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漢堡港碼頭股權收購案的爭端,德國政府採取了 “妥協” 方式,同意中遠海運(COSCO)收購股份的比例從原定的35%降低到24.9%,這意味着中方將不會獲得碼頭董事會的否決權,也不能參與港口戰略決策。儘管如此,這一加強德中經濟嵌合的交易依然引來了多方警告。
中資入股漢堡港引發抗議不斷
綜合媒體報道,肖爾茨(Olaf Scholz)政府為中資入股漢堡港妥協方案開了綠燈,但圍繞中資入股漢堡港爭議,德媒、學者繼續抗議不斷。
《世界報》以《肖爾茨正成為安全隱患》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如今的這個時代,誰要是依然以為中資海外收購純粹是出於商業利益,就絕不僅僅是過於天真,尤其是在情報機關、各個政黨都指出巨大危險的情況下。並警告說,中國(中共)大肆收購歐洲港口,是為了離間歐美關係。
《漢堡晨郵報》以《別再犯同樣的錯誤》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漢堡港本來就已經過分依賴中國,現在吸納中資入股,更是會進一步加強依賴。
“這樣的做法,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德國的天然氣政策:我們也曾經為了短期的利潤而陷入致命的依賴性,我們曾經無視一切擔憂,曾經對一個專制政權點頭哈腰,曾經徒勞地寄希望於 ‘以貿易促轉變’。”
德國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朗哈默 (Rolf Langhammer) 在接受德廣聯採訪時指出,縮水版入股方案是德中雙方妥協後的結果,保全了兩邊的顏面,因為徹底喊停這筆交易會讓本就趨於冷淡的德中關係雪上加霜。但是這裡的關鍵問題並不在於股份多少,而在於中遠集團是北京的海上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朗哈默指出,中遠集團近年來已經配合北京的 “一帶一路” 規劃入股了一系列港口,而在海運數字化領域中遠集團等中資企業也有着不小的野心。
德國知名漢學家馮凱(Kai Vogelsang)周二(25日)與一眾學者致信給肖爾茨,呼籲政府終止這項入股案。
信中直言,中共過去2年不僅制裁 “不順從” 的國家,還制裁批評中共侵犯人權的歐洲議員或學者,且中共領導人默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還公開威脅不排除對台軍事入侵,“有鑒於這些威脅,我們就應該禁止向中國企業出售關鍵基礎設施。這筆交易不僅是給民主夥伴一記耳光,也是對德國減少對中依賴所做努力的嘲諷。”
對於德國政府考慮讓中遠集團以24.9%入股漢堡港集裝箱碼頭,而非此前計畫的35%,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三(10月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希望有關方面理性看待中德務實合作,停止無端炒作。
報道說,目前,中遠集團已經是全球第三大海運商,參與全球50多個集裝箱碼頭的運營,其中包括荷蘭鹿特丹港(Rotterdam)、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Antwerp)、希臘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意大利瓦多(Vado Ligure)等14個重要歐洲港口。漢堡港將會是中遠在歐洲布局的最後一個環節。
之前,在聯邦經濟部、內政部、國防部、交通部、外交部、財政部一致反對的情況下,漢堡州長岑徹爾 (Peter Tschentscher) 則依然堅定支持中遠入股 “福地” 碼頭。他對德新社表示,並不擔心入股交易案會導致中共能夠侵入關鍵基礎設施,因為漢堡港務局仍將100%掌控港口運營,”35%的股份並不會導致中遠海運獲得戰略影響力。”
他強調,屆時中遠海運只會是碼頭的 “租戶”,碼頭本身仍將完全由漢堡州政府持有。漢堡市是德國三個 “市州” 之一,具有等同於聯邦州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岑徹爾與總理肖爾茨同屬社民黨,而肖爾茨在2010年至2018年間曾擔任漢堡州長。
肖爾茨下月初訪華試水? 德情報官員表擔憂
德國總理肖爾茨仍然執意允許中資入股漢堡港。正在希臘雅典訪問的他10月27日再次強調,如今的縮水版中遠入股漢堡港方案 “是正確的方案”。他認為,各方為避免外部勢力獲得過多的對基礎設施之影響力而提出批評,這是正確的,”而在這筆入股交易案中,也不會讓其獲得不當影響力”。肖爾茨說,漢堡港的土地依然是德國國有資產,永遠不會私有化。
肖爾茨還就其下星期的訪華行程表態說:”必須確保不陷入單方面對華依賴。許多企業現在正做出決策,從而讓供應鏈更加多樣化。”
據報道,去年9月,中國集裝箱碼頭營運商中遠海運港口表示計畫收購德國漢堡 “福地” 集裝箱碼頭35%權益,作價為6500萬歐元。漢堡港是中國與歐洲之間海上和大陸貨物運輸最重要的物流樞紐。中遠有意將漢堡港 “福地” 碼頭打造成在歐洲的首要轉運樞紐。分析人士還指出,中國國企中遠集團入股漢堡 “福地” 碼頭,還體現了北京的戰略意圖。
就在去年,漢堡港口與倉儲物流公司 (HHLA) 收購了意大利第里雅斯特港的一個大型集裝箱碼頭,從而阻擋了同樣有收購意向的中國企業。德廣聯援引專家觀點指出,現在中遠集團與HHLA合作,將獲得包括第里雅斯特港在內的多個地中海港口的進入特權。中共政府將地中海沿岸港口視作 “一帶一路” 的重要環節。
漢堡港總共有四個集裝箱碼頭。此次交易如果完成,”福地” 碼頭的剩餘65%股份仍將由HHLA持有。 HHLA目前由漢堡市政府持有多數股權,因此也能被視作德國的國有企業。”福地” 碼頭的土地所有權屬於漢堡州政府,且不受此次交易的影響。不過,中遠入股後,這家中共國資企業將在碼頭董事會中擁有投票權。由於事關 “重要基礎設施”,這樁交易需要獲得德國聯邦政府的批准。
肖爾茨定於11月上旬訪問中國。他將是自2019年11月以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歐盟國家的領導人,也是習近平在剛剛結束的二十大上打破慣例連任第三任領導人,大權獨攬之後首位訪問北京的西方國家領導人。
本周早些時候,德國聯邦情報局 (BND) 局長卡爾 (Bruno Kahl) 在聯邦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對於中資入股德國關鍵性基礎設施的問題,我們必須慎之又慎”。他表示,港口應被視為關鍵性基礎設施,因此必須對所有投資港口的意向都進行認真的審核。卡爾認為,中共會利用其包括 5G 設施在內的技術和經濟實力來實現其政治目的,德國應對此有所準備。卡爾說:”當中德兩國間發生政治分歧時,中國(中共)就會使用上述手段。”
負責德國國內情報工作的憲法保衛局局長哈爾登旺(Thomas Haldenwang)也表示,外資入股關鍵性基礎設施,還會為蓄意破壞以及操控民意等行為大開方便之門。哈爾登旺表示:”我和外國夥伴交流時,他們總是說,如果將俄羅斯比作一場風暴,那麼中國就是氣候變化。未來幾年內,我們必須為這場氣候變化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