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家在歐洲
  • 資訊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瑞典新泄漏點 美歐聚焦是他?

2022-10-01
類別: 歐洲與世界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北溪輸氣管道洩漏事件持續發酵,瑞典又發現第4個洩漏點;北約指,是被蓄意破壞。專家分析,具備3項可疑點的俄羅斯居心剖測;是慣犯;歐美國家需建構新戰略思維,應對其核戰威脅。

《華爾街日報》9月30日報導,北約(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譴責一系列的泄漏事件是破壞行為所導致;對北約成員國基礎設施的攻擊將受到該軍事聯盟的集體回應。

You might also like

「維持持久印太存在」  英航母打擊群與印海軍舉行聯合軍演

「維持持久印太存在」 英航母打擊群與印海軍舉行聯合軍演

2025-06-14
美國際開發署腐敗浮出水面: 四涉案人員承認賄賂

美國際開發署腐敗浮出水面: 四涉案人員承認賄賂

2025-06-13

《瑞典日報》9月29日報導,瑞典海岸警衛隊發現北溪輸氣管道第4個洩漏點。

幾名北約成員國官員把破壞事件歸咎於俄羅斯,但未提供具體證據。

誰最符合這三項利益需求

台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分析,俄羅斯或是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美國及中共,都具有嫌疑。但有能力並不表示就是破壞者;需觀察其動機和效果對誰最有利。他向希望之聲分析:「誰最希望俄烏戰爭繼續打下去,同時在延長戰爭中可得到好處?」

短期內,北溪管道不可能修復、再輸送天然氣;寒冷的冬天即將來臨,將對歐洲造成極大的影響。

宋國誠指,「誰能因此進行經濟、能源脅迫或是所謂的溫度戰爭來脅歐洲國家?」他強調:「這不是個別的個人破壞行動,也不是少數恐怖分子的行動。這一定是一個國家級的軍事行動。」

26日,瑞典和丹麥兩國發現,穿越波羅的海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1號及北溪2號天然氣輸氣管線有3處洩露現象。

瑞典國家地震中心(SNSN)地震網絡負責人隆德(Björn Lund)向德國之聲表示,在管道出現裂縫的前後,該中心偵測到水下發生兩次人為爆炸。但目前無法斷定,爆炸是否是造成輸氣管洩露的原因。

海洋安全專家斯維斯特克(Göran Swistek)對德國電視二台表示,破壞管線所使用的炸藥數量在市場上無法自由取得,很可能具有「軍事性質」。

俄國有破壞能力

台灣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向希望之聲表示,水下電纜或是水下設施,包括天然氣管道,俄國都有能力去進行破壞。

他分析:「如果是俄羅斯做的,它就是要造成德國的損失,畢竟北溪系列天然氣管是德國投資的;第三就是嫁禍它國!要造成歐盟跟美國之間的紛爭,進一步製造歐盟彼此的指責跟不信任。」

「最後是間接證據,目前世界範圍內的恐怖組織,還沒有操作水下機器人的能力。因為機器人潛到水下,它一定要有工作船。工作船在海面上非常容易被發現。」

俄羅斯確實擁有相關設備,專家斯維斯特克也說,「企業也有這樣的材料,但在爆裂物方面,會更往國家層級的行為去想」。俄羅斯有針對水下的國家研究計劃,其無人機曾多次被發現相當接近水下通信電纜。他也強調,要在水下找到蛛絲馬跡的證據極為困難。

宋國誠用排除法分析,如果是美國做的,美CIA就不可能數天之前即發出警告,北溪管線可能會受到迫壞;歐洲國家怎可能去斷絕天然氣來源,讓自己國家人民進入極端壓迫的景況;若是烏克蘭,他該如何對歐盟國家做出交代?

俄或升級戰爭 西方世界需做終極應策

俄羅斯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動機。宋國誠指,而且它可得到一些好處。也就是利用斷供破壞、永久性的報復,不再提供歐洲國家天然氣。是在做戰爭失敗之後的一種絕地大反擊。「這樣的爆破、破壞行動,意味普京已沒有其它招數可用。接下來他會升高戰爭。」

他強調:「因為俄羅斯已經說要核子威嚇,所以西方國家應該重新思考戰略對應方式,用一種終極的考量來面對俄羅斯接下來的核威脅、或是不斷升高的戰爭危機。」

「要想方設法,特別是第一打擊能力或是預先攻擊能力等。總之,要斬斷普京的戰爭國家機器,破壞他的戰爭能力和意願。必須要建構新的戰略思維,把俄羅斯可能會進行的核子戰爭,要做最高級的、最終極(terminal strategy)的對應策略。」

德國方面,26日發現已停業的Nord Stream 2(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壓力突然下降。運營商說,海底管道的壓力一夜之間從105bar降至7bar。

北溪2號屬於俄羅斯擁有,原本打算把自俄羅斯維堡(Vyborg)、波羅的海海底輸往德國的天然氣流量增加一倍。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不久,被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取消了。當時管道剛剛完工,裝滿了3億立方米天然氣。

外界多懷疑管道是俄羅斯破壞的。但是其中的矛盾也令人質疑。

俄國早就在深海盜資料 老經驗竊賊

蘇紫雲說,前美國海軍上將James G. Stravridis也指,俄國能在不破壞光纖情況下,放水下機器人去截取海纜裡的光纖資料。所以,用水下機器人去破壞天然氣管是輕而易舉。

他補充,邏輯上很奇怪,因為俄國沒必要去破壞管道,比較吊詭的邏輯。但其有很多前科。「以前的前科記錄。俄國Yantar號海洋工作船,2021年被發現曾以AS-37微型潛艇竊取歐洲AEConnect-1海纜資訊流、2014年截斷烏克蘭海纜。」

據報導,俄羅斯「揚塔爾號」(Yantar)勘測船對海底電纜網絡基礎設施構成潛在威脅。其被懷疑在海底互聯網電纜上部署遙控潛水器 (ROV) 和載人潛水器。已在多個地方展開過作業,包括蘇格蘭、波羅的海及南美洲附近的海域。

蘇紫雲分析,合理的推估是:這次管道爆炸是從一個submarin(潛水艦)放出水下機器人,到氣管邊進行鑽孔,或者直接用小炸藥把它炸破一個洞,讓水灌進氣管裡去。

俄羅斯有水下無人機,也有潛水艇可搭載無人機進行類似的水下破壞行動。蘇紫雲指:「再講更遠一點,在當時蘇聯時代、冷戰時期,曾多次被發現它在大西洋、太平洋海底電纜進行竊聽行動。」

「所以,俄國這個方面,應該算是老經驗的竊賊了。」

26日,連接俄德的北溪管線泄漏發生在丹麥的博恩霍爾姆島附近國際水域,但泄漏地點在丹麥和瑞典的專屬經濟區內。

瑞典政府說,大面積的泄漏令海面上幾百米寬面積的海洋沸騰,無法立即檢查這些設施。

丹麥政府表示,兩條北溪管道中超過一半的氣體已泄漏到大氣中,其餘的可能在周日之前消失。

相關文章

「維持持久印太存在」  英航母打擊群與印海軍舉行聯合軍演

「維持持久印太存在」 英航母打擊群與印海軍舉行聯合軍演

2025-06-14

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近日與印度海軍舉行了聯合軍演,並將在7、8月期間在澳洲水域參加多國「護...

美國際開發署腐敗浮出水面: 四涉案人員承認賄賂

美國際開發署腐敗浮出水面: 四涉案人員承認賄賂

2025-06-13

美國司法部 (DOJ) 在 6 月 12 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四名個人承認參與了涉及美國國際開發署 ...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稱嚴厲制裁可能“迫使普京尋求和平” 並希望在G7峰會與川普會面 俄再襲哈爾科夫 烏軍夜襲莫斯科郊外工廠 澤連斯基稱俄軍的攻勢正全面展開 英國防部稱俄軍中傷亡或達百萬 川普認為普京不在乎 歐盟擬制裁兩家中國小型銀行

2025-06-13

6月12日,澤連斯基稱嚴厲制裁可能“迫使普京尋求和平” 並希望在G7峰會與川普會面,俄再襲哈爾科夫,...

FBI調查洛杉磯騷亂背後金錢來源 涉中共關聯組織資金支持

FBI調查洛杉磯騷亂背後金錢來源 涉中共關聯組織資金支持

2025-06-12

聯邦調查局局長卡什·帕特爾(Kash Patel)表示,該局正在調查引發洛杉磯反對移民執法騷亂的原因...

下一篇
澤連斯基盼盡快加入北約 專家:難如願

澤連斯基盼盡快加入北約 專家:難如願

編輯推薦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稱他只會與普京就停火問題會面 普京是否出席仍是謎 外界分析局勢 凱洛格談美國對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的立場 德國總理不排除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嚴厲制裁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稱他只會與普京就停火問題會面 普京是否出席仍是謎 外界分析局勢 凱洛格談美國對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的立場 德國總理不排除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嚴厲制裁

2025-05-14
波蘭總理:全球衝突的風險嚴重而真實

波蘭總理:全球衝突的風險嚴重而真實

2024-11-22

熱門文章

  • 英媒:比格斯再做驚人預言

    618 分享
    分享 247 Tweet 155
  • 歐洲10大避稅天堂

    604 分享
    分享 242 Tweet 151
  • 丹麥人的哪些禁忌是不能觸犯的?

    597 分享
    分享 239 Tweet 149
  • 歐洲假期最多國家排行榜

    595 分享
    分享 238 Tweet 149
  • 法國將實施更加嚴格的居留許可和入籍規定

    593 分享
    分享 237 Tweet 148
soundofhope.eu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歐洲,更好地融入歐洲主流社會。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魅力歐洲
  • 文化歐洲
  • 資訊歐洲
  • 家在歐洲
  • 歐洲與世界
  • 關於我們

© 2022 希望之聲-歐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