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四十年來最高,拜登總統的支持率也在走低,但共和黨在本屆中期選舉,以大勝「紅潮」奪回國會控制權的預期並未出現。那麼,這將如何影響總統接下來所扮演的角色?
在選舉日第二天(11月9日),拜登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好於預期的結果讓他感到振奮,並稱這一天「民主得到了好消息」。他表示不打算改變什麼計畫,同時也沒承認犯了任何錯誤。
他重申,可能將在2024年競選連任,並承諾將與國會中佔據優勢的共和黨人合作。但也毫不避諱地說,對方要是敢推翻他前兩年任期的一切成就,他會出手阻攔,「我手上有一支可以『一票否決』的筆。」
「紅色浪潮」為何未現?
雖然通貨膨脹是本屆選舉中選民最關心的議題,但10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了0.4%,雖低於預期,也顯示通膨仍然對美國經濟構成威脅,但壓力可能開始緩和。因此,經濟問題對民主黨的影響,並沒有此前擔心的那麼大。
另外,墮胎權使許多年輕選民為保障生育選擇權,投向民主黨陣營。BBC援引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政治學教授泰勒(Jon Taylor)的話,假如最高法院沒有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Wade),民主黨就不會十分賣力地藉此激勵選民投票,「這實際上幫助了民主黨抵擋紅色風暴。」
再有,美國歷史上,幾乎所有在任總統所屬的政黨往往都會在中期選舉中慘敗。比如,柯林頓當政時,民主黨人在1994年失去了54個眾議院席位;小布希(喬治.布希)的共和黨人在2006年失去了31個席位;歐巴馬的政黨在2010年失去了64個席位;而川普領導的共和黨人在2018年失去了42個席位。
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布克勒(Justin Buchler)指出,中期選舉的往績可能在人們頭腦中形成了共和黨將在本次選舉中「大勝」的預期,但「我想,很多人被預測矇蔽了。」
「拜登被低估!」
美國政治評論家、柯林頓的高級顧問貝加拉(Paul Begala)在談到拜登時說,「他們在2020年有多少次沒把他(拜登)當回事?」或者認為他不可能推動那些最終得到通過的立法?可「政治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事情。但有個因素始終存在,就是喬·拜登被低估了!」
他認為,拜登可能會像前任柯林頓和歐巴馬在中期失敗後所做的那樣,以對抗和妥協並用的方式,從損失中恢復過來,並在兩年後贏得連任。
據紐約時報報導,拜登的助手稱,哪怕今天與川普主導的共和黨人合作也沒問題,雙方將關注在優先考慮的問題上,比如應對阿片類藥物危機、增加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以及打擊犯罪等。
11月8日(週二)晚,已有共和黨人表示,他們願在分歧領域與民主黨尋找共識。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川普最親密的盟友之一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對NBC新聞說,「如果形成一個(兩黨)分治的政府,也許會讓某些事情變得更好一些。」
但也有分析家認為,儘管拜登有跨黨派合作經驗,但下屆眾議院共和黨將更多地由川普的盟友主導。一旦川普競選總統,他似乎很可能說服這些成員處處抵制現總統。
而若是拜登為了兩黨合作的益處,做出太多的讓步,他也將遭遇黨內一些人的反對。華盛頓州民主黨進步派代表賈亞帕爾(Pramila Jayapal)在9日表示,「選民們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工薪階層受到了傷害,他們要求採取更多行動,而不是減少。」「無論我們是否保住眾議院,這都是昨晚選舉說明的一個大問題!」
到目前為止,在國會仍處於民主黨掌控的情況下,拜登僅就他上任頭兩年通過的立法付諸實施,就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包括基礎設施、氣候變化、醫療保健、製造業和其他領域所花費的上萬億美元支出。「在接下來的另一半任期中,期中選舉失利會讓他成為反擊者,」羅德學院政治學教授尼爾森(Michael Nelson)說,當然,「如果共和黨像以前一樣高估自身優勢,肯定也會(對拜登)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