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進入第7個月,雙方交戰步調正在加劇,烏克蘭反攻傳捷報,但對前線戰況高度保密,俄羅斯則趁機宣傳烏軍已敗,然而,莫斯科在赫爾松扶植的地方當局5日宣布暫停舉辦入俄公投。英國情報指出,俄國士兵目前對物資、薪水等基本權利問題極度不滿,士氣低迷。俄國僅存的獨立媒體《新報》被當局吊銷執照。俄羅斯斷供天然氣升級能源戰,將使普京失去最有力籌碼。傳德國援烏新型匿蹤飛彈,射程大幅增加到500公里,一反此前;而英國正擴大代訓烏克蘭新兵計劃,戰場態勢或轉變,歐盟與德國也再加碼金援烏克蘭。值此美俄關係冰點之際,美駐俄大使蘇利文離任。
烏反攻保密戰況 俄趁機宣傳烏軍已敗
據路透社報導,澤連斯基在9月4日的每日例行夜間談話中,對烏軍收復國土表達感謝,表示烏軍收復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1個聚落、奪回東部利西昌斯克-希維爾斯克(Lysychansk-Siversk)「部分高地」,並拿回南部2個聚落,但沒有確切說明這些地點在哪及具體時間。
總統辦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Kyrylo Tymoshenko)則在臉書貼出,3名烏克蘭士兵收復1座村莊後升起國旗的照片,並標註照片是9月4日在赫爾松地區的城鎮維索科皮利亞(Vysokopillya)所拍攝。
據《紐約時報》報導,烏克蘭自8月29日以來,試圖利用俄軍在南部的弱點進行反攻,並對進攻細節、前線戰況保密,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2日在分析報告中則指出:俄羅斯則利用這種資訊空白,順勢宣稱烏軍的反攻行動遭逢立即失敗,卻沒有提供證據支持這些說法,是莫斯科故意混淆現實。報告提到,複雜的反攻行動無法在幾天內塵埃落定,而影像證據表明烏克蘭繼續打擊俄軍補給線和後勤樞紐。
烏軍傳捷報之際 赫爾松親俄當局宣布暫停舉辦公投
烏軍南部大反攻傳出捷報之際,法新社報導,莫斯科指派的赫爾松市副市長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9月5日透過俄國國營電視台宣布,「我們已為(入俄)公投做好準備,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舉辦公投,但鑒於當前局勢,我認為我們現在將暫停推動公投。」
俄軍在戰爭初期即佔領烏國南部大片區域,包括札波羅熱省(Zaporizhzhia)與赫爾松省(Kherson)多數地區。如今這2個地區正被強行納入俄國經濟。
2014年,俄羅斯也曾在克里米亞舉行公投,此後就從烏克蘭手中併吞這個黑海半島。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都拒絕承認這項公投的結果。
俄士兵對薪資與貪腐極度不滿 僅存獨立媒體《新報》被吊銷執照
英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每日情報指出,俄軍持續遇到士氣低迷與紀律問題,士兵除了對戰鬥的疲勞與死傷慘重不滿外,對薪資報酬的不滿更是主要的問題,在俄軍中,士兵的收入除了有基本薪資外,還有各種獎金與津貼,但在烏克蘭的俄軍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可觀獎金。
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低效率的官僚體制、「特別軍事行動」的特殊法律地位及指揮官等高層間的貪腐行為,俄羅斯軍方一直沒有為部署在烏克蘭的部隊提供基本的權利,包括應有的制服、武器、糧食與薪餉,這導致了軍隊士氣持續低落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不僅封鎖西方社群媒體臉書、推特,更以嚴格法規全面禁止批評,並把指涉俄軍在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稱作為「戰爭」的說法定為犯罪。據路透社及法新社報導,俄羅斯境內僅存主要獨立新聞媒體《新報》(Novaya Gazeta)5日被莫斯科巴斯曼(Basmanny)地方法院吊銷其印刷版媒體執照,實質禁止其出版物在俄國境內營運。
《新報》總編輯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在法院外表示,這項裁決是「政治性的」,絲毫沒有法律依據,《新報》將會上訴。穆拉托夫去年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專辦公室表示,這項判決是對「俄羅斯媒體獨立性的另一項打擊」,督促莫斯科應保護新聞自由。
《新報》1993年創立,獲得已故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以他本身的諾貝爾和平獎獎金資助。在俄國新聞自由日漸倒退時,《新報》是俄國少數願挑戰官方立場的媒體之一,成為俄國首要調查報導媒體。
斷供天然氣升級能源戰 普京將失最有力籌碼
俄烏戰爭掀起的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戰升高,在七大工業國組織(G7)2日同意對進口俄國石油價格定出上限後,俄羅斯當天深夜突然以設備故障為由,宣佈無限期停止「北溪一號」管線輸送天然氣。
對此,澤連斯基表示,「俄國無法用傳統武器,所以就動用能源武器;不能發射飛彈,就用貧窮和政治混亂來攻擊歐洲」。他警告,莫斯科正準備在今年冬天「對全體歐洲人發動決定性的能源攻擊」,呼籲歐洲人更加團結,對俄國採取更嚴厲的制裁。
北溪一號在俄國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四條管線中流量最大,俄國6月起限制該管線流量,當時也用渦輪機故障,西方制裁使俄方無法及時維修為理由,但是遭歐洲官員斥為藉口,指俄國總統普京用天然氣懲罰支持烏克蘭的歐洲。在這一次維修前,北溪一號供氣量為正常時期的20%。
俄國完全關閉北溪一號,將迫使歐洲各國加速擺脫對俄國能源的依賴,時值冬季即將來臨,可能也不得不在國內實施限用能源措施,從而增加對企業和經濟的衝擊。不過,此舉同時也讓莫斯科失去一張對歐洲最有力的經濟籌碼。
歐盟經濟執委簡提洛尼說,歐盟已做好因應俄國完全停供的準備,「我們不怕普京的決定,但我們要求他們尊重合約」。他補充,經過數月的努力,歐盟已經儲存了所需天然氣的80%。
戰場態勢大轉變?傳德援烏新型匿蹤飛彈可遠程 英正擴大代訓烏新兵計畫
德國7月時曾交付烏克蘭3套「MARS II 多管火箭系統」(德國版M270)。俄羅斯軍情網站《AVIA》報導,根據烏克蘭和德國一些獨立消息來源,德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數量不詳的新型匿蹤飛彈「聯合火力支援飛彈」(JFS-M)。
據報導,這款利器是專門為「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和M270研發的配套對地攻擊飛彈,具備匿蹤能力,可將目前射程從80公里增加到500公里。該飛彈的低空飛行和低能見度技術,可以繞過俄羅斯的防空系統,這是使用彈道飛彈無法輕易實現的,且發射後能夠更改或取消任務,並能夠將飛行過程中獲得的訊息上傳到無人機或衛星等平台。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8月底承諾,數週到數月內向烏克蘭提供「最先進武器」,似乎間接暗示會向烏克蘭提供這類武器。不過,援助JFS-M飛彈的消息,目前尚未得到烏克蘭或德國的官方證實,俄媒也沒有提供任何可信的證據。
此外,大批烏克蘭公民目前正在英國接受軍事訓練,多個西方國家與英國的軍事教官持續訓練烏克蘭公民。據英國《天空新聞》5日報導,英國正大力擴大這項代訓計畫,訓練課程的時間將從3週延長到5週,並增加訓練梯次,來自紐西蘭、瑞典和荷蘭等其他8個國家的軍事教官將一起提供擴大的訓練任務,準備將數以萬計的烏克蘭公民轉變為與俄羅斯作戰的前線士兵。
報導稱,這個速成課程以英國的基本士兵訓練為基礎,自6月以來,約有4,700名烏克蘭公民已在英國軍事基地受訓,只要烏克蘭需要新的兵力對抗俄羅斯入侵,指揮官們就打算繼續提供支援。
在此之前,由於俄羅斯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英國曾啟動「軌道行動」(Operation Orbital)計畫,在2015年至2022年期間,訓練2萬2,000名烏克蘭軍事人員。
烏克蘭成候選國後首度參加會議 歐盟再加碼金援 德再援烏兩億
法新社報導,歐盟高階官員5日在布魯塞爾與烏克蘭總理米加爾(Denys Shmygal)開會並簽署協議,將對擬議援助計畫增撥5億歐元,以幫助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者與返回家園人士的住房和教育,並支持烏克蘭農業部門。
上述最新援助是4月開始的更大型支援計畫其中一環。此外,烏克蘭也將可申請歐盟數位經濟基金,以開展高科技訓練與高科技產業。
這次會議是烏克蘭取得正式歐盟候選國身分後,首度參加的歐盟會議,目的在於增進烏克蘭參與歐盟計畫。
米加爾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中指出:「對俄羅斯實施全面能源禁運是我們目前優先要務之一。」
「烏克蘭擁有最大的地下天然氣儲存,可能成為歐洲的天然氣庫…取得候選國地位後,政府志在加速融入歐洲聯盟能源巿場。」
米加爾前一天(4日)訪問了德國,表示德國在秋季可望提供烏克蘭先進的防空系統,並呼籲德方援助更多武器。他也透露,基輔即將獲得歐盟經援50億歐元,用於烏克蘭的經濟及軍事,以因應即將到來的寒冬。
德國發展部長舒爾茲(Svenja Schulze)當天表示,將提供兩億歐元,援助因俄烏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約七百萬名烏克蘭民眾。德國總統史坦邁爾在會晤米加爾時承諾,柏林會繼續與基輔站在一起。米加爾是數月來首位訪德的烏克蘭高層官員,顯示德烏關係此前的齟齬已舒緩。
美俄關係冰點之際 美駐俄大使蘇利文離任
美國駐俄羅斯使館4日宣布,美駐俄大使蘇利文(John J. Sullivan)正式卸下職務並離開莫斯科。新聞稿稱,蘇利文此後將從公職退休,而在他的繼任者抵達之前,由使館副館長魯德(Elizabeth Rood)暫代職務。
據美駐俄使館資訊,蘇利文於2019年獲前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為駐俄大使,在2021年拜登總統上任後續任該職務。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美國等西方各國紛紛譴責,也讓美俄關係陷入冷戰以來的低點。9月3日,蘇利文在莫斯科出席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的告別式。如今他正式卸任,任期總共將近3年時間。
相關新聞:
想開第二戰場?普京突赴飛地宣揚主權 下令2週攻下頓內茨克 G7歐盟擬制定俄能源價格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