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通知證實,將繼續對數千億美金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專家分析,這是明顯的定調,是美中之間高科技產業脫鉤趨勢大局。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通知說,同時,繼續對前總統特朗普(川普)徵收的關稅進行法定審查。
2017年8月,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下令依《美國貿易法》「301條款」對中國是否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展開調查。
USTR在通知中表示,保持徵稅是因收到數百公司和其他相關方的請求,要求維持2018和2019年實施的「301條款」關稅。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RTA中心副執行長
顏慧欣向希望之聲分析:「它的政治意義對美國政府影響是比較大。因為過去批評拜登總統對中國(中共)立場沒有那麼強硬,那繼續課徵關稅,當然就是顯示美國對中國絕對沒有要示弱,而且持續採取強硬、整體性的就是鷹派的立場。」
另一方面,現在美國全體上下抗中的意識很高。顏慧欣說:「可以透過這個行動凝聚接下來美國年底的中期選舉;就是拜登政府當然會希望可以先下一城。」
此前,拜登總統一度曾稱,為尋找降溫通脹的方法,考慮取消部分特朗普實施上述的高額關稅。一些行業團體呼籲,削減關稅以降低企業與消費者的成本。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預測中心經濟學家
他向希望之聲分析:「保留關稅符合美國的戰略佈局。讓生產鏈能夠回到美國;過去極致的全球化,我們發現到有很多的問題,它經不起一些考驗和衝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加徵關稅在四週年後沒有結束,該代表處將按照法規規定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關於4年複審過程的細節,將在隨後的公告中列出。
俞偉雄分析,這對中國經濟當然產生負面的影響與衝擊。美中貿易戰開打、關稅施加之後,對中國製造業產生了壓力。「長期來講會有影響的。對中國經濟當然會有持續的打擊。製造業中國的一個中流砥柱。長期對中國的經濟會有深遠的影響。」
顏慧欣分析:「加徵關稅是每4年會檢討一次。是明顯的定調了,就是美中之間或者是美國期待所有的外商在中國之間,這些高科技產業脫鉤趨勢大局,短期內是一定不會有任何改變的。對整個在中國的投資環境影響是最大的。」
「對中國來說,當然是一個很不利的。整個整體環境對外資釋放的訊息。他很明確地釋放一個訊息,就是在中國投資的,包括美國企業及任何外資企業,如果要繼續在中國生產這些所謂我美國在意的面板記憶體這種高科技產品,想要回銷賣給美國,在現在這體制之下,美國不容許有這樣的空間。」
除了繼續保持對華關稅外,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拜登政府正在考慮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