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以技術問題為由,今天(10月1日)暫停向意大利供應天然氣。自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莫斯科當局和包括德國在內的幾個歐洲國家就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問題發生了 “衝突”。歐盟表示,莫斯科正在利用該地區能源所需的天然氣流量作為經濟武器,但俄羅斯一直否認這一點。
據意大利安莎社報道,意大利能源企業埃尼集團(Eni)今天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以在奧地利的天然氣輸送出了問題為由,暫停了對埃尼集團的天然氣供應。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原因與9月底在奧地利發生監管變化有關。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正與意大利買家一起致力於解決該問題”。奧地利方面暫時未有回應。
俄羅斯輸送到意大利的天然氣,大多是經由烏克蘭,再透過橫貫奧地利的TAG天然氣管道,最後送到意大利北部、與奧地利接壤的塔維希歐(Tarvisio)。
報道說,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意大利使用的天然氣有95%仰賴進口,其中有40%進口自俄羅斯,上個月這一比例已下降到10%,
儘管克里姆林宮歷來否認將能源用作政治武器的任何指控,但普京的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9 月 5 日表示,在實施制裁的情況下,將不會恢復鏈接俄羅斯和德國的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的運行,該管道是從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最大管道。
意大利原計畫於2025年春天前實現 “天然氣獨立”。即將卸任的意大利總理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此前一直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拓寬天然氣進口渠道,以此規避俄羅斯切斷天然氣出口可能帶來的影響。專家指出,在拓寬天然氣來源方面,意大利是歐洲最成功的國家之一。
德拉吉指出,意大利必須增加國內天然氣產量,因為在本國生產的天然氣更易於管理,而且成本更低。德拉吉還打算增加從美國的天然氣進口,並增加相關國家的天然氣管道供應,其中包括來自阿塞拜疆的跨亞得里亞海管道 (TAP),從阿爾及利亞經突尼斯再到意大利的天然氣管道 (TransMed),以及從利比亞到西西里的天然氣海底管道 (GreenStream)。
今年6月,埃尼集團進入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項目——卡塔爾North Field East擴建項目。
該集團澄清說,計畫利用戰略聯盟向意大利和歐洲更遠的地區提供替代天然氣供應來源。 該公司還與阿爾及利亞、埃及和剛果簽署了新的天然氣供應協議,還可能與其他國家合作,包括利比亞、安哥拉、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亞。
據彭博社9月27日報道,一位匿名知情人士披露,意大利從埃及和阿爾及利亞進口的天然氣已足以應對俄羅斯對其切斷天然氣出口的情況。根據計畫,阿爾及利亞對意大利的液化天然氣 (LNG) 出口將在2024年前翻一番,達到180億立方米;而意大利來自埃及方面的天然氣進口也將於今年內穩步增長。
該知情人士還指出,這還有賴於意大利修建LNG再氣化站等基礎設施的計畫,若該計畫能如期於2023年春天前在意大利的皮翁比諾(Piombino)完成,則該國天然氣年處理量可達50億立方米。若今冬天氣極寒、輸氣管道受損,或進口計畫受阻,則有可能導致功虧一簣。對此消息,意大利政府發言人拒絕作出評論。
據報道,上周二(9月27日),俄羅斯到歐洲的北溪1號(Nord Stream 1)和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發生了3起不明漏氣現象,北歐的科學家記錄下此處發生過爆炸。
德國聯邦情報局(BND)的專家相信幕後黑手是俄羅斯,而且海水很快就會侵蝕管內的特殊塗料,因此恐怕永遠也無法修復。
至於俄國為何破壞自己的財產,德國情報界人士推測可能為了免除法律責任,因為既然天然氣管壞了,俄方在法庭上就可歸咎於不可抗力,無需執行供氣合約。
此外,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還可推高天然氣價格,讓天然氣市場陷入混亂,向全世界展示俄國的決心和軍力。