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深度報道】BLS就業數據大幅下修:對美聯儲與市場的影響分析

2025-09-16
類別: 歐洲與世界
【深度報道】BLS就業數據大幅下修:對美聯儲與市場的影響分析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準確的就業市場和通脹信息對美國政策制定者至關重要;這是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核心使命。近年來,該局因其就業數據可能不可靠且存在偏見而面臨質疑。9 月 9 日,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修訂版,將截至 2025 年 3 月的 12 個月的就業增長數量追溯性地降低了 911,000 個,這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壓力。

You might also like

OpenAI擬入股AMD  推動AI芯片合作

OpenAI擬入股AMD 推動AI芯片合作

2025-10-07
法國總理閃電辭職 加劇政治危機

法國總理閃電辭職 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7

川普政府對這一修正數據提出了批評,該修正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每月新增就業崗位比最初報告的少了近 76,000 個,其中大部分是在拜登政府時期新增的。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 (Karoline Leavitt) 在 9 月 9 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川普總統是對的:拜登的經濟是一場災難,勞工統計局已經崩潰。”

同一天,川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發帖,引用基礎設施資本顧問公司首席執行官傑伊·哈特菲爾德對福克斯商業新聞的言論:“整個組織都崩潰了。需要修復。他們需要利用現代信息來源。”

哈特菲爾德表示,如果美聯儲“按照我們發布的內容,他們會在 2021 年初加息”。

美國勞工統計局在制定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因為其每月發布的就業增長、失業率和工資報告直接影響着美聯儲對勞動力市場的看法。強勁的就業數據可能促使美聯儲加息以抑制通脹,而疲軟的數據則可能導致美聯儲降息以刺激經濟增長。

專家表示,由於這些決策直接影響家庭和企業的借貸成本,從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到商業融資,勞工統計局數據的準確性和可信度至關重要。數據問題不僅可能誤導政策制定者,還可能擾亂市場並影響經濟活動。

競爭企業研究所專門研究勞工和就業問題的研究員肖恩·希金斯 (Sean Higgins) 表示,進行修訂是因為美國勞工統計局用於估算就業增長的方法已經過時。

希金斯表示,“這幾乎就像一個模擬級別的系統,他們只是向企業發出調查問卷,然後等待調查問卷慢慢回復。”他指出,美國勞工統計局還派遣工作人員在實地進行統計抽樣,訪問企業詢問工資單和月度績效。“這不一定是壞消息,但對於整個經濟來說,這是一個確定的數字。”

川普從8月1日開始表達他對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不滿,當時該機構宣布美國經濟7月份僅增加7.3萬個就業崗位,遠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該聲明還下調了5月和6月就業崗位增加25.3萬個的預期。

川普暗示就業數據“被操縱以達到政治目的”。8 月 1 日,他在 Truth Social 上寫道:“我剛剛獲悉,我國的‘就業數據’是由拜登任命的勞工統計局局長埃里卡·麥肯塔弗(Erika McEntarfer)博士製作的,她在大選前偽造了就業數據,試圖提高卡瑪拉的勝利機會。”

隨後,他解除了麥肯塔弗的職務,並提名傳統基金會首席經濟學家、該機構的長期批評者 EJ 安東尼 (EJ Antoni) 領導勞工統計局。安東尼在 6 月份接受《美國思想領袖》主持人楊傑凱 (Jan Jekielek)採訪時表示:“我更關心美國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成本,而不是這些官方數據”,“不要太在意政府告訴你的官方數據。多關注一下你的個人錢包,因為說到底,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BLS 如何進行調查

美國勞工統計局隸屬於美國勞工部,負責發布一系列關於勞動力市場、價格和生產率的數據。除了勞工統計數據外,該聯邦機構還發布重要的通脹報告,包括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和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該機構從私人和公共實體收集數據,並於每月第一個星期五美國東部時間上午 8:30 發布月度非農就業報告,正式名稱為《就業形勢摘要》。

該報告基於兩大數據來源:機構調查和家庭調查。

機構調查,即《當前就業統計數據》(CES),提供各行業就業情況、每周平均工作時間和每小時收入的數據。該調查覆蓋約12.1萬家企業和政府機構,追蹤超過63萬個非農就業地點。

同時,每月的家庭調查,又稱當前人口調查(CPS),會採訪大約 60,000 個家庭,以獲取有關失業率、勞動力參與率以及全職、兼職和自雇等就業類型的信息。

這兩項調查都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和郵件的方式進行的。

隨後,該局官員會審查數據,以發現處理錯誤、澄清信息並報告差異。原始數據處理完成後,該聯邦機構還會考慮其他因素,包括季節性招聘趨勢和調整。

月度報告提供了上個月的就業數據以及對之前發布的就業數據的修訂。

希金斯解釋說,接收調查數據和其他調整的延遲正在拖慢這一進程。因此,人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月度數據是否準確可靠。

不過,希金斯認為這些修改並不是出於政治動機;他說,收集月度數據是“一項極其困難的工作”。“很多這樣的公司乾脆倒閉了,新的公司又冒出來了。追蹤這些變化並根據這些變化進行調整非常困難”。他指出,零工經濟中也有一些非傳統的工作,比如為 Uber 或 Lyft 開車。

數據差異巨大

儘管多年來確實存在一些重大差異,但引起廣泛關注的最重大、最持久的修訂始於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和之後。

疫情爆發之初,美國勞工統計局報告稱,由於大量失業和隨後的快速反彈,就業數據波動巨大。隨着企業延遲的調查回復陸續送達,許多初始數據隨後被修訂,這反映出在經濟動蕩時期捕捉實時勞動力市場變化的挑戰。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就業狀況,該局每年都會發布初步基準修訂。

90年來,統計局每年都會進行基準修訂,依靠更全面的數據集來生成準確的勞動力趨勢。過去30年,官員們將月度就業數據與季度就業和工資普查(QCEW)進行了比較,後者包含季度失業保險稅申報。

最新報告證實,美國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就業增長被誇大了91.1萬個就業崗位。這比聯邦機構最初估計的24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下降了37%,佔整體就業的0.6%——而10年平均值為0.2%。

美國勞工統計局將“回應錯誤和無回應錯誤”歸咎於就業增長被高估。該局表示:“首先,企業向 QCEW 報告的就業人數少於向 CES 調查報告的就業人數(回應誤差)。其次,被選中參與 CES 調查但未回應的企業向 QCEW 報告的就業人數少於回應 CES 調查的企業(無回應誤差)。”

此外,該局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是回復率下降。自2015年4月以來,回復率已從61%下降到43%左右。

與此同時,前幾年也曾出現過類似的修訂。

從2023年4月到2024年3月,該局將就業增長數據下調了81.8萬個,降幅達30%。此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間,官員們發現就業崗位比最初報告的少了30.6萬個。

初步基準修訂發布後不久,勞工部長洛里·查韋斯·德雷默(Lori Michelle Chavez-DeRemer)發表了一份新聞稿,承諾通過現代化數據收集系統來尋找解決方案。“考慮到這些報告是經濟預測和重大政策決策的基礎,不可能出現如此重大且持續的錯誤”,“拜登政府時期,該局領導未能改進其做法,採用過時的方法,導致曾經可靠的系統完全失效,其不作為的動機也受到質疑。”

美國勞工部內部監督機構在 9 月 10 日的一封信中證實,監察長辦公室正在啟動對勞工統計局在收集和報告“備受關注的經濟數據”(包括通貨膨脹和就業)方面面臨的“挑戰”的審查。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 首席執行官 Nancy Tengler 同意計算全國就業人數很困難,但這仍然引發了“所有其他數據的可靠性”的質疑。她在發給媒體的電子郵件中表示:“這個過程至少可以說是充滿危險的。”

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密蘇里州共和黨眾議員傑森·史密斯 (Jason Smith) 認為,美國人正在努力應對高利率,因為美聯儲依賴誇大的就業數據。

他在 9 月 12 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美聯儲一直根據勞工統計局的初步數據來制定利率決定,那麼那些在高利率下遭受損失的美國家庭也應該受到美聯儲的大規模調整。”

對美聯儲政策的影響

當美國央行在連續三次降息後於 1 月份暫停寬鬆周期時,貨幣政策制定者為這一行動辯護,稱他們可以“耐心”降息。由於經濟前景完好且美國勞動力市場保持穩固,美聯儲可以等待再次降息,並評估川普的關稅對經濟(尤其是通脹)的影響。

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5月份的會後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勞動力市場表現穩健,通脹率低。我們可以耐心等待事態發展。目前來看,等待並沒有什麼實際成本”。

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尼爾·卡什卡利 (Neel Kashkari) 在 6 月份的一次演講中 表示,貨幣政策制定者正在尋求政府全面貿易議程的更清晰性。他說:“美聯儲基本上一直處於觀望狀態,稱我們需要更清楚地了解這一切對經濟的影響,然後才能確定關稅將對通脹產生什麼影響。”

與此同時,一些政策制定者對就業增長放緩發出警告,並呼籲立即降息。

自六月以來,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Christopher Waller) 一直表示應該改變政策方向,並指出缺乏由關稅驅動的通脹和不斷惡化的就業狀況。沃勒在8月1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7月份會議上發表的反對意見辯護聲明中表示:“我現在支持降息的最後一個理由是,儘管勞動力市場表面上看起來良好,但一旦我們考慮到預期的數據修正,私營部門的工資增長就接近停滯速度,其他數據表明勞動力市場的下行風險已經增加 。”沃勒表示,當前數據表明政策利率應在3%左右,而不是目前的4.25%至4.5%的水平。

Potomac Core Consulting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丹·瓦羅尼 (Dan Varroney) 表示,如果美聯儲知道最初的就業數據被誇大了,它就會提前降息。“是的,絕對是這樣”,瓦羅尼表示,美聯儲政策制定者等了12至14個月才在2022年加息,現在他們等待放鬆貨幣政策的時間已經太長了。

聯邦基金利率是影響企業、消費者和政府借貸成本的關鍵政策利率。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工具的數據顯示,華爾街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舉行的下次政策會議上將利率從當前的 4.25% 至 4.5% 的目標區間下調四分之一個百分點。

鮑威爾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舉行的央行年度務虛會上發表最後一次主旨演講,表達了對貨幣政策的重視。

鮑威爾 8 月 22 日表示:“風險平衡的變化可能需要我們調整政策立場。”

瓦羅尼贊同總統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的呼籲,認為美聯儲需要迎頭趕上並更積極地降息。

期貨市場目前預計今年年底前還將有兩次降息,每次降息25個基點。

幾個月來,川普一直敦促鮑威爾降低利率,認為這樣做將提振美國經濟,並為聯邦政府每年節省數千億美元的利息費用。

“傑羅姆·鮑威爾早就應該降息了,‘太晚了’。一如既往,他‘太晚了!’”總統 在9月5日的Truth Social帖子中說道,此前8月份就業報告疲軟,顯示美國經濟僅增加了2.2萬個就業崗位。

儘管川普已確認不會在 2026 年 5 月鮑威爾任期結束前解僱他,但政府正在尋找他的繼任者。川普最近公布了美聯儲主席人選的三名主要候選人,包括前美聯儲理事會成員凱文·沃什(Kevin Warsh)、現任美聯儲理事會成員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

川普表示,他希望任命一位更傾向於降低利率的人。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相關文章

OpenAI擬入股AMD  推動AI芯片合作

OpenAI擬入股AMD 推動AI芯片合作

2025-10-07

OpenAI 與超威半導體公司(AMD)達成一項重要協議,OpenAI 計畫持有這家芯片製造商約 1...

法國總理閃電辭職 加劇政治危機

法國總理閃電辭職 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7

法國新任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努(Sebastien Lecornu)於周一(10月6日)辭職,這是在...

約翰·費特曼敦促哈馬斯接受川普和平協議 批評民主黨

約翰·費特曼敦促哈馬斯接受川普和平協議 批評民主黨

2025-10-07

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約翰·費特曼(John Fetterman)是一位堅定的以色列支持者,他希望...

歐盟推新人工智能戰略 減少對美中的技術依賴

歐盟推新人工智能戰略 減少對美中的技術依賴

2025-10-07

歐盟將於周二(10月7日)公布歐盟新的AI戰略。布魯塞爾表示,歐盟必須推廣本土人工智能平台,減少對外...

下一篇
美聯儲預期啟動降息程序 勞動市場疲軟與通脹壓力成雙重挑戰

美聯儲預期啟動降息程序 勞動市場疲軟與通脹壓力成雙重挑戰

編輯推薦

絕唱!UN人權高級專員離任前發布了新疆人權報告

絕唱!UN人權高級專員離任前發布了新疆人權報告

2022-09-02
方偉: 回應收購後四面圍剿 馬斯克三招救推特

方偉: 回應收購後四面圍剿 馬斯克三招救推特

2022-11-08

熱門文章

  • 英媒:比格斯再做驚人預言

    633 分享
    分享 253 Tweet 158
  • 歐洲10大避稅天堂

    624 分享
    分享 250 Tweet 156
  • 丹麥人的哪些禁忌是不能觸犯的?

    602 分享
    分享 241 Tweet 151
  • 歐洲假期最多國家排行榜

    599 分享
    分享 240 Tweet 150
  • 法國將實施更加嚴格的居留許可和入籍規定

    597 分享
    分享 239 Tweet 149
soundofhope.eu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