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的官僚作風、昂貴的能源以及來自外部的激烈競爭給德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經濟持續低迷導致德國越來越多企業出現財政困難,導致不斷有德國企業走上裁員,甚至破產的道路。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24年因公司破產而產生的失業人口超過30萬。信用評級機構表示,由於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德國破產企業數2025年預計將升至創紀錄水平。
綜合媒體報道,德國信用評級機構 “信貸改革”(Creditreform)公司上周表示,德國破產企業數今年上升25%,2024年因公司破產而產生的失業人口超過30萬,基本每月都呈現出兩位數的增速。其中,今年7月,全德共有多達1406家公司申請破產,與去年同月相比增加了37%,這是近10年來的最高數字,與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6年至2019年7月份的平均值相比,也大幅增加了46%;損失的就業崗位數明顯多於2023年。
“信貸改革” 的分析認為,破產潮的原因在於,過去幾年積累下來的危機正在逐步顯現其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因新冠肺炎(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期間的衝擊、高昂的能源價格以及利率上升而無法應對局面。此外,政府為避免疫情期間大規模破產而實施的特殊規定也已到期。
萊布尼茨哈雷經濟研究所(IWH)稱,目前破產企業數量的增長出現於 “所有行業”,信息顯示,服務業尤甚,破產數增幅達27.1%,其次是加工製造業,增幅達23.9%。
一年裡,德國卡迪威百貨(KaDeWe)、著名服裝品牌Esprit、旅遊大牌FTI Touristik、時裝連鎖店Sinn相繼申請破產…… 相比來講,餐飲業、零售業和建築業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破產企業數量的增加,再次為德國經濟敲響警鐘。
“經過一段時間的延遲,近年來顯現的各種危機如今正在讓(德國)企業破產”。“信貸改革” 經濟研究主管帕特里克-路德維希·漢奇(Patrik-Ludwig Hantzsch)表示:“經濟政策停滯和創新能力下降已經削弱了德國的經濟區位(優勢)。”
漢奇預計德國企業破產數量還將進一步增加。“這意味着不久可能就會再次出現接近2009年和2010年最高點的破產數字。當時有超過3萬2000家公司破產。”
“德國競爭力下降對企業造成的影響最為嚴重”,德卡銀行(Dekabank)首席經濟學家烏爾里希·凱特(Ulrich Kater)表示:德國經濟正處於衰退的邊緣,尤其是工業陷入危機。悲觀情緒正在公司總部蔓延。許多公司都從中得出結論並宣布節省開支和裁員。
經濟持續低迷導致德國越來越多企業出現財政困難。德國電視一台報道稱,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開始大規模裁員。最新的例子是歐洲第二大鋼鐵公司、德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Thyssenkrupp Tata Steel)宣布,預計六年內就業崗位將減少1萬1000個。德國鐵路甚至要裁員3萬人。就連特斯拉在歐洲的第一個汽車製造基地、特斯拉歐洲超級工廠 (Tesla Gigafactory Berlin-Brandenburg) 也在裁員。大眾汽車集團上周五(20日)發表聲明說,已就重組計畫與工會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大眾汽車2030年前將在德國裁員超過3.5萬人,並將削減德國工廠的產能。
據報道,目前,裁員潮蔓已延整個工業。由於業務惡化和歐洲形勢更加困難,德國其他傳統行業和科技行業也在大裁員。
化學公司巴斯夫(BASF)管理層已宣布,到2024年底,這家化學公司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近3300人,其中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裁員2500人。巴斯夫最近宣布將關閉路德維希港的三座工廠。塑料中間產品己二酸的生產將被停止。
化學公司贏創(Evonik)也計畫裁員。該公司將於今年年底停止在哈瑙(Hanau)生產酮酸,大約260名員工受到影響。化學和製藥公司拜耳(BAYER)計畫裁員1500人。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翻修計畫。
重工企業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目前的2萬7000個工作崗位中,應該還剩下1萬6000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drhein-Westfalen)克羅伊茨塔爾(Kreuztal)的工廠將被關閉。著名的家電生產商Miele計畫到2028年在德國裁員約1300個。
科技和金融行業也受到影響。軟件巨頭SAP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多達1萬人。德意志銀行正在轉變其私人客戶業務。德國商業銀行裁員是重組的一部分,但具體數字尚不清楚。
在德國的國際企業也因為能源危機等原因大規模減少員工。美國汽車公司福特(Ford)希望到2027年底在德國裁員2900人,其中大部分在科隆(Köln)的工廠。具體細節正在與員工代表進行討論。
今年早些時候,亞馬遜(Amazon)和谷歌(Google)計畫在德國裁員了上千人,特別是在硬件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可口可樂(Coco-Cola)將關閉德國五個生產和物流基地,意味着失去505個工作崗位。
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研究所 (IAB) 的恩佐·韋伯(Enzo Weber)表示:“工業危機和長期的經濟衰退正在勞動力市場上留下印記。”預計失業率將繼續上升。直到明年春季為止,“看不到趨勢逆轉”。2025年,德國工業將處於異常不確定的時期。
不過,在哀鴻遍野的德國企業中,有家製造業的公司卻做到了 “一枝獨秀”。這家公司便是德國最大的軍火公司——萊茵金屬(Rheinmetall)。
從坦克、火炮、彈藥到防空系統,萊茵金屬所能提供的產品種類繁多,這使得它在烏克蘭衝突爆發後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訂單。
該公司日前高調宣布稱,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增長了三分之一,達到38億歐元;經營業績幾乎翻了一番,達到4.04億歐元。
公司老闆阿明·帕佩格(Armin Papperger)坦言:“我們以前從來沒有發展得如此之快。”管理層同時預計,該公司 “未來幾年” 的年銷售額還將實現約20億歐元的增長。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