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能源危機影響,從本周開始,德國的燃煤電廠已重新啟用。聯邦政府7月14日頒布法令,允許部分已關閉的煤炭發電廠和石油發電廠重新投入使用至2023年4月,以節省天然氣。然而專家指出,重新使用煤電不僅困難重重,還可能會減緩德國的能源轉型。
據德國之聲報道,在歐洲,德國多年來一直是能源轉型的環保先鋒之一。然而如今,隨着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進口的減少,德國面臨的 “氣荒” 局面正日益嚴重,這令幾乎被逼到牆角的德國政府,不得不決定啟用更多燃煤電廠。
當地時間8月1日,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局宣布,位於下薩克森州霍恩哈默爾地區的梅爾魯姆(Mehrum)煤炭發電廠即將重新連接至德國電網。
梅爾魯姆發電廠是聯邦政府法令頒布之後第一座重新併入德國電網的煤炭發電廠,該廠自2021年12月初以來一直處於備用狀態。該發電廠的凈輸出為690兆瓦,理論上可以為超過50萬個家庭供電。
據了解,德國政府計畫重啟6.9GW煤電和1.9GW褐煤發電裝機容量,以加強能源安全,這可能在未來12個月使發電用氣量減少52%。
總部設在柏林的煤炭進口商協會董事會主席貝特(Alexander Bethe)確認說,“今年冬天,我們肯定會進口超過3000萬噸的硬煤,以維持我們的發電站運行。這將比2021年增長11%。”
報道說,在烏克蘭戰爭之前,德國發電站50%的煤炭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但在4月9日,歐盟對俄羅斯下達了煤炭和石油的銷售和進口禁令(非立即生效):石油截至今年年底,而煤炭運輸需要在8月10日前完成。
雖然聯邦政府已經 “激活” 了傳統能源產業,以盡量節省天然氣用量,但多家能源運營商說,這一計畫面臨多重阻力,包括煤價高企、供應瓶頸和工廠設備老舊。
此外,煤炭的來源也是一個大問題。歐盟此前已經對俄羅斯的煤炭和石油都作出了禁止進口的制裁,而俄羅斯的動力煤和石油都是德國進口的大頭商品。德國煤炭進口商組織VDKi表示,德國可能在今年冬天之前找到俄羅斯煤炭的替代品,但相應的,技術問題可能無法避免,成本也會更高。
除了煤炭和石油,德國還注意到了核電。聯邦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曾表示,“對繼續使用核電持開放態度”,為避免出現電力短缺,德國應保持現有的發電能力並建設新的發電設施。此前,德國政府計畫逐步關停境內核電站,目前德國僅剩3座核電站仍在運營。
未來是否繼續使用本應今年年底結束服役的3座核電站?成了當今德國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
根據德國電視一台 “德國趨勢” 的民調結果顯示,僅有15%的德國公民支持今年年底關閉這3座核電站。41%的民眾表示,應該延長核電站幾個月的使用時間,另有41%的民眾支持長期使用核電站。
事實上,2021年德國電網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已經升至45%,但與此同時,德國本土發電量一直下滑,從2015年的647太瓦時下跌到2021年的490太瓦時。而德國2021年的總用電量為565太瓦時,用電缺口只能依靠進口別國電力解決。
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學院院長、能源專家傑森·博爾多夫(Jason Bordoff)稱,“我們將經歷首個全球能源危機。這場危機的後果將在全世界顯現,並且我認為,更糟的還在後面”。他指出,因受新冠疫情(中共病毒,COVID-19)、供應鏈問題和氣候變化等影響,早在俄烏衝突爆發前,市場就已處於緊張狀態。
近日,德國天然氣存儲設施的填充水平達到70.4%。根據德國7月21日宣布的新的能源方案,德國天然氣存儲設施儲備目標至9月1日達到75%的儲氣量,至10月1日達到85%,至11月1日達到95%。
聯邦能源網絡局報告稱,目前德國天然氣供應穩定,供應安全有保障。與此同時,其對天然氣供應形勢作出警告。
聯邦能源網絡局表示,供應量減少使天然氣批發價格持續保持高位。企業和私人消費者必須為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做好準備。
為應對冬季可能出現的天然氣短缺,德國官員再次呼籲民眾在入冬前減少天然氣使用量。德國聯邦能源網絡局預期,明年德國消費者有可能看到其月度取暖費用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