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刺激下,歐洲開始謀求國防自主,同時想幫助烏克蘭從戰爭中脫身。但最新消息指,短期內歐洲可能力不從心。
彭博社 7 日報導說,一位要求匿名的國防官員表示,由於缺乏兵力、防空能力和彈藥,如果俄羅斯入侵,沒有美國的支援,歐洲只能抵禦幾個星期就會崩盤。即使美國只是減少在歐洲的存在,也會產生影響。
歐洲核武庫與彈藥庫的數據是機密。但這位國防官員私下警告稱,在極端情況下,如果沒有美國的介入,歐洲導彈庫存很快就會開始短缺,彈藥可能在幾天內耗盡,防空系統也沒有能力為地面行動提供足夠掩護。
在軍力方面,歐洲軍隊作戰和技術崗位的缺口高達 10萬人,對一個陷入老齡化的大陸來說,這缺陷尤其難彌補。
歐洲自從冷戰結束後就基本上解除了武裝,即使在俄羅斯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之後,歐洲領導人仍然拒絕做出轉變。
直到川普重拳出擊,停止對烏克蘭的軍援和情報,甚至再三放話說美國考慮撤出北約,歐洲似乎才開始覺醒。歐盟終於在本週四的峰會上同意讓成員國增加國防支出。
但知情人士表示,在北約內部,歐洲不僅依賴美國的軍事領導力及火力,同樣依賴美國的通訊、情報與後勤,如果想全面取代美國,可能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
如果國防支出影響各國的高福利、高退休金,又可能在國內引發緊張局勢。
舉例來說,歐洲很難獨自完成防禦任務,美國有 17 架先進的間諜飛機,配備可偵測敵方的無線電、雷達和通訊的設備,而英國只有 3 架。其他歐洲國家乾脆沒有,他們只有更小型的雙引擎偵察機。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北約二十多個成員國,約有 150 萬名現役軍人。相比之下,光烏克蘭就有73萬人。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上週末在倫敦緊急峰會上表示,把義大利軍隊派到烏克蘭維和,這件事「從未列入議程」。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也說,烏克蘭實現和平後,由歐洲士兵進駐守衛防線的想法「根本不現實」。
歐洲 6 日再度在布魯塞爾開緊急峰會。《紐約郵報》說,歐洲雖然曾經承諾增加國防支出,但仍然沒有就如何支持烏克蘭達成一致,沒有提出對烏克蘭的資金援助,更不會提供軍事武裝。
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該何去何從?他在過去一天內發了十多個貼文,見了包括比利時首相、奧地利總理等多位歐洲元首。但他發的一系列感謝的貼文中,沒有提到任何可行的停戰方式。澤連斯基只是一味重複說,「和平必須是真實的,而不能只是一句空話——它不能意味著烏克蘭的投降或崩潰。它必須是公正、可靠和持久的。」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