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消息,爲了應對中共的導彈威脅,美軍決定重新啓動二戰時期的太平洋基地選址,以應對潛在的中共威脅。
《華爾街日報》引述太平洋空軍(Pacific Air Forces)空中和網絡作戰副主任溫克勒(Michael Winkler)的話說,美軍重新啓用分散在太平洋島嶼的軍事跑道以及盟友的民用跑道,以實現空軍的敏捷作戰部署,一些二戰時期的機場選址遭到重新啓用,大量美軍飛行員被派遣到一些潛在地點,測量跑道並且瞭解當地情況,同時派遣承包商進行基礎建設,包括修建道路,建設倉庫和能源措施等。舉例說,五角大樓正在建設二戰時期的天寧島(Tinian)機場,當年投下兩顆原子彈的B-29轟炸機都是從當地起飛,目前已經荒廢,而如今爲了應對中共的遠程導彈,當地開始進行周密的清理,以重新啓動軍事作用。此外,美國軍方還在關島等地修建簡易機場,用作空軍庇護點之一。
美國方面指出,中共導彈的部署很可能會將日本、關島等少數大型基地作爲明顯的攻擊目標,比如説關島北部的安德森(Andersen)空軍基地,中方會認爲那是重要戰略位置,而當地的距離可以被中程彈道導彈覆蓋,因此,美軍試圖發展更多的零星戰略地點,部署分散的軍力網絡,在印太地區發揮更加廣闊範圍的影響。
美國國防部的資訊顯示,在太平洋島嶼北馬里亞納群島,美軍F-22戰機在島嶼上的機場停靠。同時,美軍的A10-C戰機也降落在與台灣建交的太平洋島國帕勞的軍事機場,重點防衛來自中共的地緣威脅。
溫克勒指出,美軍理論上可以利用基本任何的跑到,只要超過7000英呎就可以納入可作戰使用的範圍,因此,盟國中日本與菲律賓的許多機場設施都可以被使用。呂宋島就有六、七個合適機場。如果地點距離台灣臨近,那麽其地理位置就更加重要,如果距離主戰場越遠,軍事部署的貢獻可能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