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將屆滿7個月,為併吞烏克蘭國土,俄國9月23日起在四個佔領區舉行入俄公投,傳有武裝組織逼迫民眾投票。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局部動員令與核威脅當天,意外出現俄烏雙方最大規模換俘,215個烏軍戰俘交換55個俄軍戰俘,其中包含亞速鋼鐵廠戰士們,另有英美等國10名人士。有日媒爆料稱,美國9月派出密使到俄國談判「停戰協定」,有分析指出,突然出現最大規模換俘可能與此相關,11月召開G20峰會前是否可能停戰引關注。
俄羅斯在國際上被孤立,俄外長在安理會發言後火速離場,聯合國秘書長痛斥普京核威脅,俄外交副部長出面緩頰。俄烏戰爭結局仍是未知,但悲劇持續上演,俄國宣布動員令後,過去出現的烏克蘭家庭悲傷場景,開始出現在俄羅斯家庭中,孩童哭喊父親「求你活著回來」。為避免被徵召,俄國出現逃亡潮,有收到兵單男人拋下孕妻急忙逃亡,醫護人員也紛紛出走。傳普京也離開莫斯科,躲進碉堡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俄羅斯人抵制動員令。美國大使敦促聯合國調查俄軍過濾營,指出多達160萬烏國人「被消失」,聯合國調查小組也認證了俄軍犯下戰爭罪。
俄佔4烏國地區舉行入俄公投 傳武裝組織逼民眾投票
路透社報導,在俄羅斯掌控下的4個烏克蘭地區,9月23日至27日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加入俄羅斯聯邦,俄國希望藉此作為併吞這些領土的依據。4州面積合計約占烏克蘭領土的15%,包括盧甘斯克州(Luhansk)、頓內茨克州(Donetsk)、赫爾松州(Kherson)和札波羅熱州。
俄羅斯扶植政府的官員羅戈夫(Vladimir Rogov)說:「成為俄羅斯一部分的公民投票已經開始了!我們要回歸啦!」
烏克蘭的盧甘斯克州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表示,在俄方佔領的畢羅沃茨克鎮(Bilovodsk),有一家企業的老闆告訴員工,公投是強制投票,拒絕投票的人會被開除,名字也會被通報到安全機關。
蓋戴說,俄羅斯當局在斯塔洛柏斯克鎮(Starobilsk)禁止人民在27日之前出城,還有武裝組織被派去搜索民宅,強迫民眾出門投票。
俄羅斯2月開始入侵烏克蘭,戰爭打了7個月,烏克蘭9月大舉反攻,從俄軍手裡奪回大片領土。俄國佔領地區的親俄分子隨即宣布要舉辦入俄公投。俄羅斯聲稱,入俄公投對人民來說是一個表達意見的機會。
烏克蘭指稱,俄國意圖把公投結果解讀為人民支持的象徵,然後利用這些結果作為併吞領土的藉口,這和俄國2014年接管克里米亞(Crimea)是一樣的手法。國際社會目前普遍不承認克里米亞隸屬俄羅斯。
西方國家普遍譴責這些公投不具正當性,只是為了違法併吞預作準備。
意外!俄烏最大一次規模換俘「55:215」 含亞速鋼鐵廠戰士 基輔手握關鍵牌 俄釋放英美等國10人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9月21日宣布與俄羅斯換回215名戰俘,包括率領保衛馬立波(Mariupol)亞速鋼鐵廠(Azovstal)的亞速營正副指揮官在內的抗俄英雄戰士。這是自俄羅斯2月揮軍入侵烏克蘭以來,交戰雙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換俘,烏克蘭也釋放55名俄國戰俘與親俄派政治領袖梅維德丘克(Viktor Medvedchuk)。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每日例行談話中說,在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達成協議下,有5名軍事指揮官在事先籌備好的行動中移送到土耳其,包括領導保衛亞速鋼鐵廠的軍官,他們將在「完全安全且舒適的環境」下,待在土耳其直到戰爭結束。
路透社報導指出,俄羅斯此舉令人意外,在馬立波戰役結束後,俄國國會即傳出將立法禁止交換亞速營戰俘的消息,還將他們形容為「納粹罪犯」、「戰爭罪犯」,要求處以死刑;烏克蘭官方則稱,亞速營已經改革,與過去激進的民族主義分道揚鑣。
雙方換孚人數比例相差懸殊,俄方點頭的關鍵,據信與烏克蘭最著名的親俄寡頭政治家、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多年的好友梅維德丘克有關。澤連斯基說,「我們用一個親俄羅斯的粉絲,換了兩百個戰士。」
烏克蘭法庭去年5月13日將梅維德丘克以涉嫌叛國罪名,將他軟禁在家,當時普京誓言要為他討回公道。梅維德丘克2月間在俄軍入侵烏克蘭第3天逃脫,之後一直下落不明,逃亡1個多月後,4月初遭烏克蘭安全部門逮捕。
掌權20多年的普京,用盡各種可能方法,維繫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梅維德丘克和他所領導的政黨正是普京在烏克蘭重要的「盟友」,普京還是梅維德丘克女兒的教父,普京若成功在烏克蘭扶植親俄政權,梅維德丘克據稱是莫斯科傀儡不二人選。
此外,路透社報導,經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Crown Prince Mohammed bin Salman)成功斡旋,俄羅斯21日在換俘行動中釋放在烏克蘭逮捕的10名外籍人士,包括5名英國人、2名美國人、1名克羅埃西亞人、1名摩洛哥人與1名瑞典人。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發表聲明說,「沙烏地有關當局在俄羅斯接到這些戰俘並將他們送到沙烏地,正在協助他們各自的國家處理後續程序。」
白宮感謝澤連斯基與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安排與俄羅斯的換俘行動。
獲釋的美國人為39歲的德瑞克(Alexander Drueke)與27歲的黃安迪(Andy Huynh, 譯音),兩人是6月前往烏克蘭協助烏軍抵禦俄羅斯入侵時,在烏東作戰期間遭俘擄。
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在推特稱5名英國人獲釋是「振奮人心的消息」,「他們與他們的家屬經歷了數個月的不確定性與煎熬」。
英國國會議員詹里克(Robert Jenrick)說,其中一人為艾斯林(Aiden Aslin),今年稍早遭到俘虜,在烏東自行宣告獨立的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遭法院判處死刑。
沙烏地媒體報導,獲釋的摩洛哥人是沙德旺(Brahim Saadoun),他與艾斯林一同遭判死刑。
沙烏地向來是美國的盟友,在面臨孤立俄羅斯的龐大壓力下,與普京交好的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居中斡旋換俘行動。沙烏地與俄羅斯都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結盟油國(OPEC+)架構下的成員國。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22日表示,這些戰俘被關押在俄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及俄國國內,「許多換回的戰俘遭到嚴刑拷打。」
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測團團長月初表示,俄羅斯不讓他們接觸戰俘,又說聯合國掌握到證據,指出有些戰俘遭到刑求與不當對待,可能等同於犯下戰爭罪。俄羅斯否認動用酷刑或有其他虐待戰俘的行為。
日媒爆美派「停戰協定」密使赴俄談判 G20峰會前可能停戰嗎?
就在普京21日升級局部動員並發出核戰威脅當天,意外出現最大規模換孚行動,背後原因引人猜測。
日媒「夕刊富士」近日以「米露極秘交涉」為題報導說,美國9月曾派前聯合國大使比爾·理查森(William Blaine “Bill” Richardson III)做為密使,前往俄羅斯進行「停戰協定」密談。
理查森是作為美國人質談判代表,前往俄羅斯談判釋放被俄國扣押的美國人。他曾擔任過眾議院議員、駐聯合國大使、能源部長、新墨西哥州州長、商務部長。
報導說,美俄談判過程中提到了停戰的可能性,並聚焦普京是否會在11月的G20峰會之前發表「結束宣言」,不過,雙方當時沒有交集。
此前,美媒CNN也於14日報導,消息人士表示,理查森和一個小團隊前往俄羅斯首都,會見莫斯科官員,但他們不會證實此次訪問的目的。
隨後幾天,普京於21日突然宣布軍事動員升高情勢,似乎代表著談判破裂,但事有蹊蹺的是,雙方當天也開始展開最大規模的換孚。
「夕刊富士」報導分析說,在某些情況下,停火和停火談判的第一階段是從釋放人質的談判開始。隨著軍隊士氣低落和國內反政府運動,普京政府似乎感到沮喪,似乎打算趁著「還有時間」的時候進行談判。此次赴俄代表團是美國在G20之前的反應之一,未來可能會有更深入的舉措。
分析認為,普京突然拉高戰爭情勢,可能是為了進行談判而提高姿態。
對此,戰地記者梁東屏分析,俄烏雙方換孚人數不對等,甚至釋放了包含堅守馬立波亞宿鋼鐵廠的指揮官們,很明顯是俄羅斯方面在示好,因此私底下談判停戰的可能性的確存在。但他認為,烏克蘭是絕對不會退讓的,所以最後應該還是會在戰場上解決,除非普京願意退讓。
梁東屏說,普京現在面對的內外局面都很糟糕,目前只是死撐著,就是不肯承認失敗,然而9月上旬烏克蘭反攻打到令俄軍節節敗退時,烏克蘭親俄分裂勢力指揮官吉爾金(Igor Girkin)已坦承說,「戰爭將持續到俄羅斯徹底敗北為止,我們已經輸了,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梁東屏認為,俄軍不僅守不住先前佔領的烏東頓巴斯地區,烏南赫爾松可能很快也會被烏克蘭奪回,但目前仍無法判斷戰爭是否很快結束,因為普京還想硬撐下去,但這麼做很不聰明,結果將會更慘,從現在俄國境內反戰示威的情況,已經可以看出端倪。
俄外長安理會發言後火速離場 聯合國秘書長痛斥核威脅 俄外交副部長出面緩頰
俄羅斯目前已被國際孤立,在外交場合與他國互動顯得尷尬,包括22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會議中,俄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先是遲到近1個半小時,直到發言前約2分鐘才現身。發言內容不意外地指控烏克蘭和西方國家,稱他們在俄烏衝突議題上,「試圖強加給我們一個完全不同的論述」。發言結束後,拉夫羅夫旋即離開會場。
在拉夫羅夫之後發言的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表示,「他(拉夫羅夫)離開了議場,我不會感到驚訝。我不認為他會想在這裡聽取安理會的集體批判。」柯維立強調,只要烏克蘭有需要,英國會持續以各種方式提供支持。
美國務卿布林肯在會議中表示,「我們不能,也不會讓普京總統全身而退。普京選在本週,在全球聚集在聯合國之際,替他自己發動的行徑火上加油。這顯示出他完全看清、藐視聯合國規章、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
普京近日向西方發出核戰威脅,並稱他的這番言論並不是「虛張聲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開頭談話時痛斥,俄國的核武威脅「令人完全無法接受」,並批評侵佔烏克蘭領土計畫是「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他還提到,俄烏衝突將導致明年爆發糧食供應危機。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外交副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23日在一場會議上出面緩頰稱,「我們沒有用核子武器威脅任何人。核武的使用準則已概述在俄羅斯的軍事理論中。」
報導指出,在俄羅斯的核武學說中,當克里姆林宮認為自身面臨「生存威脅」時,便能動用核子武器,然而烏東與烏南的俄羅斯佔領區目前正在進行入俄公投,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等官員更曾表示,在公投通過之後,烏克蘭若對這些地點發起軍事行動,就會被視為對俄羅斯的攻擊。
雷雅布可夫在發言中指出,俄羅斯並不尋求與美國或是北約(NATO)發生「公開衝突」,也不願見到局勢進一步升級。他說,「我們希望拜登政府也意識到在烏克蘭衝突中,局勢失控所造成的危險。」
鼻酸!數十萬俄國人被逼上戰場 孩童哭喊父親:求你活著回來!
俄烏戰爭將如何終結仍是未知數,然而悲劇持續不斷上演,開戰後出現的烏克蘭家庭離別悲傷場景,現在像迴力鏢一樣,開始出現在俄羅斯家庭。
據《每日郵報》報導,普京下達局部動員令沒幾天,俄國國防部迅速在全國開始強行徵兵,有許多男子被國防部強行帶走、與家人被迫離別。位於西部的貝哥羅(Belgorod)就被目擊當地有多台遊覽車,載送數十名被徵召的後備軍人前往俄烏戰場前線。
網上影片可看到,現場氣氛十分凝重且悲傷,眾多俄羅斯人圍繞著幾台遊覽車,許多夫妻和親子與即將上戰場的家人含淚道別。有名孩童甚至不斷朝著1名上車的男子哭喊,「爸爸再見!求求你一定要活著回來!爸爸再見!」。
而在雅庫次克地區(Yakutia),也同樣正上演相似的、讓人鼻酸的分離場面,在場有不少人含淚抱著家人,不少被徵兵的男子在搭上遊覽車前,不斷向家人叮嚀保重,還有名幼兒被家人舉高抱著,以便讓他跟坐在車內的父親把握最後的相處時光。
報導還指出,俄國的反戰人士透露,雖然普京下達局部動員令時,號稱僅會徵兵30萬後備軍人上戰場,但就目前他們收到各地的徵兵情況回報看來,實際的徵兵人數恐怕遠遠超過30萬人。而據俄國總統府消息人士說法,徵兵令中一條祕密條文顯示,其實普京計畫徵召多達100萬人,但克宮發言人駁斥這是「假消息」。
全員逃走中!俄男拋下孕妻逃亡 醫護人員出走 普京躲進碉堡
俄國動員令一出,不分男女老少上演真實版的「全員逃走中」。據《衛報》報導,普京下達局部動員令不到短短幾小時,全國各地就有許多男子收到徵兵文件,29歲的奧列格(Oleg)是其中一員,根據奧列格收到的文件,內容是要求身為預備役中士的他,即刻前往韃靼斯坦共和國首都喀山(Kazan)的徵兵中心報到。
據奧列格受訪時回憶,他在收到兵單瞬間感到非常絕望,因為在動員令下達之前,他一直抱持自己不會被迫參戰的希望,不過他沒有乖乖遵照文件指示,反而在動員令下達當晚就迅速打包行李,接著訂購從奧倫堡(Orenburg)前往哈薩克邊境的的單程機票,並連夜開車前往機場。
俄國法令規定,若是男性逃兵將面臨監禁,奧列格為了能快速離境,甚至還因此忍痛將預計在下週生產的妻子留下,「我不知自己何時能再回到祖國,另外還將錯過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無法見證自己孩子的出生,但我真的不想讓普京將我捲入我不想參與的戰爭,甚至因此成為殺人兇手。」
此外,主要協助反戰俄國人離境的非政府組織「自由世界指南」(Guide to the free World),該組織發起人洛巴諾夫斯卡亞(Ira Lobanovskaya)指出,目前離開俄國的大多為男性,但也有不少女性開始出逃,而她們大多數人都是醫護人員。
來自伊爾庫次克(Irkutsk)地區的女醫師塔蒂亞娜(Tatayana)表示,在國家召集專業醫衛人員前往戰場前線的消息曝光後,她便立即決定離開國內,「我知道醫護人員應該為人醫治,但我相信這場可怕的戰爭越快結束,死的人才會越少」。
據《每日星報》報導,大批俄國民眾試圖逃避徵召,紛紛迅速收拾行囊、攜家帶眷試圖逃往國外,哪怕從莫斯科飛往英國的機票,飆漲到1張1萬英鎊也瞬間售罄,而飛往土耳其的價格,同樣也要1張1萬英鎊以上。目前進入芬蘭、哈薩克、喬治亞和蒙古的邊境,已排起了數公里的排隊車潮,有大約數千人急著逃出俄國。
另有外媒指出,消息人士聲稱,威脅將要動用核武的普京,目前已經離開首都莫斯科,前往一座能防止核災威脅的地下碉堡,據傳裡面可容納至少10萬人左右,而他的家人與親信目前也都躲藏在其中。
普京下令動員引發抗議逃亡潮 澤連斯基籲俄羅斯人抵制
法新社報導,普京宣布局部動員,引發民眾抗議和新一波出走潮。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2日呼籲俄國人抵制動員令。
澤連斯基在例行的談話中說:「在已持續了6個月的戰爭中,有5萬5,000名俄羅斯軍人喪生。」「你們還想要更多嗎?如果不想,就反抗、逃走吧,或者向烏克蘭軍隊投降也可以。」
他說:「在謀殺、折磨烏克蘭人等所有這些罪行中,你們已經是共犯,因為你們保持沉默。」「但現在是你們做出選擇的時候了,對俄羅斯男性來說,這是攸關生或死、傷殘或健康的選擇。」
他繼續說道:「對俄羅斯女性來說,這個選擇將決定是會永遠失去她們的丈夫、兒孫,或是能努力保護他們免於死亡、戰爭、某個人(指普京)的傷害。」
多達160萬烏國人「被消失」 促聯合國調查俄軍過濾營 認證戰爭罪
烏克蘭政府多次指控俄軍在佔領區設立「過濾營」,強迫將烏國民眾送到俄國。據路透社、《衛報》報導,美國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大使泰勒(Michèle Taylor)23日向人權理事會指出,「許多消息來源指出,俄國當局審訊、拘禁和強迫驅逐90萬到160萬名烏國公民」,她敦促聯合國了解「越來越多俄羅斯過濾營行動、強迫驅逐和消失的證據」,意指聯合國調查此事。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今年稍早成立的「烏克蘭調查委員會」專家23日指出,迄今為止的調查顯示,俄羅斯在烏國犯下了戰爭罪行。該委員會將持續逐步擴大調查範圍,包括俄軍的「過濾營」。
根據烏國指控,這些烏國民眾在過濾營內遭毆打、強迫脫衣等方式虐待;「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7月間發表報告,也指出設立這種過濾中心「令人驚駭」,也對烏國民眾在營內疑似遭受虐待表達「嚴正關切」。
此外,聯合國調查人員23日表示,烏克蘭戰爭中有戰爭犯罪,其犯罪情事包括俄羅斯轟炸平民區、無數人遭到處決、虐待與可怕的性暴力。
調查小組負責人、挪威籍人權專家摩斯(Erik Mose)在以口頭方式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報告最新調查進展時表示,根據該小組所蒐集到的證據,其結論是有戰爭犯罪在烏克蘭上演;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人口稠密區使用有大面積影響力的爆裂性武器,並稱此為「對百姓造成巨大傷害與痛苦的來源」。
該聲明直指俄烏戰中有戰爭犯罪,作法著實非比尋常。聯合國的調查人員在表達其國際犯罪的調查結果時,通常會使用假定用語,亦即將究竟是否有戰爭犯罪與類似違法行為,交由法庭來做最後定奪。
該調查小組是由聯合國內最高層級的調查單位「調查委員會」(COI)於今年5月成立,由3名獨立的人權專家組成,負責調查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犯罪行為;該小組已對烏國首都基輔、基輔東北方要地切爾尼戈夫(Chernihiv)、烏東大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與烏東北部城市蘇米(Sumy)等地區進行初步調查,之後還將擴展調查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