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 7 月 22 日確認,美國將於 2026 年底退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理由是意識形態差異以及所謂的反以色列偏見和“全球主義”議程與美國外交政策不一致。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繼續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她說,該機構推進“分裂的社會和文化事業”,並優先考慮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她稱這一議程是“全球主義”,與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相悖。
據布魯斯介紹,美國已於7月22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黛麗·阿祖萊(Audrey Azoulay)正式遞交了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通知。此舉根據該組織章程第二條第六款實施,將於2026年12月31日生效。在此之前,美國將繼續以正式成員身份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這是美國第三次退出這個總部位於巴黎的機構,也是唐納德·川普總統任期內的第二次。美國上一次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在2017年川普第一任期內,理由是該組織存在反以色列偏見。2023年,美國在拜登總統任期內重新加入,拜登認為此舉對於對抗中共在該組織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是必要的。
然而,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維吾爾人權項目 2023 年的一份報告發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中共政權針對維吾爾族及其文化的暴行“同謀”,對其保持沉默,甚至為中國共產黨提供掩護。
白宮副發言人安娜·凱利(Anna Kelly)表示,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決定反映了川普更廣泛的承諾,即從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重新評估國際會員資格。
凱利 7 月 22 日在 X 網站上發帖稱:“川普總統決定讓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該組織支持覺醒、分裂的文化和社會事業”,“總統將始終把美國放在第一位。我們加入所有國際組織必須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
布魯斯在聲明中重申美國反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1年接納“巴勒斯坦”為成員國的決定,稱該決定“非常成問題”,並導致“該組織內部反以色列言論泛濫”。
1984年,里根政府因擔心其管理不善和親蘇偏見,首次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在布什政府時期,美國重新加入該組織,但在2011年“巴勒斯坦問題”公投後,美國暫停了對教科文組織的資助。
拜登政府曾要求在2024年聯邦預算中撥出1.5億美元,用於恢復繳納會費並開始償還超過6億美元的欠款。美國會費曾佔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運營預算的22%。
調查記者、《大紀元時報》撰稿人亞歷克斯·紐曼 (Alex Newman)在 2020 年報道稱,多名美國高級官員和分析人士對他們所說的中共“接管”聯合國及其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內的機構表示嚴重擔憂。
美國前國際組織事務助理國務卿凱文·莫利(Kevin Moley)當時表示:“我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無法修復的。”莫利表示,該機構的政策制定“基本上已被中共及其盟友所接管”,同時將中共對聯合國的接管描述為“我們共和國自成立以來面臨的最大生存威脅”。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