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安全政策專家布拉德利·塞耶(Bradley A. Thayer)周二(1月3日)在英文《大紀元》刊文分析了可能導致美中發生熱戰的三種情況及深層次原因。
塞耶的文章翻譯如下:
2022年12月21日,中共一架J-11戰鬥機與一架美國空軍RC-135聯合情報、監視和偵察機在南海險些發生相撞事件。這使人們意識到,中美兩國軍隊之間在海上或空中發生的事件可能迅速導致衝突升級。這一事件需要國際社會考慮另一場激烈的中美戰爭可能會如何開始。
中國共產黨自1949年上台以來一直與美國交戰,時至今日,中美安全競爭依然激烈。中美冷戰確實存在。
但是,美國與中共也發生過熱戰——打過兩場戰爭。第一次是朝鮮戰爭,美國和其他聯合國部隊與中共“志願軍”作戰。第二次是越南戰爭,在美國對北越的“滾雷行動”空襲期間,中共軍隊駐守在高射炮陣地,並協助重建橋樑、鐵路和公路。在越戰期間,這些高射炮陣地擊落了許多美國飛機,美國的高射炮反擊並殺死了中共武裝人員,並對北越的交通網絡進行了轟炸。
冷戰期間還有許多其他事件,特別是在1950年代的台海危機和越南戰爭期間,當時中共擊落了誤入中國領空(主要是海南)的美國飛機,包括A-6、F-4和F-104戰機。
中共還在國際空域擊落了美國的ISR飛機,而美國戰機也曾多次擊落中共戰機。
這段歷史提醒我們,與中共開戰對美國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將美國確定為蘇聯解體後對中共政權的主要威脅。
中美戰爭可能會在以下三種情況下發生,這是可能發生戰爭的直接原因。中美戰爭的更深層原因是中共咄咄逼人的主導和意識形態,以及相對力量對比向有利於中共的方向變化。
首先,可能像去年12月發生的的事件一樣,空中或海上的事件可能會導致中共政權迅速升級衝突。
其次,可能源於中共政權對美國盟友或夥伴的開戰,迫使美國做出回應。
第三,可能是中共針對關島或美國本土的有限或重大攻擊。
這三種情況都會導致直接衝突。而第一種情況最令人擔憂,因為事件可能會迅速升級。就像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對“戰爭迷霧”重要性的論述那樣:首先,對於危機事件或戰場上發生的事情,總是會有不完整的理解;其次,軍事衝突不會按照計畫者的預期進行,因此必須接受失敗——軍隊精心制定的計畫在與敵人接觸後可能無法實施;第三,衝突或有限的戰爭往往會升級。
不幸的是,在其戰略思想和實踐中,共軍對這些真正的風險和危險並不具備同樣的認識。 由於共軍是一支不專業的政治化軍隊,因此缺乏美軍所擁有的專業保障。這一事實使情況更加惡化,使當前的中美關係處於危險之中。由於對這些因素缺乏認識,中共政權可能會在事件發生後實施戰略升級。
由於有美國條約義務,中共對日本等美國盟友的侵略將迫使美國做出回應。令人擔憂的是,一支不專業的共軍會與日本發生衝突。中共對印度或臺灣等合作夥伴的侵略,不能保證美國一定會作出回應。因此,共軍可能會超越對新德里或台北的脅迫外交,實施有限的目標攻擊,就像中共在1962年對印度所做的那樣,或者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1967年以及最近在2020年和2022年發生的與印度的邊界衝突,或臺灣海峽的海上事件,總是有可能導致局勢升級。雖然新德里擁有核武器,但台北卻沒有,由於美國沒有對台北作出進一步的保護承諾,這使得中共發動襲擊的可能性更大。
最後,美國不能排除中共政權對關島、夏威夷或美洲大陸實施“突如其來”的有限或重大襲擊的可能性。中共常規、高超音速和核能力的驚人增長——而美國一直處於戰略緊張狀態——使得這種曾經令人難以置信的可能性完全掌握在中共手中。
與中共發生熱戰有很多途徑。如果真的發生,特定的方式將由中共政權的領導層來選擇。 對臺灣日益增加的敵意表明,世界可能很快就會走上這條道路。可悲的是,像去年12月的J-11/RC-135險些相撞這樣的事件提醒世界,中共政權咄咄逼人,中共軍隊鼓勵不專業行為。這使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並且事件升級的可能性越來越難以低估。
(原文鏈結:https://www.theepochtimes.com/how-will-a-hot-war-with-china-start_495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