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近日的訪美,因美國與歐盟在貿易上出現的嚴重分歧蒙上了一層陰影。在三天的國事訪問中,馬克龍將呼籲華府在其政策中,多加考慮俄烏戰爭對歐洲經濟造成的嚴重損害。而由拜登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IRA)為綠色科技生產商提供數千億高額補貼的新法規,也正在威脅歐盟的工業利益。
據法新社報導,因受新冠疫情(中共病毒)的影響,馬克龍成爲拜登出任總統以來,首位對美進行重大國事訪問的外國元首。11月29日(週二)晚,馬克龍抵達華府。儘管雙方均強調美法之間的關係「歷史悠久」,並在俄烏問題等意見一致,但兩國也表示,不斷發酵的經濟衰退和地緣政治日趨緊張不易解決。
由於俄羅斯斷供天然氣,令依賴俄國的歐洲能源價格高漲,其造成的經濟代價大於美國。有跡象表明,拜登在今年8月簽署的《通脹削減法案》中包括了一項價值3,700億美元的綠色補貼計畫,它對綠色技術的投資者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並讓全球企業遠離歐洲製造業大國,流向美國。
該計畫承諾給與綠色技術相關的投資稅收進行減免,同時也為購買在北美地區生產的電動車及其它綠能消費品提供大幅優惠。
上週,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和法國經濟財政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共同敦促,要求歐盟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做出強硬回應。他們表示,《通脹削減法案》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
在法國「第三電視臺」27日的節目中,勒梅爾呼籲歐洲各國必須達成共識,捍衛自身經濟利益,反對美國的補貼方案。法國或將通過談判,來免除美國反通貨膨脹行動的一些關稅和限制,但歐盟也需要採取地區保護行動。
據德國《明鏡》週刊報導,身為德國綠黨領導人的哈貝克於29日在柏林舉行的一場行業會議上稱,美國想要降低通貨膨脹、加大新能源產業投資,這是積極的。但問題在於,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中一些要求本土生產的保護主義條款,並不符合貿易組織原則。
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也表明,必須確保歐美之間的關係公平,否則可能引發「巨大的關稅戰」。此外,荷蘭也表態,希望避免任何形式的貿易戰。
路透社稱,本次勒梅爾也陪同馬克龍到訪華盛頓,預計他們將就巨額補貼的問題進行討論,並試圖說服拜登,調整部分補貼。
有匿名法國外交官向路透社透露,馬克龍將會告訴拜登,「不能既要我們在『中國問題』上支持你(美國),而你又對我們實施通脹法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