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峰會後,外界擔心歐洲與美國因為俄烏問題陷入分裂。不過,更多信息逐漸曝光,事情並沒有這麼糟糕。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日前在《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發文說,英國「已經準備好且願意派出軍進入烏克蘭執行任何和平協議」。對此德國表示要觀望,波蘭反對,義大利猶疑不決,丹麥表示不排斥派軍的可能。
加上施凱爾稍早強調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可逆,與川普立場相反。這都讓外界擔心美歐分裂,歐洲內訌。甚至有人翻出川普在第一任期曾威脅脫離北約,擔心世界局勢巨變。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將軍認為,「美國脫離北約,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高。因為美國加入北約,不僅僅是北約的共同利益,也是美國本身的重大利益。尤其美國在北約國家有好幾個國家都有核保護傘、核共享政策,包括波蘭、德國、義大利等等。所以這也不是美國說要北約它就能脫離,因為它太多的軍事基地在歐洲國家。」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認為美歐確實出現一些裂痕:「這個裂痕表現在兩個方面,美國基本上已經排除了歐洲,包括北約和歐盟,在美俄談判當中出席的角色,等於是這是一場排除歐洲的談判,會讓歐洲形成很大的危機感,認為美國是在孤立歐洲,這是一個訊號。另外的訊號就是我們看到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他一向都是主張歐洲自主的。所以他在2月17號就召集了歐洲多國的領導人在巴黎舉行緊急會議,是希望能夠謀求歐盟內部的一個團結。」
不過施凱爾 17 日參加完馬克宏巴黎緊急會議後告訴媒體,英國確實已準備好與其他國家一起派軍到烏克蘭維和,但這必須有美國當後盾,因為美國的安全保證是嚇阻俄羅斯不再入侵的唯一有效途徑。
這可能是因為歐洲各國軍事實力實在有限。
路透社透露,美國上週已發外交照會,要求歐洲各國評估要不要參與烏克蘭安全保障,需要華盛頓提供什麼幫助。
外交照會提出幾個主要問題:如果派軍進入烏克蘭維和,這隻由歐洲主導的軍隊規模要多大?如何部署?部署多長時間?如果俄羅斯攻擊這隻軍隊,美國及盟友準備採取什麼行動?需要美國提供哪些支持?等等。
《華盛頓郵報》隨後透露,歐洲評估認為總共能部署 3 萬士兵入駐烏克蘭。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張平教授評價說,「最多三萬!三萬?俄羅斯要是打過來,這三萬人投降嫌多、玉碎嫌少吧。」
英國陸海空總兵力加上預備役只有18萬人。張平寫道:「真要打仗,這點兵力本土防禦都不夠,拿什麼增援烏克蘭?以色列人口只有英國的七分之一,常備軍17萬人,本次戰爭預備役動員額度30萬。這還只是打哈馬斯真主黨和中東這幫垃圾,真要打俄羅斯,你需要增兵多少倍?」
張平建議:「歐洲要挺起脊樑,光說硬話沒用,不妨先學習以色列,勒緊褲腰帶,拿出像樣的國防預算,建起像樣的軍隊來。」
此外,川普的俄烏特使凱洛格將軍(Keith Kellogg)也在布魯塞爾表示,川普並沒有排除向烏克蘭派軍的可能,美方政策一直是不排除任何選擇。
這兩大變化估計能讓不少歐洲國家長舒一口氣。
至於烏克蘭安全保障,余宗基將軍提到另一個可能:「北約不能派兵的狀況之下,又能夠確保烏克蘭的安全問題,可能也不排除讓烏克蘭擁核。」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