
美國總統拜登則表示目前還無法斷定,俄羅斯正企圖策劃一場「假旗行動」,以合理化軍事升級,不過,拜登再次鄭重警告俄羅斯不要恣意妄為使用戰術核武器。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則直言,不相信普京愚蠢到使用核武,但是烏軍目前在烏南赫爾松的反攻,遭逢挫折。他說:「赫爾松方向的反攻戰,比哈爾科夫方向的要困難許多。」
烏克蘭指出,俄軍正使用農田灌溉溝渠充當壕溝,烏克蘭進入雨季更是妨礙烏軍推進,同時俄軍也沒有撤出赫爾松市的跡象,反倒是當地親俄政權宣稱,已經在過去一週撤出7萬平民。未來俄烏雙方恐怕將苦戰赫爾松市。
因應核威脅?美升級版核彈頭將提前運抵歐洲核武庫
美媒《政客》(POLITICO)10月27日根據一份美國外交電報和知情人士消息指稱,當前俄羅斯威脅使用核武器的威脅加劇,西方世界積極採取更多措施阻止莫斯科越過該紅線,美國決定加快向歐洲的北約基地部署核武器進程。
《政客》引述的外交電報內容顯示,美國官員本月在一場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閉門會議上,告知成員國美軍升級版B-61的12型戰術核彈頭原定明年初抵達歐洲,但現在已底定提早至今年12月,此舉是為歐洲多個武器儲存設施替換舊武器,以供美國和北約同盟國使用。
美國防部表示升級並確保武器庫存是必要措施,美軍B61核武器的現代化工作已進行多年,與烏克蘭問題無關。不過該消息曝光後,部分人士擔心此舉恐進一步加劇歐洲本就危險的情勢。
據悉,美方在該場閉門會議宣布此消息後,北約展開了代號「堅定正午」(Steadfast Noon)的核威懾演習。北約官方強調該演習是計畫中的年度演習,與俄烏戰爭無關,但外界認為是要回應普京「不排除動用核武」的威脅及近日登場的「雷霆」核武演習。
戰到太空?俄稱打擊商業衛星威脅馬斯克 美放話:敢打絕對奉還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高階官員稱,若美國及盟友的商業衛星用於烏克蘭戰爭,將被視為俄國的合法打擊目標。
俄羅斯外交部防止擴散與軍備控制司副司長伏隆佐夫(Konstantin Vorontsov)26日在聯合國主管裁減軍備和國際安全的第一委員會會議上,指控美國及其盟友正試圖利用太空實行西方霸權,使用西方衛星協助烏克蘭作戰,是「極為危險的趨勢」、是「挑釁」,「準民用基礎設施或許會成為報復打擊的合法目標」。
俄羅斯和美國、中國都具備顯著的太空攻擊能力,2021年俄羅斯發射一枚反衛星飛彈,摧毀自家衛星。
伏隆佐夫在會議上說,「我們在談的是美國和其盟友讓民用太空基礎設施、包括商用設施,參與武裝衝突中。」他沒有具體點名衛星公司,不過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在本月被爆出曾致信要求美國防部為烏克蘭使用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服務付費,否則可能中斷服務,引發爭議後,後來又表示將繼續對烏克蘭提供星鏈服務。
根據聯合國新聞稿,烏克蘭代表在這場會議上反控俄羅斯的太空計畫,已經從和平性質變成侵略,其所作所為違反了和平使用太空的國際規範。
對此,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27日表示,任何針對美國基礎建設的行為,美方會有所回應。柯比還說,公開資料顯示,俄羅斯一直企圖取得反衛星科技。
反戰遭警突襲搜查? 傳普京「乾女兒」緊急逃亡海外
據《自由時報》引述外媒報導,被外界視為普京「乾女兒」的俄國社交名媛克謝尼婭(Ksenia Sobchak),據傳10月26日突然遭到警方突襲搜查住家,她於當天緊急離境。據執法當局說法,克謝尼婭被指控「散播政府假資訊」,若查獲「相關證據」,恐被指控為「外國代理人」。
克謝尼婭所創辦的媒體「警示新聞」(Ostorozhno Novosti)被當局指控「公開散布關於政府機構執行職權的假錯資訊」,這項法律是俄烏戰爭後所頒布的新法律,最高可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
目前外界尚不清楚,克謝尼婭與該媒體究竟是哪些言論觸怒了克里姆林宮,初步懷疑是她們對於普京下令入侵烏克蘭的批評與反對。
俄國「外國乾預偵查公共委員會」的負責人約諾夫(Aleksandr Ionov)表示,委員會正在釐清克謝尼婭是否收受外國資金,以此來散播對當局不利的假新聞。
報導指出,因克謝尼婭否認約諾夫與委員會的不實指控,才遭到警方上門搜查,而「警示新聞」正在接受該委員會的調查,旗下的一些記者及業務主任蘇漢諾夫(Kirill Sukhanov)已遭到警方拘留,至於其他員工則在接受偵訊當中。
今年40歲,有「俄羅斯希爾頓」之稱的前知名主持人克謝尼婭,其父為普京的大學法律老師和政治導師阿納托利.蘇布查克(Anatoli Sobchak),家族與普京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克謝尼婭從小就認識普京。儘管如此,克謝尼婭卻多次公開反對普京與克里姆林宮的獨裁政策,甚至還曾在2017年時參選總統挑戰普京。
東歐網媒《NEXTA》27日PO出一段影片,稱與白俄羅斯安全部隊相關的頻道發布一段克謝尼婭從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州(Vitebsk)的檢查站離境,抵達立陶宛的影片。片中可見克謝尼婭與一位隨行男子帶著行李步行至檢查站,並在檢查中出示護照。東歐媒體《Visegrád 24》則稱,克謝尼婭出示的是以色列護照。
報復援烏 俄駭客網攻以色列國會網站
《烏克蘭真理報》引述以色列第12頻道電視台(Channel 12 TV)報導稱,以色列預定11月1日舉行國會改選前夕,一個與俄羅斯情報機構有關的駭客組織在社群平台「Telegram」聲稱發起網攻行動,「這是對以色列幫助烏克蘭的報復」。
不過,以色列國會的控制系統隨即檢測到駭客攻擊行動,並在幾分鐘內將其消除。
俄羅斯與烏克蘭境內都有龐大猶太裔人口,據估計以色列1/5人口與俄烏兩國有淵源,因此以色列在俄烏戰爭中一向持中立態度,一方面不明確表態譴責俄國,另一方面運送人道物資給烏克蘭,但不願提供武器援助。
不過俄軍近來以大量伊朗製自殺無人機,無差別襲擊烏克蘭平民目標後,更顯德黑蘭與莫斯科的軍事合作不斷提升。
作為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死敵,以色列近期頗有微詞,僑民事務部長夏伊(Nachman Shai)認為應該放棄中立態度,轉而提供烏克蘭武器,但此番言論引起俄羅斯警告將損害俄以關係。
雖然司法部長薩爾(Gideon Saar)出面表示立場不變,不會提供武器給烏克蘭。但後來傳出以色列不但提供有利情報,使烏軍擊落伊朗無人機成功率顯著提升,還有一家以色列軍火公司輾轉透過波蘭提供「聰明射手」(Smart Shooter)反無人機系統,使烏軍有效摧毀伊朗自殺無人機。
波蘭參院通過認定俄為「恐怖主義國家」
波蘭國會上院參議院於26日通過一份決議,發布聲明譴責俄羅斯侵犯烏克蘭領土,決議將俄羅斯列入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並強調必須擊敗、剝奪俄羅斯威脅鄰國的任何機會,追究俄羅斯的戰爭罪行。
波蘭參議院共有100個席位,本次決議獲得所有出席的85名議員一致支持。該決議寫道,俄羅斯入侵者透過轟炸平民目標來恐嚇烏克蘭城市的居民,穿著俄羅斯制服的土匪在被佔領土上折磨和謀殺戰俘和平民,烏克蘭公民遭驅逐出境,被流放到俄羅斯邊疆地區。
該文件強調說,「我們從歷史的篇幅中清楚地知道所有這些國家恐怖主義行為。歐洲人認為他們永遠不會受到種族滅絕和戰爭罪行的威脅,然而與此同時,普京和他的暴力機器又重拾史達林主義和納粹政權的殘酷行徑。因此,有必要打敗俄羅斯,剝奪它威脅鄰國的任何機會。」
決議中說,「波蘭共和國參議院再次強烈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並呼籲所有倡導和平、民主和人權的國家承認俄羅斯聯邦政府是一個恐怖主義政權」,同時呼籲國際社會全力支持國際刑事法院追究俄羅斯戰爭罪行。
俄烏開戰後,波蘭慷慨伸援,幾週內就有51%的波蘭成年人為烏克蘭難民購買物品,在2月底至6月底期間捐贈近100億茲羅提(約21億歐元),超過2021年全年的慈善捐款。
此前,拉脫維亞於8月宣布俄羅斯為「支援恐怖主義的國家」,譴責其「對烏克蘭人民進行有針對性的種族滅絕」,而立陶宛及愛沙尼亞則分別於5月及10月18日通過了一項類似的決議。波羅的海三國曾於蘇聯佔領中度過近50年,現已成為普京政權最強烈的批評者。
相關新聞:
核戰?俄提「髒彈」後進行核演習 赫爾松恐爆「最激烈戰鬥」 普京或拿糧食主導G20峰會 以色列秘密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