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數周前在發表的《歐洲競爭力前景》報告中警告歐洲正在面臨 “生存” 挑戰後,歐洲中央銀行(ECB,European Central Bank)前總裁、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周一再次發出強烈呼籲,歐洲聯盟(EU)必須抵禦來自中共和美國的挑戰,而不是訴諸保護主義。
綜合媒體報道,當地時間9月30日,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在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主辦的一場活動中表示,“我們與美國不同,我們不能豎起貿易保護主義的牆,因為這會傷害到我們自己”。並強調:“我們不能這樣做,即使我們想這樣做也不能如此。”
德拉吉指出,歐盟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加開放。我們GDP中的50%來自貿易,而中國和美國的這一比例分別為37%和27%。”
他說,歐盟的首要任務,應該是 “重建” 對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規範的尊重,但我們也應該知道,世貿組織的規則來自一個地緣政治和諧的世界……現在,“情況已經改變了”,他相信這些規則必須要“在多邊框架內重新審查和調整”。
為了應對來自國外,尤其是中美的威脅,這位歐洲中央銀行前行長主張應該採取 “非常謹慎的、分門別類的” 措施,“直接針對的問題是讓競爭環境保持公平”,還要根據每個行業的情況來採取措施。
他還表示,“海外的競爭不只是來自創新,而且還來自補貼。”
報道說,一年前,應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委託,德拉吉撰寫的有關歐盟競爭力的報告本月初正式發表,題目是《歐洲競爭力前景》。報告中闡述了在全球不安全和經濟挑戰日益加劇的情況下,27國組成的歐盟該如何提高競爭力。
德拉吉在報告里提出增加歐盟生產力所系的三個最重要轉型,一是加速創新、尋找新的成長引擎;二是能源轉型,尤其必須在降低歐盟能源價格的同時進行減碳,轉向循環經濟;三是保障經濟安全,以因應不穩定的地緣政治,避免經濟依賴成為弱點。
德拉吉在近400頁的報告中表示,歐盟每年需要投資7,500億至8,000億歐元,又或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遠高於二戰後歐洲復興計畫的1-2%的水平。此外,歐盟必須在多個方面採取行動,否則只會承受更漫長的痛苦。
在這份長達69頁的報告中,有25頁提到中共及其帶來的挑戰,顯示歐盟與中國這兩個在2023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樣各佔17%的經濟體,競爭關係日益加深。
報告中還揭示了歐盟企業正受到中國的雙重擠壓,一方面中國所提供的經濟需求越來越弱,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帶來的競爭壓力越來越高。
報告認為歐盟需要真正的對外經濟政策,在美國展開與中國經濟脫鉤之下,歐盟雖仍迎接中國投資,但須有共同監管機制。
報告指出,鑒於歐盟貿易高度開放,且從原物料到先進產品的進口依賴,歐盟需要制訂名符其實的對外經濟政策,包括與資源豐富國家簽署優惠貿易協定、進行直接投資,針對特定關鍵領域建立庫存,發展產業夥伴關係以確保關鍵科技的供應鏈。
德拉吉還建議,進一步提高歐盟一體化程度,團結歐盟各成員國的力量,以便更好地與美國和北京競爭。他呼籲歐盟成員國加快完成單一市場的建設,尤其是在電信、能源和金融等領域,因為在他看來,統一的市場不僅可以幫助歐洲企業擴大規模,還可以提升歐盟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德拉吉特別指出,受益於更加開放的資本市場,美國企業三分之二的融資主要是通過資本市場獲得,而歐洲企業的融資方式仍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而非資本市場,這使得新興企業難以獲得所需的資金支持。
德拉吉的建議還包括:歐盟應該創建類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統一資本市場監管機構,以消除歐盟成員國之間的融資壁壘;歐盟應該簡化內部監管框架,減少繁瑣的法規,以促進創新和企業發展;歐盟應該為創新型企業制定統一的歐盟法律,以消除歐盟成員國之間的法律衝突。
德拉吉在布魯塞爾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情況令人擔憂,指歐洲的經濟增長長期放緩,但一直被忽視。而 “中國增長比我們更快,但(市場)確越來越不對我們開放,而且正在與我們競爭”。
顯然,歐盟決策層注意到他的警告。就目前而言,歐盟對北京的態度已經比美國更加謹慎。例如:美國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歐盟則在目前10%的基礎上,打算加征高達36%的關稅。
歐盟表示,在一項調查結論認為,中國的國家補貼不公平地削弱歐洲競爭對手之後,歐盟成員國本周預定就這些關稅進行投票,目的是為了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據路透社最新消息,即將表決的提議可能附帶一段 “序言”,聲明歐盟與中國的談判尚未解決有關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補貼的爭端。這意味着,即便歐盟國家在10月4日同意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進口關稅的提議,歐盟委員會仍將繼續與北京進行談判。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